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陈小艺、张国立、张涵予、佟丽娅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在山东、湖北等卫视热播。因为之前冯小刚的电影版《唐山大地震》影响广泛,因此电视剧版一直备受关注,并且不可避免地与电影版进行比较。从目前的播出效果来看,电视剧版剧情更加丰满,人物形象塑造各有千秋 ,只是地震戏成为吐槽的焦点,不仅被批地震场面假,人物也被指刻画得太做作,“再有主角光环也不能这样吧!”
元妮变优雅
文艺女青年跳起红绸舞
冯小刚的电影版《唐山大地震》无论在票房还是在口碑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作为女主角的徐帆自然功不可没,她塑造的李元妮是一个俗气的家庭妇女,不仅大嗓门,而且还操一口纯正的唐山腔,打扮上也是土里土气,在地震发生前还忙于和方大成在卡车上玩“车震”,这种强风格化的人物刻画,让李元妮的人物性格,在短暂的篇幅内就变得十分生动立体,徐帆也凭借这一角色获得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多个“最佳女演员”提名,并且最终获得了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演员奖。
因为徐帆塑造的李元妮太成功,电视剧版中的李元妮让很多女演员望而却步,最终徐帆的同班同学兼挚友陈小艺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角色。在电视剧版中,李元妮被陈小艺塑造成一个曾经的舞蹈演员,做派优雅,与电影版中的俗气家庭妇女差别很大。不过按照原著小说《余震》所述,李元妮是一个优雅、含蓄得有点招人嫉妒的文艺女青年,这么看来,陈小艺演绎的“李元妮”更忠实于原著。只是有一点,因为陈小艺略微有些发福,因此她在剧中跳起红绸舞时,有那么一点不协调。
就表现力来看,徐帆凭借那种能迅速引起人注意的“俗气”,成功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电视剧由于时间长,陈小艺的表现空间较徐帆更大。
剧情更丰满
有细节铺垫还有三角恋
《唐山大地震电视剧》的导演姚晓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他开始接这部戏的时候没觉得有压力,因为这个题材有很多拓展空间。确实,电视剧在细节上的铺垫让《唐山大地震》更显丰满,比如在一开始,镜头呈现的并非1976年,而是将时间往前挪到1969年,陈小艺饰演的李元妮在舞台侧幕阵痛生下双胞胎姐弟的场景,弟弟因为先天虚弱差点没保住,因此李元妮夫妇对儿子格外呵护,这也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李元妮在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时选择儿子交代了背景,比电影有了更多铺垫来展现震前一家人的生活状态。而在人物姓氏上,电视剧版也依照了原著的描写,把电影版中的方登和方达改回为万小登和万小达。
不过有些细节的铺垫也不是那么让人满意,比如在剧中,李元妮与许亚军饰演的小林有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有观众质疑这样一部以“震后心理重建”为主题的电视剧,为何要加入三角恋这种俗套元素,虽然导演解释这是为了让剧集更接地气,但还是有观众止不住抱怨,“接地气就是三角恋,太狗血了吧!”
另外,和电影版中演员都说唐山话不同的是,电视剧版中没有一位主角说唐山话,而是一律说普通话,这也引起观众对两个版本的比较,有观众表示没有唐山话的《唐山大地震》还真有点不习惯。
灾难戏太假
砖房眨眼变石头房
姚晓峰曾透露,电视剧版《唐山大地震》灾难戏比电影版更“完美”,因为这部分是由电影版未使用素材与剧版拍摄素材剪接而成。不过,作为整部戏的重头戏,灾难戏没有收获到电影版那样的好评,被吐槽太假。
剧中的唐山大都是砖瓦房,可是地震完了之后,除了几块水泥板,其他房子都被震成一块一块的石块了,而且全城都变成石堆了。有观众就吐槽,“砖房眨眼变石头房,我在看穿越剧吗?”有观众说:“砖房的废墟不太好找,这又不是纪录片,将就着看吧”。
从地震发生时的故事呈现和表达来看,电影版中,正在车上亲热的李元妮和丈夫在感知到地震时,丈夫拉住妻子,自己却闯进坍塌的房子里救孩子的情节,比较符合人在遇到灾难时的应急心理。而在电视剧版里,李元妮在坍塌的建筑间穿梭,虽然表情很焦急,但还是被观众批不真实。万大成(电视剧中称万)也不再是因为救孩子而死,而是为返回单位救滞留在房间里的同事,丢掉了性命,这种英雄式的牺牲被批为故意拔高。不过最令观众受不了的是,李元妮在坍塌的建筑上跑来跑去,那些横飞的瓦砾碎片竟然一个都砸不到她,而且最神奇的是李元妮竟能“精准”地找到自己孩子被埋的地方,“再有主角光环也不能这样吧!”
央视拍摄地震宝宝微电影
“震生”故事将搬上荧屏
日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微电影剧组马静导演一行来到天全县,拍摄有关该县人民医院“震生宝宝”的微电影。
据悉,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微电影摄制组于4月29日到达雅安,以“大爱如山”为主题,兵分12路,奔赴雅安市各县区进行有关抗震救灾微电影的拍摄。5月8日起,剧组拍摄的优秀作品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陆续播出。
5月1日,马静导演组来到天全县后,立即赶到天全县人民医院,对“震生宝宝”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拍摄。地震当天,有9名婴儿先后出生,此后,9个“震生宝宝”及其母亲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均平安稳定,目前已全部出院。摄制组将以此为背景追踪并记录产后母亲及宝宝的情况,并制作成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