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关于教育孩子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关于教育孩子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5个回复

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关于教育孩子

楼层直达
Mr、安小寶

ZxID:242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2-09 0

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关于教育孩子
        一次,杨澜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衣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看到这里,我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错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崔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崔琦的母亲如听到这句话可以含笑九泉。         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孟母三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举家迁移,其用心可谓良苦。今天的母亲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与之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奔波,学钢琴,学书法,学韵语,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绘画……而无论学什么,都要大人陪着,母亲就是这陪读一族的主力。这时无论是城市里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勇气和毅力,有的放弃高薪做起了专职妈妈;有的在学区附近赁房而居;有的变卖家产,只为凑齐学费;有的自己去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母亲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国际奥林匹数学、物理、化学竞赛的状元,少年吉尼斯记录的挑战者……越来越多的光环罩在了越来越小的孩子们身上。         相对于母亲们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是孩子们在母亲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前的沉默和反抗。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孩子把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列为父母。孩子们有事需要交流时,父母只是他们第四位告知伙伴。不堪重负的孩子们选择了许多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她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利于家国的栋梁,不会有一位母亲培养孩子的目的出于让他走向毁灭,也不会有一位母亲会预见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孩子夺去生命。母亲义无返顾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她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给他最好的营养,让他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她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孩子的成功让她们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正是由于这种盲目的爱,让她们无视孩子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成名,成材,成为受人瞩目的对象才不负她们的苦心孤诣,而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 汇贤雅国学堂提示,以下问题,希望家长们重视和理解: 一、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确定学什么,要根据一个重要的原理—比较价值原理。大教育家斯宾塞精辟指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知识有比较价值,所学的任何一门科目都或多或少的有其比较价值所在.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应当让孩子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着重学什么…对此应该慎之又慎,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最大效果的学问上.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有点价值,而应该追求最大价值—-一辈子受用! 二、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汇贤雅国学堂认为,国学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 .<<老子> > .<<易经> > 等重要著作. 三、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 > —系统化的“行为守则”是一整套的系统化的“行为守则”。<<弟子规> > 教育小朋友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千字文> > —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有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 > ,孩子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论语> > —中国人的“圣经”。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 > 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 > 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 > 中得出巨大的启发.         <<大学> > —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人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读<<大学> > 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中庸> > —“和谐”人生的指南。         “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所以, <<中庸> > 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学了<<中庸> > 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情商)素养的人才.         <<老子> > —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 > 就是出自<<老子> > 的思想. <<老子> > 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将<<老子> > 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则运用<<老子> > ,从小熟读<<老子> > .领悟<<老子> > ,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而不凡. 四、诺贝尔奖得主与经典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汤川秀树         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 > 心得有关.<<易经> > 中既有阴阳相似道理,又有阴阳相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杨父很早就发现杨振宁在数理上”有异秉”.睿智的父亲并没强化,发展其子天分,而请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教他国粹.初中两个假期,振宁背会<<孟子> > .他形容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一样重要.         李政道是从周敦颐<<太极图> > 中萌生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他说:”<<大学> > 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业.”他希望中国下一代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试验精神真正融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汇贤雅国学堂在多年国学教育过程中,也接触了多位从传统文化中受益的名人和大家。         日本汤川秀树的母亲是中国人.他启蒙于<<论语> > ,<<孟子> > ,<<老子> > ,<<庄子> > .他最爱<<庄子> > 是应为<<庄子> > 使他开窍.”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时,忽然想起,庄子一段话,”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倏`与`忽`如两个粒子相遇与混沌之地,是粒子对撞吗?`混沌`是更基本的粒子构造吗?由是,<<庄子> > 确定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


际遇之神

奖励

买了一个鸡蛋,吃出两个蛋黄得3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6
DB+16 2012-02-09

表示看不懂

带把枪来我梦里

ZxID:16006496

等级: 元老
              大嫖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2-09 0
表示看不懂
     橙m.

ZxID:15566603

等级: 贵宾
乘坐最后一班车,             去见最爱自己的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2-09 0
  现在还不需要看来着- -
 如果爱不曾来过,

 如果梦不曾碎过,

 如果心不曾疼过,
----------
     
   那么我,

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啊烛≈

ZxID:15770375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2-09 0
发人深省
kekelovexiao

ZxID:16358102

等级: 下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2-10 0
嗯~!我就看看~!我还不是父母呢~!
万年潜水员

ZxID:17553629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2-10 0
以后为人父母可能就会需要了
显微镜下看世界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