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描写谷雨的古诗词:人间四月天,雨落百谷生,春天深情的告别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10首描写谷雨的古诗词:人间四月天,雨落百谷生,春天深情的告别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转载美文]10首描写谷雨的古诗词:人间四月天,雨落百谷生,春天深情的告别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4-20 0
谷雨,是春日的深情告别,亦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序曲。此时,暖风拂面,细雨如丝,大自然仿佛被一支细腻的画笔轻染,处处洋溢着生机。田野里,秧苗初插,绿意盎然,农民们弯腰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枝头间,牡丹吐艳,芍药含情,争奇斗艳,将春日的绚烂推向极致。谷雨茶,更是这一时节的珍馐,清香四溢,回味无穷,让人在品味中感受自然的馈赠。谷雨,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情怀,它提醒我们珍惜春光,感恩自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个生长的季节。


【1】

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元稹〔唐代〕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此诗是元稹描绘谷雨时节的佳作。诗中“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以清新笔触勾勒出谷雨清晨的明丽春光与翠绿山川,生机盎然。“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通过戴胜鸟啼鸣、浮萍渐生的细节,展现自然万物的活跃。“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描绘出农事活动的开始,暖屋中蚕蚁孵化,和风中麦苗茁壮,充满生活气息。尾联“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借鸠鸟徒然拂羽却鸣声不悦,微妙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转、春将逝去的淡淡感慨。


【2】

谷雨

朱槔〔宋代〕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朱槔以细腻笔触描绘谷雨时节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春雨纷洒林间,屋檐似在梦中书写诗意,营造出朦胧而富有幻想的氛围。“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点明时节,却无奈于花风难禁,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无力感。后两联“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由景入情,表达了在自然与人事面前,收起机巧,寄望于天,体现了一种超脱与豁达,耐人寻味。


【3】

谷雨

方太古〔明代〕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方太古以清新笔触勾勒出谷雨时节的田园风光与人生感悟。首联“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点明时令,春事将尽而酒病初愈,山家已开始采收谷雨早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颔联“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以细腻描写展现自然之趣,花前双蝶、林外鸠鸣,生机盎然。颈联转写碧海丹丘之想与渔舟之乐,透露出隐逸之思。尾联“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则表达了对尘世浮生的超脱态度,愿寄情山水,寻得心灵慰藉。


【4】

谷雨

刘禹锡〔唐代〕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谷雨时节的独特景致与人生感悟。首句“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直接点出应珍惜时光、顺应自然之意,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后两句“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则具体展现了谷雨时节的景象:林野间熏风拂面,带来温暖与生机;楼台上谷雨初晴,天空明净如洗。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透露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5】

晚春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代〕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此诗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所作,诗中“谷雨如丝复似尘”,细腻描绘了谷雨时节细雨如丝、轻盈似尘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此时,正是“煮瓶浮蜡正尝新”,新酒初熟,诗人品味着生活的甘甜。而“牡丹破萼樱桃熟”,牡丹绽放、樱桃成熟,晚春之景依然绚烂。末句“未许飞花减却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与眷恋,即便飞花飘落,春意依然不减。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深情与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6】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代〕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齐己以谷雨时节采茶为背景,寄寓深情。诗中“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描绘了谷雨前春山中茶农并手采摘新茶的生动场景,茶香如雾,弥漫山间。“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嫩茶绿得醉人却难装满竹笼,天色易晚更显采茶时光珍贵。随后诗人邀邻共品新茶,用落花泉水煮之,更显雅致。尾联“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感谢友人远道寄茶,感慨若不再寄,又隔一年难品此味,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7】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代〕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孟浩然以游镜湖为背景,寄情于景,抒怀于友。诗中“春逢谷雨晴”,点明谷雨时节,春和景明,正是出游好时光。镜湖水清见底,诗人不知鲈鱼之味,却与鸥鸟情深,尽显超脱世俗之态。帆得樵风相送,一路顺畅,更添游兴。末段提及友人包子与贺生,赞其文采,醉后沧浪之歌,寄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意。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开阔,既展现了镜湖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8】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黄庭坚〔宋代〕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黄庭坚以细腻笔触描绘暮春之景,寄寓生活之思。首句“落絮游丝三月候”,点明时令,暮春三月,落絮纷飞,游丝飘荡,营造出一种轻柔而略带惆怅的氛围。次句“风吹雨洗一城花”,风雨过后,满城落花,既显春之将逝,又透自然之力。后两句“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以清明酒与谷雨茶作比,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谷雨时节,新茶初成,西窗下品茗,别有一番风味,展现了黄庭坚在时光流转中的淡泊与从容。


【9】

牡丹图

唐寅〔明代〕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唐寅以谷雨时节的牡丹为题材,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感悟。诗中“谷雨花枝号鼠姑”,点明时节与花卉,谷雨时节,牡丹盛开,被古人称为“鼠姑”,尽显其尊贵与娇艳。唐寅戏拈彤管,将这份美丽定格于画卷之中,技艺高超,令人赞叹。后两句“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诗人以牡丹之艳比拟世间美人,平康里的脂粉佳人虽多,却难有与牡丹相媲美的颜色。这不仅是对牡丹之美的极致赞美,也透露出唐寅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追求与鉴赏力。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谷雨时节牡丹的绚烂多姿,也反映了唐寅作为画家的敏锐观察力与卓越艺术才华。


【10】

七言诗

郑燮〔清代〕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诗中“不风不雨正晴和”,描绘出谷雨时节天气和暖、风调雨顺的景象,为全诗定下宁静基调。“翠竹亭亭好节柯”,翠竹挺拔,象征高洁品格。后几句写佳客来访,共品新茗松萝,竹影婆娑,山色淡远,尽显生活情趣。尾联“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点明时令,清明谷雨相连,正是品茗赏景的好时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体现了郑燮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