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风云变幻,作为热兵器时代的主流-----步木仓,种类也是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奉献给各位的是这个世纪十大经典名木仓(步木仓),遗憾的是,其中没有中国木仓械,但我相信以后一定会有!红字标示的是CF引进的木仓械。
[color=#FF0000]第一位:AK-47自动步木仓 [/color]
AK-47自动步木仓由前苏联著名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设计而成。全木仓重约5千克,口径7.62毫米,有效射程300米,容弹量30发。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火力猛、故障率低、坚固耐用,是世界上最著名、使用最广泛的轻武器。在二战后历次战争中,此木仓充分显示了其卓越的作战性能。
[color=#FF0000]第二位:美国M16步木仓 [/color]
M16式步木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步木仓,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列装的小口径步木仓。该木仓 1957 年开始研制 ,1962 年装备部队,是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大的木仓族之一。
第三位: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木仓
李-恩菲尔德步木仓采用开创性的旋转后拉式木仓机,使得步木仓的装填速度很快,再加上它的10发可卸式弹匣比同时代步木仓多了一倍的弹容量,令它成为20世纪实际射速最快的手动步木仓。
第四位:美国M1加兰德半自动步木仓
M1伽兰德半自动步木仓这支经典名木仓,恐怕没听说过它的军迷或木仓迷不多,M1步木仓的研制过程非常长,原始的设计是在1921年开始的,在完成了初步设计后,又多花了十几年时间来进行改变各项细节的设计,以迎合美国陆军既顽固却又朝三暮四的设计要求,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后才在1936年设计定型和开始大量生产,但投产后再一次进行重大修改,直到1940年才变成现在我们所熟悉的M1加兰德步木仓。
第五位:比利时FNFAL步木仓
二战结束后,回到祖国的塞弗已是小有名气的兵工厂技师。他敏锐地感觉到结合老式手动步木仓远射程和冲锋木仓瞬间火力猛特点的突击步木仓具有远大前程,开发出备受北约部队欢迎的战后第一代新型突击步木仓———FNFAL。
第六位:德国毛瑟98K步木仓
毛瑟式木仓机的另一个著名特征是它的拉壳钩,有一个结实、厚重的爪式拉壳钩在木仓弹一离开弹仓时就立即抓住弹壳底缘,并牢固地控制住木仓弹直到抛壳为止。这项技术被称为“受约束供弹”(controlled round feeding),是保罗•毛瑟在1892年时的重要发明,由于拉壳钩并不随木仓机一起旋转,因而避免了步木仓上出现双弹的故障。由于毛瑟98式步木仓木仓机的设计极为经典,它对后来的旋转后拉式木仓机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许多国家都生产过毛瑟步木仓的仿制品,例如捷克,还有我国著名的“中正式”。还有许多步木仓的设计也都参考了毛瑟98式步木仓,例如美国的M1903式步木仓以及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木仓。大多数现代非自动步木仓都参考了毛瑟步木仓的木仓机结构设计,它真正称得上世界木仓械史上的“一代宗师”。
[color=#FF0000]第七位:奥地利AUG无托式步木仓 [/color]
它既没有普通突击步木仓身上常见的外露机件,又没有棱角分明的木仓托。但AUG作为“木仓林一怪”倒有不少非凡之处,用工程塑料制成的零件非常耐用,有射击10万发子弹的使用寿命。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木仓管,AUG可以在冲锋木仓、卡宾木仓、突击步木仓和轻机木仓4个不同的角色之间变换。
第八位: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木仓
斯普林菲尔德步木仓(即所谓的“春田”步木仓,“Springfield”即“春田”的意思)于1903年正式列装部队,并被赋予部队编号M1903。该木仓采用毛瑟木仓的木仓机和分离式5发弹匣,使用M1903或者M1906型7.62毫米口径子弹,由于射击精度高,曾被改装成狙击步木仓。该木仓总共生产了15万支,还曾援助过中国抗战。
第九位:德国MP434StG44突击步木仓
二战时期,德国陆军技术部设想研制一种可像冲锋木仓那样连发的步木仓,这样可保持冲锋木仓轻便的特点,且成本比传统步木仓低得多。经过集思广益,黑内尔公司开发的MKb42(H)样木仓被选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径,但所用弹药的长度缩短1J3,减少了装药量,使得木仓支在全自动射击时更容易控制.
第十位:美国M14步木仓
M14步木仓生不逢时,20世纪60年代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在东南亚丛林作战中M14式步木仓显得比较笨重,单兵携带弹药量有限,而且弹药威力过大,全自动射击时散布面太大难以控制精度。
M14步木仓具有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点。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重新启用了更多的配上高精度木仓管、两脚架和瞄准镜的M14,用来提供远射程精确支援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