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话不多说!先上图!
点击播放音乐(一定要点!)
简介
歼-15战斗机资料照片
歼-15“飞鲨”战斗机据称是中国海军首种舰载战斗机。据信该机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其
歼-15战斗机资料照片设
计源于歼-11,并参考了俄罗斯苏-33舰载战斗机。目前为止尚无任何关于该机的官方消息,也无任何资料能证明该机的真实存在。仅有的一些资料源于民间推测以及对部分官方新闻的推测,此外刚刚有过试飞目击图片报告(见右图)。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官方消息证实该机的存在,但外界普遍认为该机已成为中国舰载战斗机的首选型号。据称,该机将部署在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以及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航母上。据源自网络的消息,2010年5月6日歼-15进行了首次滑跃起飞,同年7月8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飞。若消息属实,则证明歼-15必将成为未来国产航母的主力舰载机。虽然现在歼-15存在是确信无疑的,但仍然没有官方消息作为依据。目前歼-15仍在试飞中,另据消息双座型歼-15也在研制之中。
编辑本段
研制背景
苏-33的原型机T-10K
歼-15战斗机的原型是同为沈飞设计制造的歼-11B战斗机与T-10K-3验证机,而T-10K-3即为前苏联苏霍伊设
苏-33的原型机T-10K
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苏-33战斗机的原型机。苏-33“海侧卫”战斗机(苏-33“Flanker-D”),是一架由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所开发生产的单座多用途舰载机。由于苏-33是由苏-27战斗机所衍生出来的舰载机种之一,因此延续了苏-27的北约代号,被称为侧卫D型(Flanker-D)。苏-33于1985年5月首次飞行。据称歼-15融合了国产歼-11B与俄罗斯苏-33的技术。此前有消息声称,俄罗斯与中国的关于首批购买2架苏-33战斗机部分议案已于2006年签署。但由于中国可能不会再大批购买,而导致谈判破裂。另外,据称早前中国曾向乌克兰购买了一架T-10K-3飞机,它是舰载战斗机苏-33、更确切地说是T10K的批量生产型号状态(T10K-3到T10K-9)。毫无疑问,正是该机将成为中国专家的研究重点。显然,T-10K-3具备的可折叠机翼,中国专家将从其身上“借鉴”所有设计和技术理念。以上外界关于苏-33的猜测被认为是中国获得舰载机技术、并作为歼-15技术基础的主要渠道,并认为中国已经获得的苏-33相关技术已被用于歼-15,但中
武汉航母大楼上的舰载机模型
国官方对此未予证实。
武汉航母大楼上的舰载机模型2009年10月12日,美国《航空周刊》官方网站
(aviation week)刊发题为“中国突现航母”的文章,文中还配备有三张图片,并称中国某地的一个大型楼顶平台上出现了直-8直升机和挂载导弹的“侧卫”战斗机,旁边正在建设一座航空母舰的主要上层建筑。文章首先说,中国人的雄心或许从赋予其“航母舰载机联队”一种空舰打击的角色开始,至少从一种海军型“侧卫”战斗机的实物模型这种表象上就能看出来。该模型被认为是歼-15方案首次公开亮相。
另据2010年7月的《汉和防务评论》报道,沈阳飞机公司在2009年10月完成了第一架歼-15试飞型原型机的生产,并从当年11月开始在沈阳飞机厂进行了折叠翼的收放等实验,目前正
沈飞停机坪上停放的歼-15原型机
在等待试飞。该杂志称,歼-15是在俄罗斯的苏-33的试验机T-10K的
沈飞停机坪上停放的歼-15原型机基础上
仿制而来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外形酷似苏-33。在沈阳厂出现的这架黄色蒙皮的飞机已经使用了“歼-15”的名称,而且是沈阳厂自己生产的,计划今年开始试飞。之所以如此快速地能够仿造出苏-33,主要原因是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苏-33的原型机,厂方的消息来源称,从几次实验的情况看,机翼折叠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
编辑本段
媒体报道
2009年8月28日,《中国航空报》刊登标题为《为了那份庄严承诺—中航工业沈飞某重点型号攻坚纪实》的纪实文学。该文中称:“他们,就是为某重点型号默默奉献的中航工业沈飞人,20个月,600多天,他们书写了型号研制生产的又一个奇迹。‘军令状’下打造型号研制新模式2008年初,某型飞机系统发图结束,全面进入实质性研制生产阶段。5月6日,中航工业沈飞召开‘某工程动员会暨军民机科研生产任务军令状签订大会’,公司总经理罗阳与公司26家基层单位签订了全面完成今年军民机研制任务军令状。7月8日,罗阳签署了‘关于确保完成某型飞机研制任务令’,这是自沈飞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任务令’的形式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任务令’上赫然写道:公司强令要求,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任务目标和节点,按照已经制定的项目赶工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在中航工业沈飞的一份总结报告中,对于型号攻坚,用了‘披荆斩棘’一词,回望型号研制生产走过的路,这个词用得一点都不夸张。当飞机缓缓推出厂房、一飞冲天的时候,亲手缔造了它的沈飞人,一定会热泪盈眶。”由于此前沈飞公司一直在生产歼-11系列战斗机,故该消息中的“某重点型号”被外界猜测为与歼-11相关的新型战斗机,也即歼-15舰载战斗机。
