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买显卡的朋友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如何去选择一张显卡。就正如大部分人买显卡的时候说:老板,给我一张七彩虹的显卡。这种对白只会让奸商宰得更开心,等到自己对显卡性能有所了解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因此,今天的显卡篇会从如何挑选合适显卡的角度来教大家认清一些参数。
对于显卡的选择,永远都是性能放在首位,其次才需要谈做工和用料。因为显卡的性能集中在显卡核心和显存这两个重点上,而这两块往往是成本最高的部件。因此在同价位上,我们必须优先考虑性能更强的显卡,然后再从性能相同的角度考虑做工。
我们将会从显卡的性能指标识别,包括核心性能排序,显存选择优先级别对显卡的性能进行详细解析,确保大家不会买回一张例如9300GS这种修炼了葵花宝典的神卡回家。然后再从显卡的做工进行分析,判断显卡做工的合理性。
显卡核心性能与工艺详解
显卡的核心性能,主要是指GPU的性能,但也包括其他方面。显卡的核心详细点分为以下几个分支
1:显卡核心: 例如AMD的RV730,RV740,RV770,RV790,也如Nvidia的G92,G200等等。这些核心名字不同,其内部的显卡处理单元也不同,性能自然不同——这是显卡最本质的性能差异。
AMD RV740核心
不同的显卡芯片都会有相应的核心代号。因为核心代号是用来代表整个系列的。但正如上面一大堆显卡核心代号看上去特别复杂一样,我们有一个简单识别显卡核心性能的办法:AMD的显卡核心性能基本上是从低到高的,例如RV730要比RV770弱,而最强的是RV790。当然,如果涉及到上一代,例如RV670,那就比较难比较了。通常上一代的高端(RV670)会等于这一代的中低端性能。所以从性能角度来看,RV670》RV730。
Nvidia G200核心
至于Nvidia的显卡,由于经常换马甲,所以我们还得一分为二去看。Nvidia的核心命名正好以G200为分界线。在G200这款核心以下,有G92,G94,G96,G80诸如此类的产品。在G9X这一代下,核心性能的命名正好跟AMD相反,数字越小的,性能越强悍,例如G92>G94>G96。而G200则比较有特色,它衍生出相当多的产品,但这些产品都是由这块G200核心通过屏蔽等手段产生,因此暂时还无法排序。
2: 芯片工艺:例如55纳米,40纳米。一般而言,越新的工艺会带来体积上的减少,集成度也会更高。在同样的一块核心下采用了更先进的工艺,意味着功耗会有所降低,而且频率也会相应提高。
剖析显卡命名 认清马甲本质
一般来说,显卡名称相比核心代号更为容易让人记住。就像AMD现在热卖的HD4830这种命名。一般而言,显卡名称是跟核心代号有所对应的,但依然有例外,所以我们分开来说。
1:屏蔽
一款核心,例如RV770,它能衍生出3款产品,屏蔽了160个流处理单元的HD4830,采用DDR3显存的HD4850,以及采用DDR5显存的HD4870。这三者的性能自然是不一样的,但正如AMD的核心命名,显卡名称越大的,性能越强。
RV770核心衍生出3款产品
这种同一种显卡核心产生不同显卡的做法,我们通常称为屏蔽,或者俗气点:阉割。其主要原因在于显卡核心的体质。无论是生产什么产品,总会出现产品特别优秀的,良好,不合格,这三种规格。而产品特别优秀的,一般用来做高端的显卡,例如HD4870,良好则是HD4850,至于不合格的产品,也不要浪费,我们屏蔽掉一些,拿来做HD4830也是可以的。于是,一款显卡核心,就有了三个名字。
至于Nvidia的G200核心,则在这点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个核心,在工艺改良前后,总共产生了6个型号。GTX260
2:马甲
所谓的马甲,主要是指本质上相同,但是名称却有非常多这种现象。这种“马甲”,在显卡业界也是存在的。
例如Nvidia的G92核心,它衍生出非常多的型号,例如8800GTS,8800GS,8800GT,9600GSO,9800GT,9800GTX,9800GTX+,GTS 250。这当中自然有通过屏蔽而产生的型号,但也有不少是核心一点都没变化,换了个名称继续卖。
马甲众多的G92核心
8800GTS=9800GTX=9800GTX+(改良工艺)=GTS 250
8800GS=9600SGO
8800GT=9800GT
