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美国宇航局火星轨道勘测器现已拍摄了13000多张火星表面照片,其中包括许多地形奇特富有神秘感的区域。同时,借助火星轨道勘测器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HiRISE),这一当前美国宇航局太空探测器中功能最强大的摄像仪器,向科学家呈现出火星的真实一面,甚至一些地貌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以下是美国《连线》杂志列举的火星最奇特、壮观的地形图像。
陨坑底部霜状干冰层
图中陨坑底部沙丘覆盖着霜状干冰层,在火星春季,这些干冰将融化直接成为气体。图中暗色条纹状结构可能是气体溢出的区域,这张照片是2010年1月1日拍摄的。
树枝状沙丘
如图所示,这是火星沙丘中独特的树丛地形结构,但实际上这些树枝都是不存在的,只是沙丘顺风一侧暗色沉积沙流。这是沙丘固态二氧化碳蒸发时形成的气体,底部的固态二氧化碳融化形成蒸气,并向二氧化碳干冰层喷射孔释放出气体。该图像是2008年4月1日拍摄的。
“诺克蒂斯迷宫”区域
如图所示,科学家发现火星“诺克蒂斯迷宫”区域的裸露层存在着含铁硫酸盐和黏土矿物质。这样的沙丘覆盖着许多火星地形。
“诺彻斯”陨坑
如图所示,这张照片是2009年12月28日拍摄的,图中“诺彻斯”陨坑地形十分壮观,图中暗色区域是沙子,颜色较淡的区域是沙丘之间。
安东尼蒂陨坑暗色树枝状区域
如图所示,这张图片是安东尼蒂陨坑底部,暗色树枝状区域是远古表面沟渠冲刷形成的,沟渠中的流水含有矿物质沉积,在至少数百万年的地质变迁中,随着沟渠的干旱和地面侵蚀,最终留下坚硬的脊状突起树枝状结构。图像中所覆盖的区域宽度大约1公里。
新月形沙丘
如图所示,这张图片是2009年8月拍摄的,这种奇特的地形叫做新月形沙丘,同时也常见于地球表面。图片中风流从右顶部向左下方掠过,从沙丘缓坡上吹起沙子,然后在背风面沉积下来。
海拉斯盆地底部
如图所示,这张图像是海拉斯盆地底部,这是一个2240公里宽的碰撞陨坑。该地形看上去就好像一种黏性物质途过盆地底部。这是2009年12月26日火星轨道勘测器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拍摄的。
火星南极干冰冰帽
如图所示,这是火星南极干冰冰帽地形,这是由于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形成的。科学家认为,干冰冰帽是从底部开始融化,然后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体。它们从冰帽底部缝隙溢出,并将火星表面侵蚀成蜘蛛网状的沟槽。携带着灰尘微粒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底部释放,然后沉积在干冰顶部形成扇状沉积层。这张图像拍摄于2009年2月,图像所覆盖区域宽度大约1公里。
维多利亚陨坑底部
如图所示,这是维多利亚陨坑壁的分层结构,陨坑底部是由沙丘构成,在陨坑左侧,可清晰地看到美国宇航局“机遇号”探测器的车轮轨迹。这张照片拍摄于2009年7月。
罗克特陨坑沙丘和涟漪
如图所示,这是火星普罗克特陨坑内的沙丘和涟漪结构地形,较小、较明亮的脊状突起和涟漪是由非常细的沙层构成,较大、较黑暗的沙丘则是由暗色火山岩石构成。这张图片是2009年2月美国宇航局火星轨道勘测器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拍摄的。
陨坑奇特纹路沙丘
如图所示,这是火星一处陨坑表面上带有奇特纹路的沙丘,科学家分析这个陨坑是由于一颗小行星碰撞形成的。
陨坑边缘沟渠通道
如图所示,这张伪色彩图像非常像北美洲西南部沙漠地区,这些靠近陨坑边缘沟渠通道与地球上流水侵蚀的地形非常接近。
高原沉积层
如图所示,这是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HiRISE)于2007年10月份拍摄的火星水手峡谷一处高原地形的沉积层。图中所拍区域宽度大约1.2公里,科学家们认为该沉积层中包含着乳白硅和硫酸铁,这是在酸性水作用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