2009年9月11日,美国“国际战略与评估中心”网站刊登理查德-费舍尔的文章,分析了中俄军用航空领域相对位置的新变化。文章称,2009年9月份早期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有沈飞新战斗机类似苏-33的说法,或者叫做歼-15并在8月底首飞。由于当时风传中国海军将引进苏-33战斗机,所以该消息并未受到重视。
关于歼-15广泛引起注意的消息首发于澳大利亚空中力量杂志博客网站。该网站2010年2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秘密的隐形战斗机部队”的文章,称中国的歼-15战斗机于2009年8月31日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文章还猜测说,预计歼-15将部署到目前正在大连进行最后装配的“瓦良格”号航母上。俄罗斯先进的且被证明很实用的涡扇发动机AL-31F,是其动力设备的第一选择。与外界所知甚少的歼-15最相近的美国战斗机是F/A-18C“超级大黄
正在飞行中的歼-15
蜂”。有消息称,歼-15已于2009年8月进行了首飞。
正在飞行中的歼-15迄今为止,中国官方仍
未证实歼-15的存在。除少数来自于网上的目击报告外,关于目前唯一可能证实歼-15的官方消息如下:“2010年1月26日下午2时30分,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项目办主任吕杰一行在强度所所长孙侠生、副所长兼总师强宝平、党委副书记孟凡君等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该所耀州试验基地,就某型飞机首飞前全机静力试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指导。耿副总一行首先听取了强度所所长孙侠生关于某型舰载型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情况的工作汇报,所长孙侠生、副所长兼总师强宝平详细地回答了有关问题。接着,耿副总一行在孙所长等陪同下来到试验现场,观看了某型飞机首飞前最后一项全机静力试验全过程。当试验成功后,耿副总一行向三方参试人员表示祝贺并和参试人员合影留念。”其中的“某型舰载型飞机”,即被认为是歼-15。
关于中国海军可能列装歼-15的消息来源于《军事世界画刊》2010年第4期的文章《中国海军航空兵未来选什么战斗机》。该文中,中国著名试飞员徐凌勇称:“……时下,针对海军航空兵作战需求,新研一款海军型三代战斗机从研制周期上看基本不可行,选用现有国产三代战斗机进行改型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案。国产三代战斗机在设计理念上注重空空作战、电子战环境以及空面攻击的综合作战效能,具有较强的空空攻击和自我防卫能力,而在空面(特别是空海)攻击能力方面,由于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功能强大的综合火控系统,只要加挂先进的空海攻击武器,就能成为一架性能优良的海上作战飞机。针对我国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现状,由于飞机装备数量大大少于空军,因此在飞机选项上不宜采用多选的方案,而应充分论证选其优,这样对于装备维护和作战使用都是有好处的。……对于海军型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兵工科技实力和海军作战需求认真开展项目的研究。同时,在现有三代机技术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继续等下去,适当装备海军型三代战斗机,并在训练中不断提升海军航空兵。”该文被认为是中国即将列装歼-15的官方消息。
另据《中国航空报》报道:“(2010年)4月2日,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海到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公司考察重点型号研制进展情况,并组织召开现场工作会。李玉海强调,重点型号研制时间紧迫、形势严峻,全线参研单位要加强管理、扎实工作、燃烧激情,坚决实现研制节点目标,再创型号研制新辉煌。李玉海指出,去年经过厂所军各方的全线拼搏,重点型号研制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评价和军方的多次表扬。……中航工业沈飞、中航工业沈阳所等参研单位在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加强团队合作,发
歼-15正在起飞
扬拼搏精神,坚决守住型号研制关键节点。”其中“重点型号”被认为是歼-15。这也是关于歼-15的最新消息。
歼-15正在起飞
2010年7月3日,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7月号刊登了平可夫文章题为《歼-15舰载战斗机开始试飞》的文章。该文称:网络上公开了若干张歼-15的起飞图片,其中一张起飞图片明显看到前翼,尽管是模糊的图片,要伪造这样的模糊照片,是非常困难的。可以确信,歼-15是苏-33不折不扣的克隆版。众所周知,苏-33的前起落架为双轮设计,支架笔直,从图片上判断,歼-15同样具备了这样的特征。雷达罩的涂装有所不同,试飞期间的歼-11B的雷达罩颜色为黑色,歼-15采用灰色。这样的区分是必要的,因为雷达的机能不同,作为海军型战斗机,歼-15的雷达必须追加空对舰武器的界面。尚不清楚第一架歼-15是否安装雷达,首架测试机主要用于飞控试验。而台湾“中广新闻网”同月26日也转述《汉和》的文章称,在乌克兰的技术协助下,沈阳飞机公司已经成功仿制苏-33战斗机,并将其命名为“歼-15”,预计这种战斗机将会部署在解放军的航空母舰上。《汉和防务评论》在报道里指出,在沈阳厂出现了折叠机翼、外形酷似苏-33的原型机,就是原来被西方误认为是从乌克兰获得的那架T-10K 03号机,但这架黄色蒙皮的飞机已使用“歼-15”的名称,而且是大陆自产的。去年11月间,沈阳飞机公司就进行了歼-15的机翼折叠收放试验,目前正等待试飞。与之相对,成都飞机公司提出过在歼-10基础上发展双发舰载机的方案,但未获实行。
