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100%,#548dd4,#17365d,10][tr][td][table=100%,#8db3e2,#548dd4,10][tr][td][table=100%,#ffffff,#8db3e2,5][tr][td]
[align=center][img]http://www.guinv.com/uploads/allimg/130412/10_130412141829_1.jpg[/img]
[color=#17365d]此次H7N9爆发,很多人开始反思,在各种新型传染病出现时,国内应对上演反应过度进而使恐慌蔓延的局面何时才能改观?而更值得探讨的是,在这种周期性的“热点恐慌”后掩盖了多少更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十年前,非典爆发让举国恐慌;十年来,包括各类“禽流感”、“猪流感”在内的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面对这些传染病,无措的应对和恐慌也周而复始的循环。
[img]http://www.guinv.com/uploads/allimg/130412/10_130412141922_1.jpg[/img]
一、冷静分析,非典和各种新型流感并没那么可怕
老传染病进化、新传染病产生是自然规律,非典和新型流感的出现也是如此。人类和传染病在进化史上是一直共存的。同人类一样,传染病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在这种变化中,必然会出现前所未见的疾病。那么,疾病进化到底有多快?
以流感病毒为例,它们会不断产生变异,病毒不但会根据宿主的状况和生存环境实现自我进化,还可以和其他病毒交换基因并进行重配,产生新亚型。而这一切都可以仅仅发生在它8小时的自我复制周期内。按照《纽约时报》援引医学界人士的说法,在100升海水中就可能含有10万种不同的细菌和病毒。传染病的种类之所以如此繁杂,就是因为病毒和细菌进化和变异的速度很快。
虽然进化的速率有差别,但非典和新型流感的出现都是基于类似的规律,从“人不能感染”变异进化为“人可以感染”。
但相较于恐慌程度,非典等新型传染病,感染人数和致死数并不高于传染病如此繁杂,为了使得预防有的放矢,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需要呈报监控的法定传染病种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截止2009年中国大陆的法定传染病共有39种(中国香港47种需要呈报,中国台湾超过40种),其中甲类传染病危害最高,丙类最低。而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些新型疾病都属于乙类传染病。
[img]http://www.guinv.com/uploads/allimg/130412/10_130412141946_1.jpg[/img]
二、相比于新型传染病,更多危险的“老病”却较少被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报告,2012年,全国共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76例,死亡1人。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3216856例,死亡1672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及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55%,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38%,其中狂犬病的致死人数和发病人数比更是接近100%。而在2012年,甲型H1N1,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和非典的致死人数则分别为3,1,0。
相对于新型传染病,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老病”造成的死亡和损失更大,但这些“老病”却较少引起如非典那样轰动性的关注。对此,不少专业人士都在反思,清华医院王仲医生的看法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他认为:“SARS的防控方法并不可取。在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几千人发病的传染病就让大家如此恐慌(以至于谈病毒、谈传染色变),让经济如此损失,是不是代价有点大?”此外,方舟子、土摩托等一批科普作家也持同样的看法。
[img]http://www.guinv.com/uploads/allimg/130412/10_130412142039_1.jpg[/img]
三、新型传染病产生是全球现象
中国作为人口和国土大国自然也躲不掉前文已经提到的:传染病的进化。新传染病的产生是全球都存在的,并非哪个国家可以躲掉的。仅以禽流感为例,从1993年至今,在全球范围内,瑞典、荷兰、意大利、美国、墨西哥和中国分别产生了不同亚型的新病毒,而疾病爆发的国家更多。
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在这样的人口数和国土面积下,假使新型传染病产生不受其它因素干扰随机分布,中国“中木仓”的几率也是相当大的。当然,即使不是疾病的起源国,也不一定能幸免,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传染病源发于哪个国家都有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人员、商品和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迅速流动是疾病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国际卫生教授乔纳森·M·曼如是评价当今全球传染病的蔓延趋势。
[img]http://www.guinv.com/uploads/allimg/130412/10_130412143400_1.jpg[/img]
四、中国“人畜混居” 和“出售活禽” 等习惯促使了新型传染病
全球范围看,城市化和畜牧业的工业化的确加剧了新病毒的产生。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8发布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大规模畜牧业生产意味着家禽家畜活动空间减少,而当病毒感染发生时,家禽家畜在狭窄的空间内被反复感染,使得病毒变异机会大大增加。同理,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复感染的现象。而在中国,这一问题还有一些特殊的“推手” 。根据中国科学院博士刘夙的看法,甲型流感病毒要想快速重组变异,需要在禽、猪和人之间来回传播。而传统人畜混居和出售活禽的经营方式正为这种重组变异提供了最佳机会。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好几次世界范围的甲型流感都起源于中国以及和中国有类似生活习惯的亚洲国家的原因。
畜牧业工业化规模生产对现今人类社会是必须的,其中病毒变异机会大增只能算是必须接受的代价。但相较于规模化养殖的难以避免,“人畜混居” 和“出售活禽” 这些习惯显然是可以改善的。
篇后语:
其实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疾病的恐惧,反应过度造成恐慌是愚蠢的,科学防疫,生活中注意卫生,保持一定的锻炼才是王道!
[/color]
[/align] [/td][/tr][/table] [/td][/tr][/table]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