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QQ号码引发的争议,再次让“网络遗产”所有权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近日,一则有关国内王女士向腾讯公司索要离世丈夫QQ密码遭拒的新闻在各大论坛广为传播。当事人王女士坚称丈夫的QQ保存着两人的生活回忆,自己有理由继承。腾讯与用户达成的服务条款则表明,用户只有QQ号码的使用权,号码归属权仍属腾讯。
事实上,电子邮箱、网游装备、网购积分等均可视为公民的“网络财产”。在账号主人意外辞世后,网络遗产究竟何去何从,远不是“网络归网络、个人归个人”那么简单。
人人有个网络“密码箱”
说起网络财产,人们脑海里想到最多的是QQ号码、社交网站的账号、电子邮箱等最常用到的东西。它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情感方面:用QQ跟好友同事聊天,用邮箱收发商务邮件,用电子相册保存私人旅游的照片等。
另一类是被认为有金钱价值的网络财产。一个骨灰级游戏玩家的道具装备可以转手卖钱,其估价甚至能买到一套房子;一位摄影爱好者把他的作品存储在某个网络相册中,这些摄影照片是享有版权保护、可被购买的商品。
甚至,一个网购买家的消费积分、一个网店的品牌、一个投资者手持的线上基金、域名,一个被作者保存在邮箱里未曾公开的书稿,都属于私有财产的范畴。一个六位QQ靓号、一个游戏装备拍卖出天价的事情屡见不鲜。
网络让公众有了各式各样的账号密码,互联网可以说是公民的线上 “密码箱”。而其他人没有密码根本无法访问这些东西。假如当事人意外身亡,个人的网络财产就打了水漂,可能永难找回。
能否继承涉及多方权益
为什么丈夫使用多年的QQ号不能继承呢?王女士有些想不通。一个网络账号名称、一个密码,加起来可能只有区区几十个字节的容量,但背后涉及到的多方权益盘根错节,难以平衡。
依IT行业惯例,如果用户在一定时限内不再使用某个账号,公司有权回收该账号。在案件中,王女士丈夫离世,QQ长期未登录,腾讯有权收回该QQ号码,有价值的QQ号段还可用于拍卖。
那么QQ号码是不是个人财产呢?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游云庭律师认为,QQ账户本身具有人身性,不属于“财物”,其个人信息、人际关系等都属于账户申请者本身,不具有 “财产性质”,他人无法继承。但是,QQ账户内的“虚拟财产”(例如Q币)可以继承。
相比QQ,电子邮箱能否继承的争议更多。因为电邮保存的是当事者和他人的联系记录,死者亲属获得了账号密码,是否会导致他人的隐私信息泄露?是否尊重了死者的意愿?这种担心绝非空穴来风。
怎样可以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呢?
防水墙系统通过“透明加解密技术”,实现对电子资料、电子文档的防泄密防护。
Sanlen提醒您注意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