这种换马甲继续卖的性能,我们可以认为是Nvidia的一种市场策略,但消费者们也要明晰,不要被型号的提前而蒙蔽了。
综合来看,显卡的性能排名如下:
AMD:HD4350〈HD4550〈HD4650〈HD4670〈HD4830〈=HD4750〈HD4850〈=HD4770〈=HD4860〈HD4870〈HD4890〈HD4870X2
Nvidia:9600GSO〈9600GT〈9800GT〈9800GTX+=GTS 250〈GTX260〈GTX260+〈GTX 275〈=GTX280〈GTX285〈GTX295
识别显存慎防太监卡
除了看核心之外,我们也需要通过看显存规格来确定显卡的性能。
1:显存类型:例如GDDR2,DDR3,GDDR3,GDDR4,GDDR5。越高级别的显存意味着速度越快,因此我们在选择显卡的时候,绝对要抛弃掉GDDR2,选择主流的GDDR3或者更高级别的GDDR5。
PS:DDR3和GDDR3是不一样的哦。
GDDR5的显存
2:位宽(Bit):例如64Bit,128Bit,256Bit。位宽简单点就等于我们网络的带宽。1M,2M,4M。越大传输速度就越快。但是带宽也是受到显存速度的影响。例如256Bit的DDR3显存,在总带宽上甚至有可能不及DDR5显存的128Bit。
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在显存相同情况下,位宽越大越好。显存级别高了,位宽可以适当降低。有些显卡的原生规格是256Bit,但是厂商却将其缩水到128Bit,这种显卡是绝对不能要的。
3:速度(ns):是指显卡的读取速度。就是我们常看到的0.8NS,1.2NS.,这个数值是越低越好。
4:容量(**M):
很多人问,512M的显存能不能带动我的22英寸显示器,或者说,我要看高清,是不是一定要大显存?其实容量只是显存的一个分支,说白了就等于你的硬盘容量,只是用来暂时性储存屏幕上的图像资源而已。当然,你的屏幕分辨率越高,你屏幕上的像素点,图像资源也就越多。自然所需的容量也就越多,但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是28寸显示器的分辨率,64M的显存也是足够的。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现在动辄1G,甚至2G的显存——理由是游戏。游戏本来是比较吃显存的,毕竟相比静态的桌面操作,游戏需要大量的渲染,大量的画面更替。而且如果开了抗锯齿选项,那么会消耗掉大量的显存,因此大显存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通常情况下需要多少显存呢?因为AMD和Nvidia在渲染方式,显存管理上不一致,我们的建议是:512M显存对于A卡来说足够了,而N卡则建议700M以上的显存,最理想是1GB。
PCB布线分辨方法
说完性能,我们来看看做工。除了GPU和显存这两大要点外,PCB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一块显卡连电路都设计不好的话,用再好的电容和散热器也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市面上的显卡PCB层次分4种:低端的4层—6层。中端6层—8层。高端的8层—10层。但是是10层的PCB通常都极少会出现在市面上。
PCB这东西,只要是同样的显卡核心,通常情况下都是从10层或者8层往下面缩。从工业角度来看这叫做降低成本,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缩水。说到工业级别降低成本,我们就不得不提同德和启亨这两家代工大厂。同德的特点就是,掌握了相当高的成本节约技术,可以将一张10层PCB的显卡通过不断改良,变成一张4层PCB的显卡。当然,10层变成4层,售价肯定是要降低不少,但电气性能也有所损耗,这个大家见仁见智了。下面,我们来分辨一下PCB的层数。
我们先看4层的PCB
4层PCB
4层PCB的显卡走线繁密、抗干扰性差。 由于它的走线在表面。所以我们能看得特别清晰。
接着我们来看看6层的PCB,这是一张公版HD4750的显卡PCB,采用了6层PCB的设计。
6层PCB
由于是6层的PCB,所以分布在各层上的走线很少。更易于走线,同时发热量低,更适合超频,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同样,PCB层数的增加意味着内部设计电路的复杂,因此也意味着经过的优化越多!
