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一个不到16岁的男孩,家长花了7000块钱去送他去一个训练营去戒除网瘾,但是他去到这个训练营总共只有14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看到他走上了一条不归的道路,失去了生命,那这14个小时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两位评论员你们最大的疑惑在哪里?
刘戈:因为现在调查还刚刚开始,所以很多定论现在还没有办法下,但是现在我们看很多媒体的记者已经都到了这里,我们看到上海《新闻晨报》有一些报道,我们说现在一个是确认有一些在这个整个的过程当中,确实是听到,就是采访到一些学员,其他的学员,那么知道就是这个小邓曾经被带到了禁闭室,然后回来以后,很快身体就不行,就心率衰竭。那么另外现在可以确认的这是一个非法机构,就是这家机构曾经是在广东番禺那个地方注册的一家机构,那么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已经被吊销了执照,但是遗憾的是,他们还可以通过广告来散播自己的这样一个消息,那么这个小邓的父亲就是因为看到广告到最后把孩子送到这个地方,而且我还注意到一条,就是在那个他们签订了一个协议里边有一条,就是说,甲方不排除对孩子进行适度的苦难教育、惩戒教育。那么这个里边就埋下了伏笔,到最后呢,导致最后产生这样一个悲剧。
向松祚:我想整个这个事件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我看到困惑的,刚才刘戈已经讲过,一个是广西起航拯救训练营,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机构,它的母公司它和这个小邓的父亲,签约里边写的是广州的一家公司,这个训练营是隶属于广州这家公司的,因为签约是签的广州这一方。但是广州这家公司很久就已经注销了,那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这家公司它还能够生存下去,当地有没有部门主管这个事情,有没有部门能监管这个事情?第二就是说他到底采用了什么办法?刚才刘戈讲的,这个所谓的“军事化训练”,所谓的“惩戒教育”,所谓的“苦难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苦难教育,是一种怎么惩戒法,是要体罚,是要毒打,还是要罚站,还是要怎么样,这个都不清楚,那么所谓的这个军事化的训练,是一种什么样的军事化训练,是24小时都不准吃饭,24小时都去跑步,还是怎么样,这些都是非常令人疑惑的。
主持人:对。
向松祚:第三个就是这些人员,我们看到在整个这个案件里边,这些人员,就是所谓来负责戒除网瘾的帮小孩戒除网瘾的这些人,被称为教官,他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员,既不是称为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称为教师,也不是成为教员,而是称为教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是一种什么样的官,他们到底是一些什么人,他们有没有什么资质,他们接受过什么样的有关这方面的训练,我觉得这是非常疑惑的这几个,非常让大家感到很奇怪的一个事情。
主持人:我们也听到有很多网络上的朋友都在说,说这个是不满16岁的一个男孩,他家长送他去还花了7000块钱,是家里是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的,但是却把自己的命都送了。那对于这一点,非常多的家长都很关注,我们现在就来听一听很多家长他们的心声。
他认为“这对夫妇极其不负责任。”他是说这个男孩的父母。“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好,花钱就能买好的教育吗?孩子有网瘾,源于生活与成长中心理问题与特殊的成长阶段,父母首先最有责任,也最应该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草率地将孩子推给所谓的辅导学校,指望出点钱就能把孩子的网瘾给治好,实在是很愚蠢。”他觉得这种方法是不可信的。
向松祚:家庭的责任是值得反思。
主持人:同时也能够看出这位家长他其实对于这些所谓的训练学校是不信任的。
向松祚:对。
再来看另外一位家长,他的名字叫“后悔”,他说“这都是骗子,我的儿子也身受其害。我到至今都后悔,不应该送他去对那个死地方。让我的儿子受尽了苦头。这是我一生中对儿子的内疚。我儿子现在也因为那一段经历,现在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政府应该出来管管这些骗子!”
“独有天真”他认为“这种严爱教育。”也就是说这种非常严格的。“在国外几十年流行过,当时就是把所谓垮掉的一代送进去,其实就是集中营。后来也死过人,被社会谴责、反思,最终取缔了该模式。很多没死掉的孩子,也一辈子有心理阴影,美国还拍了部电影就是讲这个的,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谁知道在今天国内上演了。”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有青少年网民大概是1.6亿左右,那么其中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网瘾,算下来也就是有1600万人左右(17173注:本数据为央视报道,并非权威机构调查结果,仅供参考),于是在整个社会上就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治疗机构,或者是戒除网瘾的治疗的手段,那么治疗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
虽然目前国内的网瘾治疗行业没有统一的规范,但只要你在网络上输入“网瘾治疗”的字样,早可以看到,网瘾矫正中心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