据美国环球战略网2010年7月7日报道称,中国自2001年以来便开始研制歼-15舰载机,据信是俄罗斯苏-33“Falcon-D”的复制机型。首架歼-15原型机据称已于2009年8月31日进行了首次试飞,且由中国研制的WS-10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据称中国目前正在俄制苏-27战斗机(即歼-11),且不想大宗订购苏-33,仅想采购两架用以“评估”。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拒绝对华出售苏-33战斗机。不过,中国仍从乌克兰得到了苏-33战斗机。据称,歼-15战斗机的首个原型机已开建两年,且已在过去几个月里进行了首飞。这一发展令俄罗斯方面颇为不满。俄罗斯航空专家公开抨击歼-15战斗机,并对中国工程师复制苏-33战斗机关键性能的能力表示怀疑。因为过去中国在复制俄罗斯军事技术的过程中曾出现多次失败,所以这一问题的答案尚待分晓。不过,鉴于中国在应用国外技术方面已有大量经验,所以歼-15战斗机的性能可能至少可比肩苏-33战斗机。与此同时,俄罗斯本身已开始逐步停止使用苏-33战斗机,尽管首架歼-15原型机据称已于2009年8月31日进行了首次试飞,且由中国研制的
歼-15正在降落
WS-10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
歼-15正在降落美国环球战略网2010年8月17日刊发题为“中国
海军飞行员激增”的文章,对歼-15及其飞行员等事宜做了一番评论,文章说,在航母舰载机方面,中国勇敢而有决心,俄航空专家曾嘲笑歼-15,对其性能表示质疑,但是,中国人拥有大量“获取”国外技术的经验,歼-15或许会证明它是一款至少不会逊色于俄制苏-33的舰载战斗机。文章提到,五年多以来,中国已经在发展一款俄制苏-27的航母舰载机版,称为歼-15。其实已经有了一款俄制版本,那就是苏-33,当俄罗斯意识到中国正在“非法”复制苏-27(歼-11)、并拒绝大批量订购苏-33(仅仅想得到两架作为“评估”使用)时,便拒绝向中国出售苏-33舰载机;中国最后从乌克兰获得了一架苏-33,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从中继承了一些该型战机的遗产。首架歼-15舰载机的原型机已在两年前开始建造,而拒信,过去几个月来,该机已经进行了首飞,俄罗斯方面对该舰载机的发展并不感到愉快,俄航空专家曾公开嘲笑歼-15,对中国工程师能否“复制”苏-33真正的性能特色表示质疑,当中国在过去复制俄罗斯军事技术时,俄方的上述情形很常见,但是,中国人拥有大量“获取”国外技术的经验,歼-15或许会证明是至少不会逊色于苏-33舰载机(这款飞机由于体型太大和价格不菲,俄罗斯自身已经停止使用)。今年早些时候,谷歌地球显示出一个中国的空军基地内,正在搭造“施琅”号航母(前俄制“瓦良格”号)飞行甲板的模型,在这里,中国航母的舰载机飞行员们将开始训练大难度的降落航母任务技能。
据Avionews网站2010年9月报道,虽然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其并不愿意放弃生产物美价廉的仿制品。文章指出,目前中国正在打造仿制版俄制苏-33舰载机——即歼-15战机。预计,该型战机有望于2013年服役。该项目进一步加剧了中俄两国的紧张关系。在提及中国歼-11B战机与俄制苏-27战机的相似之处时,莫斯科智库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的分析家马克西姆·皮亚都什金说:“这款中国战机只是配备国产电子设备的俄式设计”。除歼-11B战机之外,报道称,有望于2013年服役的歼-15舰载多任务战机的“灵感”是来自俄制苏-33战机。
性能推测
由于歼-15的性能参数目前仍处于保密状态,故不能对歼-15的具体性能作一评价。不过由于歼-15与歼-11B
歼-15效果图(高山制作)
的
歼-15效果图(高山制作)特殊血缘关系,我们仍能大致推测一些歼-15的性能指标。
拥有可折叠机翼的歼-15在外形上与俄制苏-33非常相似。西方军事专家甚至曾将首架歼-15误认成是中国此前从乌克兰购得的T-10K。有专家指出,中国飞机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歼-15舰载机,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T-10K掌握了此类战斗机的总体技术。同时,歼-15的问世还显示,中国人已解决了先前在折叠机翼方面遭遇到的难题。
歼-15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生产。其前身就是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苏-33的原型机T-10K-3。从外观上看。歼-15采用了前置全动鸭翼,这是最典型的“侧卫”系列三翼面布局。而且在外形上,歼-15也颇为类似苏-33。从这点看,歼-15与苏-33确实颇有渊源。同时,在战机盘旋开始着陆时放下起落架后,清楚的展示出其立柱式前起落架。而且从外观判断,歼-15的起落架要比陆基歼-11B粗壮得多,强度也要高得多。这也是舰载机与陆基战机最大的差别。
T-10K-3与俄国现役苏-33还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中国真的如某些人所谓的纯粹“照抄”了T-10K-3,将面临无法预料的极大技术困难,歼-15项目绝不可能有目前如此快的进展。通过之前20年对苏-27系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摸索,以及自身技术能力的增长发展,中国技术人员积累了极为丰富坚实的技术基础。才能自行研制出歼-11B/BS这样优秀的中国版本。正是由于有如此深厚的基础,结合对T-10K-3的深入研究。中国才能在不长的时间里,迅速推出歼-15。说穿了,就算给沈飞一架“正宗”的苏-33,如果不是自身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吃透“侧卫”系列的相关技术,想仿制都将无从入手。
