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疾病
最近气温屡创新高,紫外线指数高达15以上,报载医院急诊室出现不少“热”病患,一个个满脸通红、全身干燥呈现严重脱水现象,甚至急性肾衰竭,差点要发生洗肾。
热衰竭是指身体过度丧失水份及电解质,病患会觉得皮肤湿冷、心跳加快、全身虚弱、无力、头晕、恶心及呕吐、血压下降、偶有抽筋等现象,但意识仍清醒。
热中暑则是比热衰竭更严重的状况,病患因无法正常散热,导致体温上升超过40℃,且意识不清,如不给予即时急救会导致死亡。
为让民众有效防范环境性热疾病,特别再度发布有关避免热症之处理方法如下:
一、如果在烈日下或酷热天气时,发生大量出汗、虚脱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时:
1.应尽快到荫凉处所,躺下休息。
2.让痉挛的肌肉休息,给予适度按摩即可,避免强力拉扯。
3.松脱身上衣物,并稍微抬高足部。
4.可给予含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之电解质饮料,但意识不清醒者应避免由口进食。
5. 送医接受进一步的医疗照顾(必要时静脉补充电解质及水份)。
6. 事后最好能休息1至3天,持续补充盐分并避免剧烈的运动或工作。
二、如果在烈日下或酷热天气时,发生无法散热且体温上升、皮肤干燥、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呕吐、虚脱、休克之现象时:
1.迅速将患者移往荫凉且通风良好处,给予安静舒适环境。
2.放低头部,松开衣物,并平躺休息。
3.用水擦拭身体及扇风,以帮助患者降低体温。
4.按摩四肢肌肉,并注意患者意识状态。
5.如有呕吐现象,应让患者侧躺并采左侧卧姿势,以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导致吸入性肺炎。
6.尽快送医(可拨打119或自行送医)
7.特别注意:千万不可自行服食一般的退烧药﹝如普拿疼、阿斯匹灵等﹞或采用酒精拭浴)。
国民健康局邀请新竹马偕医院蔡维谋主任与北医附设医院蔡卓城主任,及若干位有切身之痛的民众一起呼吁民众,应避免在中午时段及高温环境下作业,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如处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应该注意穿着宽松通气而颜色较淡的衣服,在户外应撑阳伞或戴能遮阳又通风的帽子,避免直接在大太阳底下运动或活动,饮食方面,水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务必要充足,蛋白质的比率可以视情况减少一些,酒精则应当尽量避免,另外也应注意避免将幼儿单独留滞于车内,以避免遭受环境热伤害。
酷热夏季来临,面对愈来愈热的天气,民众应重视防范环境性热疾病,如果有大量出汗、头晕、体温上升等,应尽快到荫凉处所→松脱身上衣物→用水擦拭身体及扇风→给予含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之电解质饮料→尽快送医等五步骤处理,以避免环境热伤害相关悲剧一再发生
本文来自猴岛论坛 :
http://bbs.houdao.com/r3959912_u1098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