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收礼,回应竟是别闹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聊天交友&心情咖啡老师不收礼,回应竟是别闹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闲话拉呱]老师不收礼,回应竟是别闹了

楼层直达
ghsagdh

ZxID:15069754

等级: 准尉
金砂丹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9-30 0
  给老师送礼已是多年不变的老话题,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旧事重提,喊打声一片。可张教授的一番积极倡议,却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立即引来这么多的争议和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众人热议的话题中不乏大量的反对之声。有人说,你送了礼人家不记得,可你要是不送礼,人家却记得很清楚;有人说,这种倡议只会产生更多的麻烦,让众家长感到很纠结,只能想方设法送更多的礼;有人说,没有节一样收礼,人家老师家访或去和老师见面,总不能空着手见老师吧。听话听音,其中饱含了太多的“无奈”:不管你怎么“倡议”,还是把礼送出去最放心啊!

  面对知名教授看似积极正面的提议,怎么会招来“别闹了”这样一票否决的拍砖回应?这时,不禁让我们想起一连串明星自我炒作的例子,炒来炒去的最大收获就是明星更亮、身价更值钱,知名教授此举虽然不一定有炒作之嫌,但却达到了炒作送礼之风的事实,因为很多人把送礼之事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甚至一直都没有过送礼收礼的想法,但看了被媒体炒得火热的送礼话题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在送礼?况且只有我没送!不论其最初的用意如何,如果“倡议”达到了这样的“轰动”效果,你是反对还是赞成呢?

  彻底根治教育领域送礼收礼之风的关键在于源头的控制和治理,源头的始作俑者是家长和老师。一边是志在送礼成功的家长,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好像礼物送不出去或送少了,自己的孩子必定遭受“冷落”待遇无疑,送礼不成功的“恶果”只有一个,就是“吃亏吃大了”;一边是“心安理得”收礼的老师,刚开始还极力推辞,可看到家长伸出的“强迫”大手和身边随处可见的吃拿卡要先例,“只有收下了”。没有治理不了的歪风,只是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相关的具体法规而已。不要总说“没法治”,不论什么时候,“用制度管人”才是至理名言!

  没完没了的“送礼”炒作风让很多人误以为“大家都在给老师送礼”,知名教授的这次倡议同样也是:虽无炒作之意,但已达炒作之实。“别闹了”三个字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让你的人生变成福建首页科技
飞鱼鱼儿

ZxID:1684754

等级: 大尉
www.xshuotxt.com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9-30 0
''别闹了”三个字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关键是还会继续闹下去的~~没办法啊
风若晨曦

ZxID:8842179

等级: 元老
一念轮回,君千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9-30 0

太长了.

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个奇迹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