国内网络推测,由于购得的苏-33验证机本身就不完善,所以歼-15只参考了苏-33验证机与上舰相关的部份,如:起落架结构、尾钩等等。之前曾有消息称歼-15继承了歼-11B的技术状态,所以歼-15实质上是歼-11B改,基本上用的都是歼-11B的技术,结构上,歼-15就是歼-11B的强化和折叠翼型,气动水平与早年不带矢量推力的苏-35(即苏-27M)相近。不过由于强度、减重和防腐的要求,应有更多的结构件使用了钛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称歼-15是照抄苏-33是不正确的,除了外形基本上相同、以及均源自T-10/苏-27的血统以外,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可以推测,歼-15在战力上必然超过苏-33。
首先,两者尽管在外观上高度类似,但依然存在一些差别。例如,苏-33的尾部着舰钩是外置式。而歼-15则是在尾部两个发动机间,有一个内置式的尾钩舱,这也是目前已知的歼-15在外观上与苏-33最大的区别。而且两者前至鸭翼的外形也有细微差别。歼-15鸭翼比苏-33要尖锐些,而且后掠角也更大。该机的整体升力系数要比苏-33大,加上一定的机体减重效果,舰上起飞的载重量比起苏-33有明显进步。从对比照片上看,歼-15的翼展比苏-33小,机翼折叠的位置不同,襟翼也不同于苏-33,增升效率也不同,具体参数尚不得而知。
从航电角度看,歼-15由于研制时间比苏-33晚20多年,加之中国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技术,歼-15遥遥领先于俄军现役的自用版苏-33将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航电系统严重落后,才导致苏-33在作战能力上远不如美国的F/A-18E-F和法国的“阵风”,甚至不如中国自行生产的歼-11系列。在航电系统上,估计歼-15基本继承自歼-11B和歼-11BS。座舱火控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玻璃化”座舱。包括一具国产新型平显、两块国产大型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矩阵和三块中型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矩阵。整个座舱内只保留了极少数作为备份用的机电仪表。当然,由于是海军用舰载机,歼-15的航电与歼-11B相比,肯定会有相当区别。例如,肯定会增加与舰载起降环境,以及海洋作战环境相关的设备,如自动着舰引导装置等,在这方面肯定会比歼-11B更复杂。而且目前的歼-15只算基础,后期随批次的改进会很可观。
此外,考虑到海洋作战复杂而苛刻的环境要求,歼-15的机舱内肯定会继承歼-11B所装备的,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座舱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用来保证舱内环境的舒适性以减少飞行员的疲劳度。此外,歼-11B和歼-11BS上已经运用的国产最新型头盔瞄准显示系统,以及综合了国产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和激光陀螺仪等的国产新型综合导航系统,和新型机载综合光电/电子自卫/电子战系统等也会得到应用。
有网络评论认为,歼-15与歼-11B在航电系统方面,最主要的差别是在机载雷达方面。歼-11B采用的是是国产新型1471数字化脉冲多普勒多功能大型机载火控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是目前已知的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用大型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对空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达到35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主动雷达制导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具备良好的对地(海)面探测能力和对地面地形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扫描/地图适时测绘功能,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估计歼-15很可能采用了与新型歼-10B和歼-11BS类似的,国产新型数字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该型雷达在2007年通过技术评审验收,目前正逐步交付一些重点部门。当然,也不能排除歼-15的早期型号继续沿用歼-11B的脉冲多普勒的可能性。但该雷达的海军版肯定
歼-5效果图(高山制作)
会比空军版更强化反舰能力和对海能力。
歼-5效果图(高山制作)基于海军对海攻击的特殊需要,
歼-15的机载雷达肯定会更强化对海搜索和反舰导弹制导能力,将拥有更高的探测精度和探测距离,以及更强的抗海面杂波干扰能力。此外,风挡右侧安装有歼-11B上装备的目前中国国产最新型量子阱红外光电前视探测装置,其技术已经达到了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系统综合了国产最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仪和激光测距器,可根据目标的红外辐射源搜索、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当飞行员目视观测可见目标时,用于确定可见目标坐标、测量距离,并完成瞄准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任务。当该系统探测受到气象条件如云雾影响时,战机的机载火控雷达将自动接手进行探测。左侧则是可收放的空中受油管。
