李世民的皇位可谓来之不易。
首先,他得不到父亲李渊的支持,因为按照正常的继位顺序,嫡长子李建成才是正宗的继承人。
其次,在和李建成的较量中,屡次被迫害,差一点丢掉性命。
才万不得已情况下,主动出击,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这次事变也冒着极大的风险,稍微处理不慎,不光李世民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的儿子,还有跟随他的那些文臣武将,都将会肝脑涂地,血流成河。
但是李世民冒险一搏,他居然成功了!
成功后的他,深知大位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所得。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和老爸较劲,你不是总认为我不能当皇帝吗?那我就干出个样子来让你瞧瞧,我不光比李建成强,还要超过老爷子。
首先,他知道平衡各方的势力,隐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王珪和薛万彻,都被他搞平衡,大胆的使用。
在用人方面,他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在战乱年代,本身就是乱世,所以他注重的是人才的实用价值,看你的能力如何,至于道德标准,要求并不严格;而现在要建设“新国家”,属于守成之时,那么就要注重德才兼备,并且德在才先方可。
正因为李世民的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他的贞观之治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在处理朝廷具体事务方面,他大胆的使用房玄龄和杜如晦。李世民使用他们,是真的放手使用,给他们充分地放权。
为了建立朝廷的高效运转机制,避免专行独断造成重大失误,李世民发明了“五花判事”。
这个制度非常有创意,办事程序具有开创性。但凡军国大事,先由中书舍人写出各自意见,再分别署上自己的大名,目的就是为了集思广益。
大家提完建议后,交由中书侍郎与中书令,待他们审核后,呈报给皇帝,让皇上决定取舍。
皇上决定后,也不是最后的定夺。材料还有再送到门下省重新审核,门下省提出反对意见或是予以修正,直到意见统一了,最后才发给尚书省执行。
经过这样一番程序后,政令才可以生效,这就是三省六部制中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叫批驳制。
政令畅通了,这还不算完。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旧唐书·魏徵传》)
李世民还重用了李建成旧部的魏征、王珪,给他们安排了谏议大夫的职务。
这俩人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直臣,能够犯颜直谏,及时纠正皇上的过错。
魏征每每批评李世民时,总是丝毫不留情面,有时候甚至搞得李世民大发脾气,怒不可遏。但即使是这样,他仍是面不改色,侃侃而谈,弄得李世民后来都有点怕他。
有一次,在朝堂上给说急眼了,李世民还没有发火,魏征倒说话了:“但愿让臣做一个良臣,而不是忠臣。”
良臣和忠臣还有区别吗?李世民给闹糊涂了,就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于是魏征开始掉书袋,给李世民讲起典故来。
皋陶和高辛氏等人共同辅佐大舜,舜是古代的圣贤了,他们一起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像皋陶这样的臣子,就是良臣。
而比干呢?他同样是辅佐君王,为了规劝纣王,不惜犯颜直谏,最后落个身死国亡。这样的大臣,就是忠臣。
魏征的话虽然有些转弯,但指向很明确,李世民你愿意做舜帝,还是做纣王,看你的选择了。
不用说,李世民当然选择前者,谁愿意选择纣王让世人痛骂呀!
由此可以看出,魏征并不仅只有直来直去的这一招,有时候也会讲究一些技巧,而且技巧的含金量还很高。
下面有一件事情,就反映出魏征的高超技巧来。
有一次,下面人给李世民进献了一只鷂。
鷂是一种鹰科的鸟类,十分稀少,李世民得到它之后喜欢的不得了,天天把玩,后来玩上了瘾,天天搂着来取乐,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这一日闲暇,他把鷂放在手臂上,正逗着玩呢,突然远远看见魏征大步走来,李世民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妈呀,老虎来了!
说完便匆匆忙忙将这个小宝贝藏进了怀里。
魏征的眼睛多毒呀,简直赶上火眼金睛了。他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李世民没有暴露,他也不能说破。
于是开始专心致志的汇报起工作来。
今天的情况和往常有些不太一样,只见魏征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说,而李世民却是恭恭敬敬地听。
今天确实有点邪门,魏征的汇报一件接着一件,没完没了。
这给李世民急的,有些抓耳挠腮的。但是李世民还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汇报的都是朝廷大事,只有耐心地听下去。
好容易等魏征走了,李世民赶快伸手去掏怀里的小宝贝,拿出来一看,这个可爱的小宝贝已经永垂不朽了——在怀里捂的时间太长,窒息而死。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资治通鉴·李世民畏魏征》)
此时的李世民哭的心都有了。
伤心了半天,李世民才寻思过味来,好你个田舍翁,原来你早就知道其中的玄机呀!
那能怎么办呢?谁让魏征给窥破先机了呢?
这只珍稀的鹞呢?只能自认倒霉了!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