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陕西榆林——福建泉州,若将三地直线相连,一个周长4032公里的三角形将8省串联。5天之内辗转上述3地,这便是中国男篮第2阶段热身赛的“奔波之旅”。“这样的行程的确很‘有趣’,我们只能辛苦一些了。”王治郅一句调侃式的抱怨,道出饱受折腾的无奈之苦。
结束前一阶段的封闭集训,中国男篮于15日从北京启程飞赴首个比赛地佛山。由北向南穿越大半个中国,历经2个半小时的航程之后,球员们放下行囊就赶往了训练场。相比提前抵达的对手立陶宛队,留给“邓家军”适应气候和场地的时间所剩无几。好不容易带走一场胜利,劳累大口吞噬着球员们的体力。
不等“邓家军”适应佛山的湿热天气,一觉醒来,又该踏上北上的航班。较之还算顺利的第一段旅程,前往陕西北部城市榆林的舟车劳顿,着实让球员们苦不堪言。由于佛山与榆林之间没有直达航班,球队一行只能中转北京和西安才能抵达目的地。为了赶上早晨8时30分航班,球队大巴凌晨5时许就驶离驻地。接连遭遇航班延误的悲剧,待一行人辗转抵达榆林机场,时针已经指向午后2时。
长达8个多小时的“飞行拉练”,让精疲力竭的球员们直呼“饿晕了”、“困死了”……涌向餐厅大快朵颐,抓紧时间小憩片刻,3小时后,“邓家军”的身影又出现在体育馆里。同样被折腾的立陶宛队,显然也深受转场之害,一面感慨中国“地大物博”,一面不解为何做出如此累人的安排。双方次回合交锋,两队球员迟迟无法进入状态,首节10比8的低分,显然与球员们脸上的倦意难逃干系。
前往最后一站泉州,依旧只有一天时间赶路。对于这南征北战的“折返跑”,球队上下只能用“磨练”二字来安慰自己。“对手和我们一样艰难。旅途当然会感到疲劳,我们对于球员的考验不光是身体,还有意志。”提及饱受诟病的魔鬼赛程,邓华德给出如此解释,“世锦赛小组赛我们也要在6天内完成5场战役,所以要尽量让大家提前适应。”他忘了,世锦赛小组赛只需安心待在安卡拉就行,根本无须在旅途中耗费体力。
像这样打一场换个地方的游击式热身,对于热衷走秀的中国男篮早有先例。2007年夏天,时任主帅尤纳斯曾公开批评中国男篮奔波比赛极不科学。北京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他们也曾“不辞辛劳”地周游各地。
本着开拓篮球市场的思路走入中小城市,令当地球市火一把,这固然值得高兴。但凡事皆有轻重缓急。在对手已经很“山寨”的情况下,还要因旅途奔波主动浪费精力体力,这样的热身赛价值几许?世锦赛出征在即,即便仅以“不要输得太难看”为目标,此时的中国男篮也折腾不起。
再退一步,倘若走秀果真避之不及,那也大可将无谓消耗降至最低。至少别让王治郅们再发出这样的质疑:“为何不在门票卖光之前就先想到,将广东和福建的比赛连在一起,最后再去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