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和《集结号》讲的都是纯爷们的那点事,3个兄弟之情和47兄弟之义,哪个更震撼你的心灵?一个是真战争,一个是真情感。好吧,从情感上来说我是臣服于后者了,这一次,冯小刚让我哭了。而投名状,却是更让我感到了压抑,深思,以及,发自内心的,难过。
【题外话:今天FF帮我抢到了ACCESS,为了感谢他以及犒劳自己~去了电影院看集结号。相比之下,投名状是在学校视听中心看的,从画面什么的来说都无法相提论。然而,在对集结号的激动过后,客观上深层次的考虑,我要郑重地说:投名状强于集结号。】
干脆就来个一锅煮吧~
战争除了残酷之外,不会给人留下任何美好的观感。所谓的暴力美学的概念,在被人山尸海所堆砌的战场环境内外是不存在的。《集结号》和《投名状》,一面是木仓弹横飞,动不动就在炮火中粉身碎骨;一边是刀木仓相象,动不动就分头断臂,而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前所未有过,也是从没有所实践的残酷影像。 比残酷不是在比视觉,假若比谁死得更惨谁死得更夸张,那估计连电影局的老大们也都看不过眼急着动剪刀了。单拿影片的战时环境而言,我相信《集结号》远远不如《投名状》更为骇人。前者虽说是以小搏大,以生命作为代价执行着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毕竟还有个命令撤退的集结号作为生存的指望。而《投名状》中则已经是完全没有退路的搏弈,自八百人去冲击五千人的军阵开始,全军覆没的威胁就一直存在着,一直到最后攻陷南京后也没能摆脱死亡的威胁。谷子地死了兄弟,毕竟他还能活着,还有人记得他们的荣誉。但庞青云哥仨就没能那么好运,死的冤屈,死的无足轻重。《集结号》的残酷是短暂的,而《投名状》的残酷是自始至终的。无论是氛围、环境、细节上,《投名状》都让人感到压抑得无法喘息,让人陪着故事而绝望。苏州城外的嚎叫、战壕里填满的坑尸、乱箭下的太平军,那种感觉更让人震慑,有着惊心动魄的颠覆力量。
额,先说集结号
被集结号感动了,是因为那几个场景,那几句简短却打动人心的台词,看的时候,一度想到了《太极旗飘扬》和《拯救大兵瑞恩》,却总觉得还相比之下,集结号还缺了点什么。《集结号》中的情谊是略显苍白的,哪怕是后来谷子地与炮兵团长之间的情谊也仅只停留在朝鲜战场上帮他拆掉个地雷而已。他与九连的感情,多半都集中他自己的愧疚以及他做连长的责任感的层面,他总认为自己聋了没听到集结号响,也总认为是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兄弟,没给他们最后一条活路。所谓的情谊,也就多半都集中展现在他自己的自责与内疚上。相比于《投名状》,它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战争片,战争只是它的一部分而已。说它是谷子地一个人的忏悔经历是不为过的,所谓的情谊反而退下去沦为陪衬了。
《集结号》的开局火暴,但后面明显有着剧力不足的苍白呈现。谷子地在回乡之后,基本就是在没有任何戏剧冲突的辗转中做着这样或那样的等待,这个过程未免有点漫长,对于观众而言也是倍感乏味的。《投名状》通篇杀戮,矛盾越往后越集中,一待爆发时人情、时势、环境都变得危机重重,令观众有了欲罢不能的观感。谷子地要的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庞青云三兄弟却是互相要命,《投名状》的结尾颇为黑色地将兄弟情谊与天下时局做了最暴虐的颠覆,流露出导演的一点摧毁欲,裸现了更加强势的戏剧野心。而《集结号》则仅成为如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般的焦灼守望,让谷子地如小魏老师或秋菊一样只为了一个说法而存在,只为了一个诺言而执着的艰难行进过程。