与中国兄弟相比,俄制苏-33在航电系统上要落后将近20年。苏-33的雷达是陆基苏-27的N-001机载雷达的改进型。与苏-27使用的原版雷达相比,增强了对水面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还增加了使用空-舰导弹或空对地制导武器器的能力。苏-33采用的N001雷达对空作战模式明显落伍,不具备多目标同时截击能力,空-面模式下,只具有简单的对海作战模式,可以控制反舰导弹攻击中型以上水面舰艇。与歼-11B的中国造1471机载雷达相比,无论是探测距离,还是抗干扰能力以及综合多用途作战能力上,都有巨大差距,更不如中国新型机载国产新型数字式有源相控阵雷达。
同时,苏-33座舱充分展现了“苏联风格”,布满了老式机电仪表。右上角有一具单色多功能显示器,可以显示雷达和红外系统得到的信号图形。唯一比老式苏-27优越的,是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平视显示器。在人机工效方面远不如采用玻璃化座舱的歼-15。苏-33拥有一具早期型号的头盔瞄准具,可以和火控系统以及风挡前的光电探测装置实现交联,用来控制大离轴的R-73近程空-空导弹。它的光电探测装置与早期苏-27是同一型号,作用距离和功能都不如歼-15上的中国新型产品。
至于操纵系统,歼-15应当和歼-11系列、歼-10系列以及歼轰-7A重型战斗轰炸机等国产新一代机型一样,使用了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国产全权限数字式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该系统是中国在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比原型苏-27使用的俄制模拟式电传飞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一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极大的提高了歼-15的操作灵活性和机动性。当然,由于是舰载机,起飞和控制要比陆基战机复杂得多,因此歼-15的操纵系统肯与陆基战机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在最核心的飞控操纵软件上差别更大。歼-15的火控雷达、操纵系统和航电火控以及电子战等系统,很可能和歼-11歼-10系列以及歼轰-7A重型战斗轰炸机等国产新一代机型一样,通过光纤网络或数据总线构与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计算机交联,构成一个整体开放式航电网络系统,这比俄制苏-33要领先整整一代。
按照沈飞改进歼-8系列的作风,歼-15在气动外型上同歼-11B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由于此前成功的研制出了纯国产的歼-11B和歼-11BS,因此歼-15肯定会大量采用了已经服役的国产歼-11B和歼-11BS上的成熟技术。而这将是他与苏-33的重大区别。
由于诞生时间比苏-27晚了20多年,歼-11B在机体材料上有巨大进步,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而歼-15由于是舰载机,强化后的机体结构势必增加重量。因此为尽可能的减重,歼-15充分继承歼-11B的优点。在不影响机体整体结构强度和抗海洋盐雾腐蚀等前提下,为减轻机体重量大量采用了中国自己研制的最新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复合材料主要使用在主翼和全动平尾上,同时还在机翼、边条、进气口和尾翼前缘增加了不导电材料。灵云认为,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主要是为尽可能的减轻机体重量,提高敏捷性和载油量。而且可以提高战机的雷达隐身性。
俄制苏-33的机体由于诞生时间早于歼-15二十多年,受技术条件限制,大量采用的是金属材料。虽这样然保证了坚固,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机体重量,而且十分不利于隐身性。因此,歼-15的机体重量肯定要比俄制苏-33轻。这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意味着,歼-15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油和载荷,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势必要强于苏-33。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动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更轻的歼-15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也会超过苏-33,因此其近距离格斗能力也会强于苏-33。而且歼-15的隐身性肯定会强于苏-33。当然,由于舰载机要强化机体结构,势必会导致重量的增加,所以歼-15很可能会略重于陆基的歼-11B。为了强度和减少起飞重量,载弹量和载油量会略有下降,但雷达和火控会增强在对海方面的能力。F/A-18空重10810干克,起飞重量15740千克(空战),22328千克 (对地攻击),最大起飞重量25401千克;F-35C隐身舰载机最大着舰重量为18750千克;歼-11B空重157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3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苏-33空重17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994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歼-11B的空重是F/A-18的1.45倍,苏-33的空重是F/A-18的1.57倍。歼-15的空重最好只有歼-11B的70%,即10990千克,与F/A-18的10810干克相当。若歼-15可比歼-11B轻30%,则从机动性上来看歼-15较F-35C有一定优势,因为F-35C的空中机动性能显然不如歼-11B,而重量更轻的歼-15显然机动性较歼-11B更胜一畴。若歼-15机载雷达与F-35C相当,就能对F-35C构成一定威胁。
