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非常莫名其妙地被人这样分类:学习成绩好的,成绩一般般的,成绩差的。也不管你究竟是怎样的人,有没有别的特长呀说话搞不搞笑呀这样的事,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还是那个穿着统一制服在教室的白炽灯下听课打闹,只要你还是这样一个会买笔回家做题,会看连续剧然后在课室里讨论剧情的学生,就一定会曾经或正在这样被别人分类着。
贰
我完全不记得自己从1岁到11岁的所有跟学习有关的事。
但我会记得一年级有一个又肥又老的女老师总是走过来拧我的耳朵,非常痛。原因大概是我拼音写错了。
我会记得有两个男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追着我来打。会记得突然被一起放学的两个女生抛下了,自己傻傻地站在空荡的教室门口。会记得被一个女孩子骂,然后非常没出息地哭了。会记得在办公室门口突然听到的“唉,卢丽莉这个差生……”。
现在想起来,会对自己“竟然被人欺负了”这件事感到非常耿耿于怀,但更多的则是痛恨那个时候的自己怎么会没用到这种地步。
那么好像一切都情有可原了。不要记得只考了五、六分的卷子,不要记得作业本上被打了多少个叉,不要记得家长会上父母是怎样没面子地走出来,也不要记得那些没完没了的削尖了又秃的破铅笔。而只要记得自己是怎样懦弱地被那些不那么善良的人们伤害过,记得自己曾经是怎样又傻又笨地被别人耻笑过。只要记得自己曾经的痛苦、无知以及幼稚,那就足够了。
分数、排名什么的,不是最重要的。而人们因此加诸在自己身上的烙印,“优等生”跟“差生”这样的名字,跟在后面“好孩子”跟“坏孩子”的分别,还有那些叫“歧视”、“看不起”、“厌恶”等等的情绪,以及发出这样情绪的人们,则要更可怕得多。
叁
比“没有几个老师是知道自己言行会对学生造成多大的影响”更绝对的,是“没有一个老师会喜欢成绩差的学生”。
就算是相同的一件事,比如说迟到了,老师会笑嘻嘻地对你说“下次不要了呀,快点进去吧”,而对于成绩差的,则会一脸严肃地在班会课上提出“某某同学今天又迟到了,问题很严重”。比如那些诸如随意出入教室、说不知轻重的笑话、可以不做作业、请假不用太麻烦之类的特权。
为什么你有而我没有?
大家不同类嘛。
肆
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
“优等生”跟“差生”,“好孩子”跟“坏孩子”怎么能笼统地代表一个人?
人都不分皇帝跟百姓了,为什么竟然给孩子分等级?
肖睿说,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学校里再没有因为各种原因而厌恶上学、厌恶生活、厌恶自己的学生,而是认真学习自己真正所爱的东西,哪怕将来的生活清贫、困顿也不为所动,永远尊重和相信自己所学的。
我梦想有一天,学校不再是功利主义者们的温床,没有人再为将来的汽车、洋房、异性、美食或是出名而痛苦不堪地学习,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人们不再用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人格的优劣,而是用这个学生对自己梦想追求的狂热程度。我梦想有一天,分数及分数背后的地位、金钱等再也不会成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唯一的答案与标准只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