而且,结尾出现的鲜艳红星,以及歌颂解放军在战役中之光荣,明摆着《集结号》的最终主题仍然是直奔主旋律。兄弟情在影片中没有细微的刻画,家庭背景的叙述缺失,以及人物性格刻画不够鲜明,使得《集结号》只能靠谷子地歇斯底里、挖煤等等举动来“深深”打动观众,而没有留下太多的回味。最后还画蛇添足地用了一句“下辈子再做兄弟”的台词,显得无比苍白。影片在时间的推移下,在主旋律的大路上越走越顺,而极大地背离了兄弟情的主题。可以说,除了迎接死亡的那一刻,所有九连的战士都成了悲情英雄谷子地的陪衬。
然后,关于投名状
投名状,出自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王伦要求林冲拿一个人头来当见面礼。“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其后演变成了落草为寇的生死契约。而还有种说法,摆脱“投名状”的方法便是接受官府的招安。电影里,立投名状是因为庞青云要变匪为兵,投名状,作为是兄弟间的契约,也作为他们投军的契约。影片开始,便是矛盾了。所以,投名状,本身就是个幌子。
主角庞青云。他非常有大将之风,本是血性汉子,但可以像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一样,能屈能伸。青云被友军出卖,全军覆没以至装死“偷”生,从大将军变成了一条丧家之犬,但懂得“擒贼擒王”之术,一战可让(粗豪憨厚的)匪首二虎刮目相看、让(纯真酷狠的)匪从午阳顶礼膜拜,从而与两位血性土匪义结金兰,遂又从丧家之犬变成山大王,然后毅然接受招安,准确分析形势,谈妥价码,然后统率山字营,敢赌肯搏,拔舒城,下苏州,克南京,一步一步铸造战功,仍不惜以铁血手腕整肃军纪,屠杀战俘,为求胜竟与竞争对手“畜生”魁交易,终于又成为威风将军,似乎可以酬平生壮志,兼济天下时,却因祸起萧墙、官场倾轧,终究功亏一篑,令人惋叹。庞青云的人性蜕变,在残酷战争、黑暗官场、兄弟帮派中,从白色到灰色,浅黑色直到深黑色。这是一个目标坚定,有谋略有胆略,能忍耐装糊涂脸皮较厚但心并不怎么黑,无疑是个令人可悲可叹可恼可气但并不可恨的角色,这个角色注定要品味千古的孤独与无尽的悲痛。这个角色虽非“英雄”但足够“悲壮”。
还记得赵二虎说过,人与人之间一定存在着不值得大家留恋的遗憾,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也选择信任人性。他还说,心善,则处处天堂。我,眼泪就下来了。
这里还有一段评论觉得不错
《集结号》与《投名状》还有着一点小小的贴合,虽不有趣,但也颇为令人寻味。139团的团长,也就是胡军客串的那厮为了顾全大局,舍弃了九连的弟兄们,把他们推到敌人的炮火下去送死。这就有点象庞青云了,庞青云不也是为了顾全政局才决定给自己的兄弟掘了一条死路。不同之处,在于解放军的团长是为了革命而大义求存,而庞青云则就只能被定性为为了权力而自保,虽然他也有怎样怎样的政治理想。而139团的团长虽说很主旋律地做了罪人、成了英雄,但却没得到观众们的半点怜悯,而庞青云则意外地成为观众们的同情对象,在黑色的政治轮盘下被视为最值得说道的无辜。
附:1.【集结号】四十二处解读
1、“我们给各位备了两样好吃的,一样是子弹,一样是饺子”(战前还这样婆婆妈妈,并不是想说谷子地心底仁慈,而是表现出谷连长尽可能的想减少手下伤亡,之后给突击队凑钢盔也是同一意思)。
2、“对面敌人有重武器,让兄弟们喘口气”(谷连长拿手下当兄弟,指导员并不理解,斥责他胆小唯敌,但瓮中之鳖的敌人果然很快就投降了)。
3、“让他们把木仓捡起来,不接受投降”(这句话真算是前所未有石破天惊,想表达什么大家一定很清楚,只为这句话竟然能通过广电局审查而感到吃惊,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是全剧悲剧的关键,也的确不能删)。
