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山西人,如果没游过应县木塔,那实在枉为山西人。
以往一说起节假日出去旅游,总是会提及离家乡远的或者是比较有名望的景区,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不虚此行。却往往会忽略身边的风景,忽略了那个离家乡只有三十七公里的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虽然有九百六十三年的历史,却因一款游戏而进了景点的高峰。当你游应县木塔的时候,看到木塔前那座美猴王的雕像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游戏的火爆与木塔的悠久历史都有推波助澜的功效。
应县木塔是建于辽代的萧庆梁王。那段历史也是经过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的战乱,之后虽然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了宋王朝。但之后又有了狸猫换太子这一曲弄的宋王朝的根基并不稳定,所以当时的北宋才出现开始的辽,后来的金。应县木塔就是当时的辽代的萧庆梁王建造的,从木塔建筑的结构风格都是辽代的风格,整个木塔显示出的都是当代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人文地理。
刚好赶上清明假期,有点时间,又不远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于是五日的下午我们就开始出发去应县木塔看看。
打开行车记录仪的里程表应县木塔离我们家乡也只有三十七公里。自己驱车去,路上刚开春的风景也挺特别的,最吸引眼球的便是公路两旁的风景带,还有远处群山中的风力发电的风页。这些都给人带来不同的新奇。
大约一个半小时以后就来到了旅游区,前边就是偌大的停车场,只能在这里了,在往前边停车除了收费,关键还是走不了,算了走一段路吧!
这里离木塔大概还有两公里路吧!好在路上的行人也实在的多,你看停车场的车牌,山南海北的,多半都是外省的车,让我发现的另一个亮点就是那些绿牌子的电车占绝大多数,看来我也该换车了。有这些亮点这点路程就不是事了。
离木塔越近风景就越不同,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条美食街,街道两边都是美食店,各种各样的有点让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
到了塔前想先不忙进塔,先看看其他的庙宇。其实大部分的塔和庙都有一个共同的建构布局,就是以弥勒佛最前,后边便是大雄宝殿,两边有地藏王菩萨和观音殿守候。
我们的第一部就是小西天,之后才想在进塔。因为正赶上清明假期,所以旅游的人也实在是多。可虽然游人多却秩序井然,进口只需进出口只能出。你从一个旅游地点再进另一个的时候只能去下边排队,
终于排到进木塔了,一进木塔给人的感觉又一种不同,那个让人敬仰的释迦摩尼佛像由神情个异的百神抬着坐在宝座上普度着众生。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佛法大无边。
这里虽然说是木塔,但也是石柱,石墩,还有石壁,记载这不同地方不同时期释迦摩尼与众神不同行程不同的故事。
说起木塔大部分建造的都是木材,一共有九层,而有佛像的只有五层,那上边的有什么呢?本来是想上去看看,可惜的是通往上边的楼梯放着游人止步的牌子,看来楼上是不开放的,不知道是怕游人多损坏到塔层,还是出于安全考虑,既然不能上上边,下边看个大概也就行了,毕竟游人多,隐患还是不小。
出了塔,又环着塔绕了一圈,这一圈下来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清朝年间康熙爷游木塔时提的匾“天下奇观”其实木塔上所有的匾都有一个名人与他的传奇故事。(另外这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这里的鸽子可以自由出入塔内,一点也不受游人的影响)
木塔的左边是一排长廊,有导游给游客讲解每一层塔上的佛像,每一块牌子上都是一篇文章,感人至深,说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每个人终生学习。
六点了,旅游也该结束了,大部分的游人都开始陆陆续续离开了,这时候的空气中也是充满了爆米花的味道,都说爆米花是孩子们的最爱,我一看两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人提着一袋爆米花,我赶快和他们说上车再吃,有风吃了会肚子不舒服。
走出木塔还特意与美猴王的石像合了个影。再往外边就是美食街了,游木塔不吃这里的美食确实遗憾,最后还是选择了两种美食:一种凉粉,一种滴溜。只是这两种美食都是冷吃的,也没敢多买,想吃还是打包回家吃吧。
回停车场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半了,于是加快脚步,路上的行人也渐渐的少了,大部分都是归家的。等我们到了停车场已经七点了,停车场也只有几辆车了,准备上车的时候一回头看到西边出现了罕见的天文现象:南爾。看来最近要变天了。不过我还是没有放弃这一机会,因为停车场西边是一片空旷,有极好的拍下这南爾的照片,(南爾其实就是在太阳的南边有一道七彩弧形)这也记录了我们游木塔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