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于我而言,只是很普通的影片,甚至我以为,若没有最后的那一首歌,此片将一无是处。但我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年轻人从中看到了共鸣,尽管几乎不会有人真的满脸褶子地,在度过他的校园与初恋时光。
照常理,这样的剧本应该让两个青涩、干净的年轻男孩来演,末了,画上忧伤的老妆。但导演却剑走偏锋,一上来就是两个身穿校服的大叔。为什么呢?因为本片意在展现的,不是真实的过往,而是记忆中的青春。
记忆是不准确的,它通常是当下现实生活的投射。如果一个男人对现状满意,那么当初掉进臭水沟,或当众被蜂蛰成烂桃子,都会引为笑谈;如果一个女人婚姻幸福,那么当初在公园被男朋友狠狠蹬了,或被最好的闺蜜欺骗,心里也能释然。
生活安逸的人,总会对自己说:一切过往皆财富。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感恩、愉悦,记忆中的亮点,常常被翻出来怀想——于是,青春是美好的。
而对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无处宣泄不满与不安的人来说,哪怕青春光芒万丈,也能成为今日的负担。如同那个,曾经身为全国十佳少年的农民工对记者说的,谁敢当面儿跟他提十佳少年,他会跟谁掐架……是的,他宁愿自己从来没有过那样的时刻。颁奖的大会堂,念祝辞的领导,周遭崇拜的少年人,或某个带着渴慕眼神的小姑娘,都会成为一段讽刺的历史。想来,真他妈猥琐……
又如同某个,新郎突然逃跑的绝望新娘,会在剪碎婚纱之后,继续翻箱倒柜地绞烂所有的漂亮裙子,包括小时候妈妈送她的第一条公主裙。柔软的甜蜜成为酸楚,梦里那个在镜子前摇曳的小天使,会幻化成终生未嫁,却装扮成萝莉的老姑婆。天,太猥琐了……
以上两个只是特例,而已。可到底又是什么,让一代踏着花仙子鲜嫩歌声的孩子们,青春如此猥琐?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在历经了时代的创痛之后,抹去泪水,依然能看着《甜蜜的事业》、《快乐的单身汉》露出会心的笑,满怀热情地投入建设自己的新生活;而经济飞速运转的今天,新世纪的一辈却在一部苦涩的短片面前啜泣。更哀伤的是,《老男孩》拥有为数众多的90后观众。当一个社会的希望在尚未踏足社会时,就已然看不到希望。这难道不值得大众反思吗?
想起朱德庸先生的漫画,一个质朴的农家女在城市艰难成长,当她自以为变身女王,任何男人、任何事物都不足以撼动她时,她却偏偏面对一张普通的,沾了污渍的白纸抓狂。
那白纸,那纸上的一点东西意味着什么,生活给了每个人他自己的解读。说起来,《老男孩》就是这么一张普通的、不太干净的纸,一部普通的、带点猥琐的电影。而你也像漫画里的女郎一样,在麻木得不知所谓时,突然被点到了,于是你瞬间万劫不复,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