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者勿入”丨那些年玩弄恐惧的我们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胆小者勿入”丨那些年玩弄恐惧的我们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胆小者勿入”丨那些年玩弄恐惧的我们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2-02 0
作者 | eg
似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本记忆深刻的 恐怖故事书,书的封面总是煞有介事地写着 “胆小者勿入”
不过这些警告从来不会起作用,哪怕晚上吓得不敢睡觉,我也还是要把手上捧着的《鸡皮疙瘩》看完。

长大后我对“恐惧”的迷恋似乎也没有改变。即使 “叮咚,我有一个秘密”吓得我关掉声音,又或是儿岛佳世在冷冻库吓得我倒吸凉气,我也还是坚持守在屏幕前入迷地看着那些恐怖的画面。

(智能调节恐怖程度)
相信和我一样的朋友并不少。通常来说,恐惧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促使人类远离那些危险的东西,但为什么“恐惧”对我们这种恐怖爱好者却有着一种迷之诱惑,让我们想要 主动体验呢?
其实,我们这是在 玩弄恐惧。在能够引发恐惧的情境中玩耍时,我们会获得一种恐惧和愉快交织的体验,心理学家将这种体验称为 “娱乐性恐惧”(recreational fear)[1]。无论是看恐怖故事还是逛鬼屋、玩密室,我们都是在和恐惧一起玩,从中获得乐趣。
为什么我们可以玩弄恐惧?
非现实性(unrealism)是 Glenn Walters 提出的赋予恐怖片诱惑力的三大因素之一[2]。不仅仅是恐怖片,恐怖故事书或密室逃脱等人们喜爱的恐惧产品都具有非现实性,正是这种 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保护了我们,让我们能够玩弄恐惧。
McCauley 等学者在对厌恶情绪进行研究时[3],让大学生看了三段真实而可怕的纪录片,一段描述了屠宰奶牛,一段描述了取猴脑做甜品,一段描述了小孩的外科手术。
90% 的学生都 无法做到把这些真实的纪录片从头到尾看完。但放在平时,看远比这些纪录片血腥的电影对这些学生来说并不算什么。

对此McCauley解释道, 看恐怖片的人知道情境是虚构的,可以感觉到自己和恐怖情景之间存在距离,所以会有一种控制感,不会有强烈的负面反应。
就像是我们可以通过看《恐怖游轮》获得乐趣,但是真把你扔到恐怖游轮上,故事就不再有趣了:现实和虚拟的距离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我们享受恐惧的乐趣而不会被恐惧淹没。

(黑镜S03E02游戏测试 太过真实的恐惧也许就不那么愉快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时候的童年阴影,长大看就没那么可怕了:
这可能是因为对于 小朋友来说,他们不能很好地区分现实和虚构,会觉得恐怖片很真实,因此看恐怖片时会感到很痛苦,无法像成人一样从中获得乐趣。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玩弄恐惧?
//刺激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看恐怖片可以带给我们 刺激快感。虽然恐怖电影或鬼屋中情境是虚构的,但是它们还是会触发我们大脑 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应[4],这使得我们的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等水平提升,让我们感到情绪高涨、极度兴奋。
//征服
体验恐惧也可以带给我们 征服的自信[5],想一想硬着头皮坐完过山车或者看完恐怖电影后,是不是有一种 走出自己舒适区,战胜恐惧的骄傲呢?甚至想要逐步升级打怪,挑战完柯南的蓝色古堡后,想要进一步挑战《九号秘事》的地狱折磨,最后向《昆池岩》发起冲击呢?

除了征服恐惧片本身带给我们的愉悦, 看恐怖片还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征服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一方面看恐怖片时我们的注意高度集中于紧张的剧情,我们会暂时忘记生活中的压力;
另一方面,看完恐怖片后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仿佛不再那么可怕了[4]。毕竟,与和竖锯“play a game”相比,分析数据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Fall in love!
吊桥效应可以说是一个常见的恋爱小窍门了,它指的是当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走过吊桥的时候,会如果碰巧遇见另一个人,可能会错把吊桥引起的心跳加快解读为对方使自己心动,进而对对方产生好感。

不只是吊桥, 播放恐怖片的电影院也可以是吊桥效应发挥作用的绝佳场所:你可以约心仪的TA去电影院一起看恐怖片,片子带来的心脏砰砰直跳可能会误让TA以为自己心动了,这场电影也许就会成为你们爱情的开始。
除了吊桥效应带来的这种悸动,有研究发现 诱发恐惧的情境可以增强两个人之间的吸引力,让两个人变得更亲密[6]。想一想那些和你一起看恐怖片、打剧本的朋友们,是不是你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呢?

(当然,也有翻车的可能)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人们喜欢玩弄恐惧的原因,关于人们的这种喜好还有很多其他解释。
比如弗洛伊德可能会说人们看恐怖片是在发泄被压抑的攻击本能,荣格又可能会说这和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有关。
没有哪一种解释可以完全解释人们玩弄恐惧的偏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享受玩弄恐惧的快乐。
多大剂量的恐惧最快乐?
玩弄恐惧,是一种玩的体验。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太简单会觉得无聊,太难又会想放弃,适中的不确定性和小惊喜才会让我们感到最愉快, 玩弄恐惧也是一样
恐惧程度太低,就像挠痒痒似的没什么意思,恐惧程度太高我们的心中就只有惊吓了,只有 适当程度的恐惧才会让我们感觉惊险、刺激而又享受。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Andersen 等学者做了一个实验[1]。
他们找来了110名参与者去鬼屋玩耍,出来后让他们回忆在鬼屋中三个特定小景点所感受到的害怕程度和愉快程度。
结果发现,参与者自我报告的害怕程度和愉快程度呈 倒 U 型曲线。也就是说,过弱或者过强的恐惧下,我们都不会太享受恐惧体验,只有适中的恐惧感才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程度的愉快体验。

他们也收集了游客们的逛鬼屋时的心率,结果发现,从相对宏观的视角来看, 心率长期的、大幅的变化和害怕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更加恐惧的参与者往往心跳更快、心跳变化的幅度更大。
而从相对微观的视角来看, 心率短期的、小幅的波动和愉快程度是一个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适中强度的小幅波动下,人们感到最愉快。
简单来说就是, 小恐惧心无波澜,大恐惧心惊肉跳,只有适中强度的恐惧才心旷神怡
此外, 每个人最适宜的恐惧剂量是不一样的,所以约朋友一起去玩恐怖刺激的游戏时,要记得考虑到对方对恐惧的承受程度哦。
总之,我们可以适度地和恐惧玩耍获得乐趣,但要不要玩过头,不然小心恐惧感来找你的乐子。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1-02-03

优秀文章

海比天蓝

ZxID:99267

等级: 版主
配偶: 草莓
独自美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2-03 0
优秀文章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