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了《美丽心灵》,看它只是出于偶然,因为上不了网,只好看同学推荐的一部电影,而且电影原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关键是诺贝尔三个字刺激了我,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对这三个字都非常敏感吧。
百无聊赖之中打开了它,一开始它那深远的意境就吸引了我,看完之后,感慨颇多,最多想到的词就是佩服.第一感觉就是美国人拍电影的水平确实高超,比中国高的不只一个档次,人家真正的浸淫在里面了,电影画面的逼真,情节的步步进逼感人泪下的台词,以及拍摄技巧的高超都让我由始至终地被他吸引,前半段舍友,国防部人员,舍友的侄女这些在约翰.纳什脑子里虚构的影象如此真实地显现在电影里,直到精神科医生的出现,我还以为这是一部关于间谍的动作片,而这些中国电影一定会设计成通过直接称述男主角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然后通过日常反常行为表现出来,而这部电影却真实地将他脑中的人物拍摄下来,以倒叙手法更确切地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很佩服老美们啊。
第二感觉就是真的很佩服艾丽西亚的坚韧,本来一位只是二战后十年时间的跨度,当当屏幕上上显示时间为1956,1978,一直到1994约翰纳什站在诺贝尔奖台上而台下艾丽西亚满头银发的场景时,38年她坚持下来了,从当初一个崇拜约翰纳什的的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女生到一个历经沧桑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本来以为她经过磨难就这些,想不到到百度上查了影片的原型,天啊!她和约翰纳什唯一的儿子也还有精神分裂症,中间数度和约翰纳什离婚,这是怎样的一段心路历程啊,我只能佩服他的坚持隐忍和奉献,我一直以为美国社会崇尚自由民主,想不到这样的女性能坚持如斯,我们孔夫子一直崇尚的隐忍在大洋彼岸如此好的得到传承,联想一下我们当今出在更年期浮躁中国,我深深地佩服她。
第三感想就是佩服美国完善的尊重人才的科学机制,这样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国家理应在现阶段领先中国,而中国至今为止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我在这部影片中也找到了最好的注解。试想一下如果在中国,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初出茅庐的约翰纳什21岁就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吗?这个几乎人际交往能力几乎为0的人能在著名大学研究所继续他的研究吗?这样一个身患精神分裂症没有痊愈的患者能够获得教席持续他的研究吗?很显然在中国这不可能,任何一点都会毁掉他的学术生涯,联系一下当今在中国泛滥的学术造假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宁铂出家 教学评估招致的一片骂声 学校行政化一系列丑陋现象,我们的环境现在只能培养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但不能培养出一个大师,更勿说诺贝尔奖获得者了.在这里我只寄希望中国部简单地把爱护人才停留在给钱给房子这些硬性优惠上,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不急功近利,尤其是当学者遇到一些象约翰纳什的毁灭性打击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们,中国的科技进步也指日可待了,诺贝尔也不在话下了。
无疑,《美丽的心灵》是电影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