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体系下,塔吉克斯坦现今领土几乎全属于清政府
中塔本无边界问题,在朝贡体系下,塔吉克斯坦现今几乎全部领土,都曾属于清政府,其领土内的各部族向清政府称臣纳贡,接受清政府的管辖。…[详细]
整个帕米尔(中塔争议领土皆属于此地区)是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居住、游牧的地方,直到19世纪70年代一直属于中国。
清末:沙俄强占,塔吉克斯坦国土脱离中国
清末《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签订(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签订),当时这一条约规定乌兹别里山口以南,俄国边界转向西南,中国边界向南,中间三角区域归属待定。1900年沙俄强行霸占中间待定的三角区,继而又声称所谓的中国边界向南是沿萨彦阔岭向南,并非正南,派兵强行霸占乌孜别里山口正南方向与萨雷阔勒岭(今地图上中塔未定界)之间半月形的帕米尔高原2万多中国国土。至此,今天塔吉克斯坦的差不多全部国土都脱离中国,并入沙皇俄国,形成现当代地图上的中塔边界未定界(就是实际控制线)。…[详细]
从历史上看原本属于清朝领土,因清朝的实力问题,丧失对塔吉克斯坦的实际控制,在与沙俄的对垒中败下阵来。这是中塔边界问题的历史由来。
显然,沙俄霸占这一地区的中国国土毫无国际法依据,中国历届政府均未予承认。
南京政府时期:“地图开疆”,却从没有实际控制
南京政府时期,特别是割据台湾之后,开始大规模“地图开疆”,在地图上不仅收复了“外蒙古”,而且“收复”了面积超过当年俄国强占的三角形待定区和整个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土地,相当于收复了现在的整个塔吉克斯坦巴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和阿富汗瓦罕走廊,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国民党从来没有控制过南疆,更不要说边境地区,所以谈不上实际控制线有任何推进,当然除了地图开疆外,也没有签任何边界条约。…[详细]
因此,南京政府的“地图开疆”只是画饼充饥而已,实际上并没有控制那些地区,也并没有实际上解决中塔边界问题。
新中国时期:苏联不仅寸土不让,还制造事端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苏联时期举行的中苏边界谈判,中方提出三角形待定区苏联占了就算了,乌孜别里山口竖直向正南与萨雷阔岭间2万8千平方公里的半月形土地则必须要归还,但苏联当时处于强势,寸土不让,不仅如此,还在边界地区制造事端,如大家熟知的铁列克提事件(中哈两国间铁列克提争议地区在划界时划已经归中国)。…[详细]
因此,在新中国初期,在强悍、霸道的苏联面前,新中国要求归还领土的愿望并不能得到实现。
苏联解体后:中塔两国的领土谈判现转机
2.8万平方公里全部收回无异于要塔吉克亡国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塔吉克斯坦继承了这一段边界,但是,由于塔国自身面积狭小,面积仅14.31万平方公里,中方如果坚持全部收回所有2.8万平方公里争议地区,无异于要塔国亡国,这是根本不切实际的。…[详细]
看来,要不要收回、收回多少,这是中塔两国之间直接谈判、协商的重要议题。
互谅互让:中国取得1000余平方公里的实际控制权,并在原基础上多要回100余平方公里
双方秉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继续谈判,中国在中塔边界南段取得了萨彦阔岭以西1000余平方公里土地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再主张剩余争议区的主权。对于塔国来讲,1000平方公里并不是小面积,故此举在塔国引起不小的动荡。…[详细]
此外,在中塔边界北段,02版地图上有一个向塔国方向的突起,而边界条约后05年版地图则无此突起,实际上,02年版地图仅仅是中国主张的边界,而实际控制线比较靠后,两线间为塔国实际控制(继承苏俄的实际控制)的争议地区(约150平方公里),两国达成边界协议后,塔国将争议地区东部的约占争议地区70%的土地实际控制权交给中国,中国则放弃对西部30%争议土地的主张。从实际控制领土的角度讲中国此处新增土地100余平方公里(随后中国即勘探发现了此地的金矿),应该讲边界谈判是有成果的。即在原先的谈判的基础上多要回了100余平方公里土地。…[详细]
中塔两国领土争端的彻底解决
1999年8月13日,中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的协定》。
2002年5月17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的补充协定》。
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中塔国界联合勘界委员会完成野外竖桩工作。
2010年4月28日,中塔签订《两国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
2011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函告总参作战部,中塔两国勘界议定书完成各自国内法律程序并正式生效。
2011年9月20日,中塔在中方第75号界桩处举行了新划定国界交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