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晚还有精力去写一点评论,是因为这是一部让人看了不累的电影。所谓不累,就是不像欧洲电影一样探讨的那么深刻晦涩,让我们看了后必须反复咀嚼才能明白所以然;也不像美国大片那样时刻能刺激着你的神经,兴奋到高潮后一泄浑身乏力。
爱情片要拍的精彩,着实要很费脑子,而且必须要求导演不相信爱情。此片一直在传达着一个错误的人生观,最明显的地方应该是当地震来临,男主角(因为忘了片中叫啥名字)第一个要通电话的不是养育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而是一个自己追了多年却没有追上的女人。现在的年轻人忽视亲情让我们感到可怕,整天淫浸在所谓的爱情中,看小说是言情小说,看电影也是爱情动作片。我并不否认我们的回忆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纯洁的爱情的,但这都是在成长这个大前提下,而成长不仅仅是所谓的“追”。我一直想不通的就是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男人要去追一个女人,如果说是男人本能中的占有,那么电影就狠狠的欺骗了我们。追到后应该是与之发生性关系,而不是片中的还简单相处,要知道片中描述的已经是二十几岁的成年人了,在这个年代是根本不可能的。
电影展现的过于完美以致虚假。豆瓣上的评分估计有很大的水分,资深影评人凭心而论一眼就能看出这其实只是一部骗脑残中学生的“意淫影片”,可这部电影太明显的是只想赚票房,而不顾忌应该具备的电影的底线。此片并没有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主题,表达青春的残酷,《青春梦工厂》更直接,表达青春易逝,《天堂电影院》更深刻,表达主创们只想赚钱倒是很明了。
片中的女主角据说叫“沈佳仪”,一个很动听的名字,演员也找了可爱清纯型的,确实给电影增“色”了不少。仔细分析这个女人,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基本都会遇到一个这号的。我的记忆中,我算学习好的,所以大家一起追的那个女孩学习并不好,但就是人长得清秀可人。后来没考上高中,前几天听说差点被同乡卖了做小姐。“沈佳仪”这号的女人注定不会成功,既不会成为女强人,也不会成为贤妻良母,因为她属于那种彻头彻尾的俗人。就算是出现在了电影中,所扮演的也只不过是一个被一群男人争来争去的猎物。纵观她的世界观,在学习时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虚名上面,不管是只会读书,还是后来考上师范类院校,注定将来(如果现实中真有这号人)碌碌一生。
电影在刻画男主人公时更加刻意,明明就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傻小子,但为了使得电影的矛盾冲突合理化,便生硬的设计了很多俗套的桥段。比如不喜欢读书,比如自恋,比如因为举办搏击赛分手,这些绝对不是一个能最终成为作家的男人的成长轨迹。倒是在带头打教官那一场显得很过瘾,但为了能呈现一个“众志成城”的场面,找了太多的群众演员,由于水平太差一下子把整个氛围泄了气。最后在婚礼上的自言自语,还亲了新郎,不用我过多的解释,大家也就一下能看出这个男人很2很傻逼很无耻。
九把刀的电影第一次接触,貌似这个人好像是写网络小说的,也就原谅他做电影的浅薄了。叙事上虽说没有大的漏洞,但整体看来故事节奏严重拖沓,孩子们毕业前倒是把握的恰到好处,毕业后继续讲述这个男人“追”女人的故事就显得无比虚假。谁不知道,无数情侣在毕业那天互相占有后分了手,谁不知道,男人的世界里一到大学比“沈佳仪”好的女性千千万,十年下来再重口味的男人也知道换换口味的。
不得不批评的是这部影片传达的主题过于黑暗,一群男人可以什么也不干,整天追一个女孩(偌大的学校就一个美女),该考大学考大学,该思考理想思考理想,最后居然还都有了不错的归宿。为什么导演可以打着回忆的旗号招摇撞骗,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人“自宫”后沉浸其中,我们的世界的年轻人也未免太脆弱太无知太愚昧了吧。
总之,以后看到烂片,只能弱弱的喊一句:“电影不是这么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