4、“调整团九连建制,谷子地以下46人全部转入团预备队,听候处置”(这句话说明了一切的悲剧都从这刻开始了,无论是当成弃子还是战后难以联系上部队,谷子地为此终身遗恨)。
5、“打我进来就看到你在写,睡醒了你还写呢,写什么呢?家信”(很多人认为后来剧情中的娶小寡妇是编剧无聊,其实是解释王金存舍不得美丽妻子才在战场冲锋时怕死不敢上前)。
6、“谁他妈不怕死啊,头皮上飞木仓子,裤裆里头跑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了”(这句人话极其颠覆国产战争片的传统)。
7、“俘虏身上扒的那个围脖靴子钢盔什么的,兄弟们就穿着吧。你怎么……行,你们留着吧”(这也是全剧的一个关键,为什么谷子地能穿着敌军衣服被俘,而他又对衣服守口如瓶,不愿意解释来源)。
8、“每回都抠抠唆唆的,顶多给半包,这回是怎么了”(预感到被遗弃的命运了)。
9、“王指导员识文断字,那个要有话留给家里的,找他”(为什么临时非要拉个教员作指导员,这个念头从谷子地看到王金存写家信时就开始了,他的兄弟们需要个会写字的,好领导时刻都想着兄弟们啊)。
10、“你也拜拜,管用。这经咋念啊”(士兵也是人,也会害怕不想死的)。
11、“咱俩要是能活下来,你得帮我给家里写封信,要是死了就算了,我省事你也省事”(士兵的质朴)
12、“不碍事,见点血就踏实了”(至理名言,英雄都不是天生的)。
13、“死的就算了吧。四仰八叉的摞到雪地里,当心让炸弹给轰碎了,轰碎了就捏不到一块去了”(兄弟如手足)。
14、“没有人能救他,我要是被打穿了脖子,不要浪费那么多绷带,给有用的人留着”(给必死的包扎,目的就是要锻炼王金存,没有人天生是英雄,都是培养或者逼出来的,谷子地是个好领导)
15、“这是他没写完的家信,把缺的字给填上。黑子,你省心了,下去睡个安稳觉”(催人泪下)。
16、“我得混出个人样再回去,怎么着也得替我爹把地赎回来”(这句话比起传统的“消灭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如何)。
17、“为了一块表,搭条命,值吗”(士兵自发的抢表行动蕴含着对生存的渴望)。
18、“你们聋了,你们就是听不见,连长,咱们走吧,你带大伙走吧”(坦克带来了恐惧,有士兵说出了真实的想法)。
19、“王金存,你是九连的指导员,我现在想听你说一句,你听没听见吹号。没有,我没听见”(生与死,瞬间的抉择,懦夫变勇士)。
20、“我没听见吹号,我什么也没听见,我不能下撤退的命令,对不起弟兄们。把我兄弟抬窑里去,在他边上给我留个空儿。听见号的都可以走了,我不拦着”(责任与道义,都凝缩在这几句话中)。
21、“一仗下来,吃烙饼的脑袋搬家了”(言语中的沉痛感染了二斗,谷子地得以留在部队)
22、“别管我,我给他们当活靶子。把木仓都放下,放下,李承晚的盟军”(丰富的战场经验处理危机)。
23、“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斯米达”(也算是黑色幽默^^)。
24、“没了就没了,就见到我那四十七个弟兄了”(再次流露生不如死的沉痛)。
25、“死也不能白死啊,烈属一家补七百斤小米,失踪呢,只给补200斤,差500斤呢”(一方面流露出人心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加重着谷子地心中的沉重)。
26、“我给他们证明我的弟兄们,就埋在这煤堆底下,我给他们证明,我证明”(绝望的呐喊,可是谷子地连自己的清白都证明不了)。
27、“就这么大一块炮弹皮打中要害了,表面上什么都看不出来,就跟睡着了一样,头发还是平平整整的”(后来的倒叙表明其实是粉身碎骨了,谷子地善解人心,多么善良啊)。
28、“别看了,一个人名都没有,全是无名烈士。连马都给起了名,怎么全成了没名的孩子了”(无名英雄往往是最值得敬仰的,想想身后事却全部按失踪处理,能不凄然)。
29、“笑什么笑,不许笑,记住了啊,这是我大哥”(领导有这么当众打闹的吗,流露着兄弟情深)。