12层PCB,它的特点是,背面铺满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除了几条隐约的疏松走线之外,你也能猜到它的用料十足。
零配件用料选择
在我们认准了核心,显存,PCB层级后,上网看看显卡的做工也是相当有必要的。最基本的标准是,显卡面板PCB上的元件应排列整齐,焊点干净均匀,空焊越少越好。
而从零配件角度来看,直插式电容都能插到底,不应该东倒西歪。至于电容,最好是贴片式固态电容,金手指镀得厚,并且卡的边缘切割光滑。
基于零配件角度,我们主要有两种判断:
1:供电。
严谨的供电设计
显卡的供电决定了显卡的稳定性,一般而言,显卡的供电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核心供电,另一块是显存供电。对于低功耗类显卡,2+1的显卡供电模式就足够了。保证2相的核心供电和1相显存供电。至于现在的主流显卡,通常都是3+1或者4+2相供电。如果大家发现供电部分缩水太严重,那就千万不要购买。
2:电容。
电容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但是不得不谈。电容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就像一只水桶一样,你可以把电荷充存进去,在没有放电回路的情况下,刨除介质漏电自放电效应/电解电容比较明显,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隔直流等电路中——说白了,就是让电流更加稳定。
全固态电容
一般来说,固态电容和液态电解的区别是,液态电解电容通常比较高,而且脑壳带有K型的防爆纹,无论这个电容外壳是不是铝的,只要带有防爆纹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液态电解。最近有些厂商很喜欢拿液态电解的铝壳电容冒充固态电容来卖,而且比较黑心的,还不带防爆纹。
在笔者看来,显卡对电容的要求远远没有主板高,所以没必要完全考虑固态电容,当然,有就最好了。
散热器设计的合理性
地球人都知道,显卡温度过高会导致黑屏,重启。对于高频率和发热量大的显卡,必须拥有一套相当出色的散热系统才能保证显卡的稳定。
为什么说是一套散热系统而不是散热器,这当中也有原因的。在现阶段,尤其是高功耗显卡不断诞生,显卡的发热大户从传统的核心逐渐扩展到供电和显存,成为三个巨大热源。普通的散热器通常只能兼顾核心与显存,对供电部分比较忽略。但是巨大的电流通过供电区域,产生的热量也是不可以小看,因此,真正强大的散热器其实往往是那些可以兼顾全局的产品。
1:核心散热器。一般来说,核心散热器无非三种:开放式散热器,下吹热管散热器,一体化涡轮散热器。这三种产品都各有特色。
一款好的开放式散热器,它的鳍片会非常细密,切割也公整仔细。因为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热量,同时底部也平整光滑。
而下吹热管散热器主要工作要点是通过底部的纯铜来吸取热量,然后通过热管来引导热量到鳍片,风扇要求扇叶多便可以。
至于公版常用的一体化涡轮散热,它的特点也是相当明显:将热量封闭在显卡内,形成一个内部热循环,通过双槽散热,直接将热量于机箱背面排出。一体化散热的效率不是最高的,毕竟热量会缓慢积聚,但是这种散热设计可以确保热量尽可能少地在机箱逗留。
最后的总结:如何选购合适显卡
说到实际的选择环节,我们先将市面上的主流显卡进行一个性能对比。
9500GT〈HD4650〈HD4670〈9600GSO〈9600GT〈9800GT〈HD4830〈HD4750〈GTS 250〈HD4850〈HD4860〈HD4870〈GTX260+<=HD4890〈GTX275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对如何选择一款好显卡做出定义:
1:核心性能在同价位产品中保持最优秀。例如499元价位上我们可以找到9600GSO,9600GT还有部分HD4830,根据上面的选择,自然优先选择HD4830。
2:显存速度最快。以9600GSO这款显卡为例,在核心相同的基础上,存在着1.0ns,1.4ns这种显存规格,选择1.0ns规格是个好主意。
3:显存容量保持合理。当一款同核心,同显存的显卡有着512M和1G的规格,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因为按照定价,两者会相差一百元左右。但是256M的显卡基本上可以无视了,除非本身就定位低端。
4:在做工与价格上寻求平衡点。通路的产品一般都以缩水著称,而人们选择蓝宝,迪兰,XFX这些品牌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工。笔者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一个平衡点。不要因为做工而选择更低一级别的核心,但也不要为了苛求性能完全无视做工。
5:根据用途看准保修。显卡的保修通常只是一年,对于某些品牌可以承诺3年到5年。如果购买的时候就预料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那么尽量选择比较长的保修。如果只是普通应用,在较好的做工为前提下,可以选择一年保修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