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DNF老马等富豪的....
身家近300亿
马化腾每月还要领政府房补
深圳拟对腾讯老总马化腾、金蝶软件主席徐少春等富豪发放住房补贴引起热议
27日,有网友发现,在深圳市政府最新公布的一份住房补贴名单中,竟然有腾讯老总马化腾、金蝶软件主席徐少春,以及华为、中兴通讯公司的一批IT界大腕的名字。这一消息被迅速传播,在网上引起热议:“大腕还需要住房补贴?”
众多精英富豪领补贴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站上公示的这一名单,全称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名单》,记者查询这份名单,果然发现了有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及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的名字,其他入列的还有华为、中兴通讯、创维、TCL等业界知名公司人士的身影。公示的信息显示,马化腾与徐少春皆定为“地方级领军人才”。
据悉,深圳市将高层次专业人才分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等几档。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高层次专业人才享受的住房补贴按照建筑面积标准计算,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50平方米、地方级领军人才100平方米、后备级人才80平方米。
地方级领军人才住房优惠包括购房补贴、购房贴息、租住人才公寓、租房补贴等四种,每位地方级领军人才可选择享受其中一种。其中,选择购房贴息的,贴息标准由市国土房产部门另行公布,购房贴息凭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在5年内逐月发放。马化腾与徐少春均选择领取“购房贴息”。
据了解,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马化腾享受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住房补贴,每月可领取3100元购房贴息。
热议:他们需要房补吗
该信息一经曝光,在网上立引热议。不少网友表示“看不懂”,认为以徐少春、马化腾的经济实力怎会需要住房补贴?有网友就说,对马化腾来说,买个五星级酒店都不算啥,政府还有必要去给他发住房补贴吗?
根据《2010胡润IT富豪榜》,马化腾位列榜单第二位,总资产达293亿元。而据相关人士估算,现年48岁的徐少春的目前身家约在21亿元。
地产大亨潘石屹得悉此事后惊讶地表示:“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消息,是不是搞错了?像马化腾他们这样收入水平的人,不应该领取政府的住房补贴。”
记者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询问此事,对方称,“会有一个统一的回应”。
据了解,200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推出《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1+6”文件体系。对高层次人才、专业人才的鼓励包含了住房补贴、配偶就业促进、子女入学优惠、学术研修津贴等一系列具体政策。
截至2010年一季度,深圳共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1457名,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80名,地方级领军人才748名,后备级人才629名。而从2009年6月至今,深圳已向“高层次人才”发放房补3244万元。
业内:建议调整房补细节
腾讯公司对此表示,尊重深圳特区的人才政策。金蝶软件没有给出明确回应。
据统计,此次公布的最新一批住房补贴名单共涉及来自深圳各公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高管、技术人才等684位,其中金蝶软件19人、腾讯公司14人、中兴通讯20人,创维13人,TCL3人,华为则占据了该名单的近1/3,达到了惊人的164人。
业内人士表示,该事件之所以被热议与当前公众对房地产的态度密切相关,不过,无论是马化腾还是徐少春,只要他们作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的资格认定没有问题,公众就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富豪领房补的事件,“毕竟这个政策不是纯粹‘济贫’性质的,而是深圳市对高层次人才的一种认可和挽留。”不过,在技术细节上,有关部门有必要根据各类人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这样才能让财政资金获得更有效率的使用。
马化腾简历
1971年 出生于广东潮阳
1989年~1993年 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1993年 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软件工程师做到开发部主管
1998年 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09年 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2010年 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
新闻链接
各地“房补揽才”政策一览
广东 计划成立高层次人才奖励基金,对进入人才库的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住房补助,并要求各市建设相应的小区或购买商品房,解决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
河北 在环首都县市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每个地方建设一个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
福州 在城区范围内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专业人才,其本人及配偶在福州市五城区无私有住房的,可申购人才限价房。
厦门 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厦门购买居住用的商品房可享受购房补贴,首期发放购房补贴的金额为总额的25%,余额在5年内按月平均发放。
网友发言
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补贴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给钱的和拿钱的都不在乎这点钱,而恰恰是在乎这点钱的人们拿不到钱。
政府对人才发放补贴,是对人才的优待政策。真正的人才应该得到政府的尊重和优待,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的,所以我认为这事不奇怪。
政府希望通过补贴的形式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这种方式没错,但是奖励首先要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对于马化腾、徐少春这样在物质上富足的人来说,物质上的奖励并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
马化腾没有错,人才奖励制度也没有错,错就错在现在政府的政策没有惠及到大部分百姓,成了利益集团的内部消化。
不如把这些优惠政策给潜在的“马化腾”们,给那些有一腔热血要在深圳发奋的初步创业者,让他们居有定所。
编者快评
恰恰戳到了
公众的痛处
当住房资源像空气一样充足时,它当然可以成为一种激励,而当住房资源短缺并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时,政府就应该主动避嫌,考虑新的激励方式。以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为例,尽管在市场中获得巨大成功,但没听说美国政府奖励其一套住房的消息,乔布斯本人仅在1985年获得由里根总统颁发的一枚国家级技术勋章。激励不是特权,它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对公共福利资源分配正义的坚守———当人民群众为了保障房而彻夜排号时,不缺房子的富人不用等待就有人奉上,这确实让人对“深圳住房补贴保障了谁的利益”产生质疑。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出台某项政策是人民赋予的职能,那么,“权力”和“职能”就需要在人民的监督下“阳光运行”,比如事先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只有人民知情了、参与了,才能防止政策出现偏差而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