由于“瓦良格”号及首艘国产航母应该仍以滑跃起飞为主,歼-15目前正在进行或者说已经进行的试飞一直是按照滑跃模式进行的。不过歼-15的起落架强度很高,完全能承受前轮拖曳弹射,因为歼-15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弹
射起飞的问题。
歼-15效果图(高山制作)对于苏-27这种具有优秀亚音速、高亚音速稳定盘旋和巡航性
能的气动布局,由于在跨音速时气动焦点存在突跳后移的特点,是造成该气动布局跨音速过载限制的主要原因,不是单纯的结构补强就可完全解决的。增加鸭翼后,由于前翼处于气动焦点的前方较远的位置。跨/超音速时,随马赫速增大,前翼的正偏角也逐渐加大,这在主翼升力焦点的远端前方提供了抬头力矩,总体效果是主动前移气动焦点,减轻水平尾翼在超音速状态下的配平压力,主翼提供同样的升力,全机可获得更大的盘旋过载。所以跨/超音速时前翼的正偏很好的提升了三翼面苏-35的超音速盘旋性能。由于跨音速时前翼的正偏很好的抑制了气动焦点的突跳后移,减轻主翼的翼根载荷,从根本上解决了跨音速过载限制的问题。同样采用三翼面设计的歼-15也具有类似特点。鸭翼的引入,增加了亚音速时的静不安定特性,所以飞控必须是全权限数字电传。由于上舰的歼-15具有改进的飞火交联的飞控系统,其先进性优于苏-33,飞行性能应该高于苏-33。
对于苏-33来讲,制约其性能发挥的最大问题就是滑跃起飞。而一旦实现弹射起飞,以源自苏-27系列的高内油指数,以及弹射系统的强大能力,再配合先进的航电系统,重载起飞的歼-15将完全发挥其技战术指标,完全可以达到与F/A-18E/F“超级大黄蜂”相近的水平。
客观地说,与F/A-18E/F、F-35C、“阵风”M、米格-29K(后期型)等发达国家的主力中型舰载机型号相比,歼-15的综合技术性能在这些型号中间可能并不算很先进,但重型战斗机带来的一些诸如防空和攻击半径、载弹量、滞空巡逻时间等战术上的灵活性和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当然,这种优势难以在滑跃起飞的“瓦良格”号及首艘国产航母上完全体现,而必须等装了弹射器的国产航母出现方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还得继续耐心等几年)。况且象雷达、火控、机载武器一类的东西今后还能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添加,歼-15的性能还有继续提高的潜力。比如,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即将实用化,而为四代机开发的诸如火/飞/推一体化综合控制之类的先进技术,今后也可以移植到歼-15上。这也为歼-15进一步提升战斗力创造了可能。
目前最关键一点,是歼-15的动力系统问题。采用何种动力系统,以及动力系统性能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战机的整体性能,尤其是舰载机更是如此。国产歼-11B较早批次采用的是引进的俄制AL-31涡轮风扇发动机,后期型号则在技术成熟后换装为两台国产 太行 涡扇发动机的舰载改进版本。“太行”最大加力推力13200公斤公斤,推重比为7.5,涵道比为0.8,因此在耗油率上比AL-31F低。于2006年设计定型,2008年在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服役,是新型歼-11B、歼-11BS和歼-10B的标准化通用动力系统,将来则会像AL31F那样出现专门为了适应海上特种工况的海军版太行发动机。
根据视频和照片中歼-15原型机发动机尾喷口等特征分析,目前的歼-15采用的依然是引进的俄制AL-31F发动机,这主要是研制方出于降低风险,以及尽可能加快进度而采取的折中方式。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机,现在这架样机,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对研制方都是极为宝贵的。因此其试飞必须尽可能的力求稳重安全。与刚刚开始服役的新型“太行”相比,AL-31F的技术毕竟要成熟得多,用起来更放心。另外,国产WS-10A“太行”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已经开始批量服役。但问题就在于其生产刚刚步入正轨,产量和产能非常有限,只能有限满足空军现役歼-11B和歼-11BS的需求。而目前引进的这种AL-31f的外部布局和是尺寸等,是按中国方面要求专门改进的,可以同WS-10A“太行”互换。因此从长远分析,未来定型后的歼-15的动力系统依然将是国产型号。
在机载武器上,歼-15应该和现役歼-11B、歼-11BS大同小异。但由于是海军型号,因此会更强调对海攻击能力,尤其是具备强大的使用反舰导弹能力。固定武器为一门30毫米机炮,可以携带使用目前所有国产精确打击武器,如霹雳-8/9近程空-空导弹、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鹰击-91超音速远程反舰/反辐射导弹、鹰击-8空对舰导弹、KD-88远程空地导弹的对海上目标版本、飞腾-2型反辐射导弹以及“雷石”系列制导炸弹等,而且可以使用和俄制苏-30战斗轰炸机配套引进的各种俄制精确打击武器如Kh-59ME远程防区外空地导弹。由于载弹量大,还可以使用重型反舰导弹如国产的鹰击-62或俄制KH-41“白蛉”。主要用于执行航母编队中、远程防空任务,以及突入敌方大纵深夺取局部制空权任务。也可以作为航母上的重型远程打击火力,执行中、远程程对地/海打击任务。或者进入敌方大纵深,执行远距离攻击任务。
