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老老师到农村教学生音乐、歌唱的事情。看跟帖留言说是马兰山三家村什么的,老老师是邓拓的女儿。不怎么清楚这里面的背景内容。但是视频里面孩子纯真清脆的歌声还是给人带来一丝丝的震撼。
视频里面所唱的那些歌曲应该是知青时代、中苏时代的歌曲,这样的歌曲有着一种特别的纯真感和时代感,就像当年的知识分子清唱着“长亭外,古道边......”。旋律优美,歌词也充满着希望,
这让我想起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说的也是一个老师调到一个乡下的宗教学校去教学,有一个班的学生特别调皮特别牛,这就是放牛班。然后老师也是通过音乐和唱歌,改变了孩子们的劣行,带给孩子们美好的希望。这些去教堂唱歌的孩子有个称呼的,叫做唱诗班,基督教社会很流行这种歌唱宗教的行为。那些歌曲优美动听,经过孩子们天籁般的嗓音唱出,给人震撼安详宁静美好的感觉。
其实,这个视频和那部电影的可比性不是很强的。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里面的孩子唱的那些歌是很动听,到了电影外那个主唱的孩子就开始到处走穴表演了。歌曲我下载有,没有歌词的,是男孩和一女孩合唱的。很有流行乐的味道,也仍然是天籁。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那部电影应该说是表现了童心、人性的问题的。社会和家庭给孩子们带来的压抑,最后通过音乐而得以释放。电影主题是回归的人的本质的。用西方话语叫做人性自由。
而听着这个视频里面的歌曲,看着孩子们的脸,想想现在的社会。你会发现并不像上面那部电影那样会感受的到人性的问题,更多的是随着歌声,思绪回荡在几十年前的时代。那位教孩子们唱歌弹琴的老人应该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时代的烙印挥之不去,她转而将它带来并传承给那些孩子。那个时代是如此的纯真而美好,以至于我想到的是,邓老师只能在农村里,山里面,面对同样纯真美好的孩子,她才能传授那些歌曲和那些美好的记忆。
是的,这个视频带给我们更多的只是对纯真年代的追忆。
虽然记忆是纯真美好的,但现实......不知道将来那些孩子走出大山进入城市,面对着不纯真的社会,他们的感觉会是怎样的。或许他们只有把纯真封存吧,或许像邓老师一样小范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