30、“咱们再把自己当回事,顶多是那大河里的一滴水珠吧,谁在乎咱们从哪个泉眼里冒出来的。人家不在乎,咱们自己得在乎”(这两句对话说明谷子地心中的压力有多大,已经执著成毕生非做不可的事情了)。
31、“总政这种寻人找部队的信,堆到那有十几万封,拆都拆不过来,慢慢等着吧”(埋藏着多少的辛酸,真实而残酷)。
32、“她知道心疼死人,对活人绝对错不了”(一个小镜头不要忽略,二斗手中一直捂着的军帽里原来放着保暖饭盒,是亲手为人家做的面条,细心如此,早萌爱意)。
33、“我们假设,你确实主动混入了敌军阵营,但你第一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当时到底,心里头是怎么想的,对这么做的后果有什么考虑”(逻辑严丝合缝,语气咄咄逼人,吸烟神态轻松自若,可谓政审老手,可他审问的对象却是个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过的老兵,一切只能让人感到心寒和愤怒)。
34、“军阀,这里简直是军阀”(气急败坏下恼羞成怒,好一顶大帽子,小人不好惹啊)。
35、“不公平,太不公平了”(沉重而无奈的现实,从心底泛出的悲凉,将军百战身名裂,想起来李广就是这么被逼死的)。
36、“老谷,你眼神不好使,别上来了。我眼睛不好,我鼻子灵,十里外的林子要着了火,你看不见,我鼻子能闻见”(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真英雄!即使是被贬为护林员的半聋半瞎的老兵,依然爬上高高的了望台坚守职责,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避趋之)。
37、烈士刘泽水之墓(好像有人有疑问,为什么堂堂一个副师长只有简单的烈士二字,其实影片里已经流露了“五次战役”、“二八零师”、“电台被打烂了”等字眼,这段历史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搜索“180师”,虽然称不上冤案,但其中也有很多怨愤难明之处,刘泽水重蹈了谷子地覆辙,同病相怜)。
38、“团长一直觉得对不住你,他死以前一直还念叨呢,他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你呢,我跟了团长十几年了,团长是个好人啊”(这几句话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一个好人把另一个好人送进绝地,战争永远最残酷无情)。
39、“你怕被咬死,我们九连全给咬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早就想把自己给咬死了,我他妈一直等你的号,我的弟兄们一直等你的号,一个一个到死,都在等着你的号”(大概会有人对谷子地此时的表现不以为然,革命哪能没有牺牲。可执行命令是一回事,当视为手足的兄弟们一个个倒在眼前后,会不会痛苦伤心又是一回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40、“咱九连,四十七个弟兄,明明都是烈士,怎么就成了失踪了呢”(死得不明不白,能不揪心吗?能不执著吗?不得清白,难慰忠魂)。
41、“现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特此通知”(张政委张首长的一句话,生不用见人,死不用见尸,一切追认就那么迅速的顺理成章解决了。。。被忘了当年也是张政委一句话,就全部定为失踪)。
42、影片最后,黑夜中谷连长手举火把两次回头,深情回望,部队缓缓向前的背影越来越模糊,在片中看来没什么,结尾再现一遍却感人肺腑,敬意油然而生。这部影片确实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