与歼-15相比,俄军现役的苏-33的机载武器要有明显差距。武器品种太少,而且受载机火控系统限制,对地/海精确打击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综合作战能力明显不如歼-15/歼-11B。但这两者有个通病,就是受滑跃起飞方式限制,都不能满油全挂载升空,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受到严重制约。
不过,与国内分析相反,俄罗斯军事分析人士却认为歼-15战斗机无力在全球市场上挑战俄制苏-33战斗机。俄罗斯防务专家伊戈尔·科罗特钦科称:“中国歼-15战斗机不可能与俄制苏-33舰载机拥有同样的性能,我不排除中国重新与俄罗斯进行谈判,采购大宗苏-33战斗机。”而且,科罗特钦科还称,中国不可能解决与设计折翼机有关的技术问题,也不可能会为其飞机研发出可靠的发动机。另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7月7日刊登分析文章称,虽然歼-15已经问世,但中国人在该机所用发动机的研制和新机试飞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据报道,在前苏联T-10K实验性舰载机基础上仿制而成的歼-15目前正在接受测试,可能已开始进行试飞。目前,中国人在舰载机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试飞。在这方面,中方还需解决多个问题。俄罗斯专家们指出,试飞工作应在生产厂家进行,而试飞员则全部来自空军——中国现在还没有出身于海军航空兵的试飞员。之后,参加试飞的歼-15将被运至位于陕西省阎良的空间试飞中心接受进一步的测试。而作为一种将装备航空母舰的战斗机,中国海军必须建设自己的测试中心对其进行测试并在那里培训自己的试飞员。有消息称,中国海军的飞行测试中心只是刚刚开始建设,至于何时能在那里开始针对歼-15的测试还不得而知。除此之外,歼-15的飞行控制系统也存在着严重问题。专家们指出,歼-15的飞行控制系统是以歼-11B的为基础研制的,而后者自身的可靠性就不高。因此,歼-15在今年开始的试飞过程中有可能会遭遇一系列问题。
装备情况(预计)
在歼-15出现之前,关于中国购买苏-33作为舰载机部队主力机型的消息曾在国内外网络中沸沸扬扬。但目前,此类消息已渐渐随着歼-15的出现与俄军苏-33的退役而偃旗息鼓。中国可能是在等待歼-15量产的消息。一旦歼-15定型生产,则完全有理由判断中国将完全放弃苏-33的采购。据信中国进行歼-15的研发已经有8年之久,而且已经开始试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于采购苏-33显得漫不经心就很正常了。另外,虽然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曾建议以双座型的歼-10作为舰载机,但这一提议最终还是遭到中国军方的拒绝。有专家在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军方选择歼-15是为了维持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生存。
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曾预测称,中国将在2020年之前建造4-6艘排水量约6.5万吨的中型航母(与“瓦良格”号相当)。而未来的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将主要部署在南中国海和东海地区。而预计在未来五年之内,新一代的歼-11B、歼-11BS、歼-15都可能成为更加成熟的可量产战斗机,歼-15试飞的最终完成,可能在2012年左右,前提是继续使用俄式发动机。2013至2014年左右,歼-15可能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试想以目前沈飞一年70到80多架的产能,空军和海航岸基航空兵要去大部分,每年能生产的歼-15数量可能会相当有限。如果要满足装备两艘航母及备份机共60-100架的数量,需连续生产数年才能满足数备数量,而满足未来可能装备的更多航母的舰载机需求无疑需要更长时间。至于中国在舰载机方面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则是发动机。中国研发的WS-10A“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已经结束并正式装备歼-11B战斗机。目前中国制造的复合材料无论在结构上还是质量仍都无法达到美国和俄罗斯的水平,故目前歼-15仍采用俄制发动机。不过,考虑到国产航空母舰的建造进度,中国人在歼-15改进方面仍拥有充足的时间,因此未来服役的歼-15仍有望装备国产发动机。
总体看来,歼-15应当是中国在苏-33原型机T-10-3基础上,大量结合在国产歼-11B和歼-11BS上取得的成熟
