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圣火首次点燃
(1928年阿姆斯特丹)
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首次点燃奥运圣火。火种取自希腊的奥林匹亚,引取火种的仪式在奥林匹亚赫拉(主神宙斯之妻)神庙旁进行。由化装女神用聚光镜集太阳光点燃火炬,然后接力向奥运会会场传递。传递途中遇高山、大海,则用飞机或轮船传送。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著名运动员接最后一棒,进入主会场后慢跑一圈,然后点燃塔上火焰,象征光明、勇敢、团结和友谊,直到奥运会闭幕时熄灭。
●圣火传递是希特勒首创
(1936年柏林)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托尼·佩罗泰特在《赤裸的奥林匹克》一书中记载,传递奥运圣火的传统是出自希特勒的创意。在这位纳粹独裁者的授意下,“圣火传递”这一构思渐渐出现。据美国历史学家大卫·C·亚恩研究发现,该构思的始作俑者是德国运动学专家卡尔·迪姆,他在一战前曾策划了1916年柏林奥运会,并受命于希特勒担任1936年奥运组委会的秘书长。迪姆从一只古董花瓶上发现了火炬传递的彩绘图案,于是将此项目继续深入下去。
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点燃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第2章 和平与文明
●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1956年墨尔本)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964年东京)
1964年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最勇敢的火炬手
(1968年墨西哥城)
已经年过花甲的希腊标木仓运动员佩拉科斯·克里斯托斯至今仍在人们的记忆中。
克里斯托斯是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境内传递的最后一名火炬手。当时他已经参加过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并且有很强的夺牌实力。按计划,他将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跑完最后一程,然后将圣火交给墨西哥城奥运会组委会,从那里奥运圣火将乘船沿着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驶往墨西哥。
就在克里斯托斯举着火炬传递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火炬的液化气出现泄漏,一直流到克里斯托斯的手臂上,火焰在瞬间也燃烧到他的手上。据克里斯托斯事后介绍,他当时在想,这是向墨西哥人民传递的奥运圣火,他不能将火种丢弃,于是忍受剧痛,坚持跑完全程,将圣火传递到墨西哥人手中。
克里斯托斯是当时希腊最有实力的标木仓运动员,但他的手臂严重受伤,不得不放弃那次奥运会,与奖牌无缘。
第3章 科技与创新
●最“高科技”的传递———卫星传递
(1976年蒙特利尔)
1976年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于7月17日正式开幕,然而仅仅在开幕式前4天,奥运火炬才在希腊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祭坛上点燃,其中的奥秘在于本届奥运会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火炬传递方式———人造卫星。
当时,火种以接力跑的形式由奥林匹亚传送到雅典后,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随后进行火炬接力跑,将火种于7月17日传递到蒙特利尔。
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以后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火炬接力权———每公里3000美元
(1984年洛杉矶)
非常有商业头脑的美国人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突发奇想,他们拍卖了美国境内的火炬接力权,每公里价值3000美元。虽然美国人解释拍卖所得将用于慈善事业,但这一商业化的行为没有得到希腊奥委会的认可,他们认为向参加火炬传递的民众收费的做法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
●穿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
(2008北京)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代表团承诺:“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这一大胆新奇的伟大创意,深深地打动了国际奥委会。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地球的第三极,世界屋脊的高海拔、低气温以及无常的天气,给奥运火炬传递提出了三大挑战。奥运圣火能否通过中国登山运动员的双手传递到地球的第三极,这已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历史上最大的悬念。
第4章 意外与惊喜
●火种传递出意外
(1988年汉城、2000年悉尼)
1988年,当奥运火种抵达韩国济州岛机场,两名中学生接过火炬准备起跑时,涌上来提问的大批记者包围了他们,两个年轻人费了很大劲才冲出重围开始接力。但当他们离火炬传递点还有50米时,火炬却熄灭了。原来,火炬的可燃时间是按10分钟设计的,出发时耽搁的时间造成了火炬中途熄灭事件。
而在2000年,奥运火炬抵达澳大利亚后曾多次历险:有人使用灭火器喷射火炬,有人试图抢夺火炬扔进海里,还有人从接力者手中抢下火炬,自己持火炬跑了一段,直到被警察制止。
●神奇的水中传递
(2000年悉尼)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地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虽说水火不相容,但悉尼奥组委却十分浪漫,他们让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格·邓肯携带潜水装置,手擎火炬在美丽的大堡礁水域完成了3分钟水下传递。这是奥运史上首次进行水下火炬传递。火炬上装有特别设计的火焰舱,采取化学方法使火炬不论在空气中还是水下都能产生火焰。
第5章 经典与瞬间
●巴塞罗那完美一箭
(1992年巴塞罗那)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残奥会银牌得主安东尼奥·雷波洛坚强地从轮椅上站起来,用火种点燃箭头,弯弓搭箭,准确地射中70米远、21米高的圣火台。而他自己为了这一箭,练习了不下2000次。
●令人难忘的火炬手
(1996年亚特兰大)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的拳王阿里,克服着自己右手的颤抖,颤颤巍巍地点燃了火种,火种顺着钢丝升到圣火台顶点燃奥运圣火。拳台上的阿里以他勇往直前的气势激励了很多人,当年老而且身患重病的阿里再次站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他用自己的坚强给了人们更多的信心。
1964年,出生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当天的19岁大学生坂井义则点燃了东京奥运会的圣火,向全世界传达着呼唤世界和平的特殊意义。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火炬由澳大利亚土著女运动员弗里曼点燃,成为这个历史上的移民国家对原住民的一次致敬。
●五大洲共享奥运荣
(2004年雅典)
2004年雅典奥运会标志着奥运会重返其诞生地和复兴地。为纪念奥运历史,雅典火炬传递跨越五大洲,成为奥运火炬的首次环球传递。
本次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传递活动历时78天,总行程达到78000公里,全世界2.6亿人有幸目睹奥运圣火。
雅典奥运火炬接力途经所有原奥运会主办城市,再次将喜悦和庆祝的气氛带到这些地方。火炬还经过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城市,例如欧盟中心布鲁塞尔、国际奥委会所在地洛桑、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等。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富强、民主、和谐,我们生存的同一个世界;更高、更快、更强,我们憧憬的同一个梦想!
奥运2008,全球人聚焦北京,五湖四海兄弟姐妹在五环旗下手牵手,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北京永恒!祝愿北京奥运圆满成功,奥运圣火照亮中国更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