技术而研制出的一种全新舰载机。该机的虽然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与苏-33惊人相似,但其机体材料、航电、火控雷达系统和飞控系统等则是纯种的中国技术。因此从严格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俄国苏-33和中国歼-11B的混血儿,但其中国血统明显更多。歼-15明显属于歼-11系列一个新的变种,它将与之前的歼-11B和歼-11BS一道,标志着“侧卫”系列在中国最终扎根并繁衍开来,成功的演化出一个全新的东亚分支。纵观世界范围内,除其设计国俄罗斯外,目前能将“侧卫”掌握的如此娴熟,并依靠自身力量将其发展壮大的只有中国。可以预见,歼-15将发展成一种优异的重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随着未来使用弹射器的国产大型航母服役,歼-15航程远、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大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作为重型战斗机,歼-15也为中国海军航空兵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通用化重型改装平台。以歼-15为基本平台,可以改装一系列特种舰载机,如舰载固定翼反潜机、电子战机和加油机等。这样将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技术。中国海军可以通过这种改装,最终形成一个以歼-15战斗机为主、包括多种不同用途的改进型的庞大的系列化歼-15舰载机机族。这样将可以作到舰载机各机种零、部件等系统最大程度的通用化,将极大减轻舰载航空兵地勤人员和后勤部门的压力,有效节约经费,具有极佳的效费比。
综合比较,由于出生时间晚20多年,加之中国高速发展的军用航空技术,歼-15在航电系统、机体材料、隐身能力、机载武器系统和综合作战能力以及多用途等方面将明显优于俄军现役的苏-33。实际上,自从歼-15亮相以来,很多国外权威机构对其评价都是相当高的,反对和贬低声音主要来自俄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了维护并垄断中国战斗机市场,以及扼制中国海军的崛起,俄国在现代化战斗机等高端军事技术领域,对中国的防范和封锁是非常严密的。尤其在舰载机项目,长期坚持只卖飞机不给技术,这最终导致了中、俄苏-33交易的失败。俄国人曾经坚信,没有他们的支持,中国研制舰载机将是非常艰难的。
但是,即使在俄罗斯严密封锁技术的情况下,中国人仍然凭借自身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成功研制出了歼-15,这无疑宣告了俄国在舰载机项目上企图“宰中国一刀”图谋的破产。这是俄国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的,才有了其对中国歼-15的不断贬低。实际上,俄国人很多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例如,他们一口咬定,歼-15的中国产电传飞控系统有重大问题,而且还引申出歼-11B同样如此。但事实却正好相反——使用中国产电传飞控系统的歼-11B已经大量服役,而自服役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技术的可靠性和俄国人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心理。而某些中国网民,出于各种目的,不顾事实,不断地去跟风贬低歼-15或歼-11B,甚至于公然明目张胆的造谣,去诬蔑这两种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飞机而吹捧俄国飞机如苏-35(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出现在网络上所谓的“歼-11B太落后将停产”、“歼-11B性能垃圾不能高估”等)。如此行为不仅是极为错误的,更是对中国军事科研人员甚至是对中国军用航空工业水平的严重误判,是非常不客观的。
作为航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舰载机的技术难度是相当大的,远远超过陆基战斗机。因此,目前世界上能研制现代化陆基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不少,但能独立研制、生产现代化舰载机的国家却凤毛麟角。歼-15是已知的,除俄国苏-33外,现今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重型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尽管将面临很多挑战,自身也有一些不足,但歼-15的诞生对中国无疑将具有划时代的深远的意义。歼-15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可以独立生产重型现代化舰载机的国家,中国发展航母和远洋海军曾面临的最大的技术壁垒也就此宣告不复存在。从此,作为中国远洋海军计划的核心航母战斗群,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歼-15对中国海军,乃至整个中国军用航空工业来说,其意义已经超越一架新型飞机的研制。此前中国在舰载机技术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极大的差距。通过歼-15的研制,中国科研人员积累了大量舰载机研制的宝贵经验教训和技术,锻炼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相关人才,拥有了一支优良精干的技术队伍,而这无疑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力量。他们将为今后中国发展自己的航母编队,以及研制、发展完全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化舰载机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正是歼-15对于中国海军和中国航空工业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歼-15现在还略显稚嫩蹒跚,但我们坚信,在中国航空人和中国海军的精心抚育下,它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于为保卫中国海空安全发挥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