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当一个标准产品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纪念馆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动漫剧场
QQ微信技术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CF穿越火线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拒绝当一个标准产品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2
个回复
[转载美文]
拒绝当一个标准产品
楼层直达
尕丶鑫
ZxID:266670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6-01
最后登录
2025-01-05
发帖
411703
在线
36317小时
精华
3
DB
1211
威望
6758
保证金
0
桃子
4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4-20
0
拒绝当一个标准产品
老陶也是个记者,大约3年前,为了女儿念书的事,他曾找不少朋友咨询过。那会儿,老陶的妻子刚病故,女儿正值青春期,酷爱写作,喜欢看课外书,经常不交作业,老师也管不了。最后,学校逼着焦头烂额的老陶,要么带女儿看心理医生,要么休学回家。
收到短信后,我回了一条,祝贺他们父女俩在激烈的高考大战中获胜。
老陶很快回复道:“不能说胜利吧?只是在这个教育制度下挣扎而已,分数只有560,在对付高考方面只能算及格。我觉得有个问题值得探讨:孩子的天赋,到底有多少值得维护发展的价值,家长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和体制的矛盾。”
是啊,现在不知有多少孩子和家长,被这个问题困住、难住。
“一上学,就完了,她再也没有快乐过”
“我不是好人,别写我!”19岁的陶雨晴,大声嚷嚷着。我一下愣住了,这样拒绝采访的人,还真没见过。
“你怎么会不是好人呢?”我小心地追问。
她的一通话,又把我给噎住了:“我不是报纸上宣传的好人,我没救谁,也没捐过钱,采访我干吗?”
陶雨晴是个单眼皮的女孩,人长得挺瘦,胳膊细细的,头帘有些长,一低头,能盖住上眼皮。
老陶柔声相劝:“你是个好人。只不过,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而已。”
采访是在陶雨晴的房间里,屋里有张单人床、一张长条大书桌和书柜。桌上堆放着《梭罗集》、《史怀泽传》等书,书柜里没有一本关于高考的书,大部分是自然和生物方面的,像《人与虫》、《生命之科学》、《瓦尔登湖》、《昆虫记》、《纽约时报科学版》、《感觉的自然史》等等。在书桌前坐了一小会儿,陶雨晴就抱了本书,跑到客厅的沙发上看去了,撂下我和老陶。
谈话时,老陶时不时地要喊上一嗓子:“陶雨晴,这事我能说吗?”
“你说吧!”靠在沙发上看书的陶雨晴,不情愿地回一声,老陶这才接着往下讲。
说起陶雨晴最大的特点,老陶认为是好奇心重,有点语言天赋。
“小时候,就爱看书,老是抱本书跟在大人身后,嚷着给她念、念、念。认点字后,就自己看。每天晚上都得给她念故事,不念不睡,我困得不行,睁不开眼,她就来扒我的眼睛。”
再后来,老陶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认得那么多字。有一天,她抱了本《西游记》(简版)上幼儿园。阿姨看到很惊讶:这个你也能念?还行,念出来了。在幼儿园里,别的小孩表演唱歌跳舞,她表演认字。
“从小,她就喜欢动物,去农村的奶奶家,什么虫子都敢抓,连蛇也不怕。村里每次来卖小鸡的,她都缠着大人买。结果,一共抓回来59只。”陶雨晴还饲养过一只大肉虫子,看动画片时,就把虫子搁在沙发上,两个一起看。
“她读了不少生物方面的书,这方面的好多知识,我是跟她学的。”老陶给女儿看《小蝌蚪找妈妈》,陶雨晴说不科学,搞错了,妈妈找得不对。“青蛙的卵是一团团的,癞哈蟆的卵才是一条条的。”
有一天,女儿惊奇地告诉爸爸,她看见蚂蚁长了翅膀,从洞里飞出来,这叫“婚飞”,一年只有一天,所有的雄蚂蚁和候补的蚂蚁女王都飞出来交配。
“一上学,就完了,她再也没快乐过。”老陶讲。
好奇心强,是小孩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或特长,但绝大部分被家长和学校给干掉了,小芽还没长大就给掐掉。但有的小孩比较倔,顽强地生长着,老陶说自己的女儿就属于这种,不温顺。
到了小学,陶雨晴竟然成了“问题少年”。“和别的小孩玩不到一块,属于另类。上来脾气,什么都不怕。我呢,从她上小学开始,就不断地被叫到学校。一听老师来电话,心就‘突突突’地跳,反正没啥好事。”
有一回,校长把老陶给叫去了。那天早上,学校做广播体操,说是陶雨晴跑到前边的台子上,把领操的老师给推下去了,这还了得?校长问:你为什么这么做?没想到,小姑娘是这样回答的:冬天早上这么冷,你们不让我们穿外套,可老师为什么就能穿着羽绒服在上边领操?
最让老师头疼的,是陶雨晴不交作业、不听课。有一次,老师实在气得不行,又叫老陶:你来,在窗外看她!“我站在窗外,确实是,别的同学都在听课,她在下边偷偷看课外书。”
老陶分析道,主要矛盾就是时间问题。学校希望学生啥也别干,一心一意学习,奔了中考奔高考。一天差不多12个小时,全上课、写作业,没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
“陶雨晴喜欢生物,喜欢写作,她在这上头花费太多时间。别的孩子背一个书包,她等于背俩。别的小孩放学后,该玩的玩去了,她把时间用来看课外书、写东西、上网。好多书都是她自己买的,有几书柜。我家光《昆虫记》就买了几个版本,有一套15本,她都看了。她的阅读量,比我大。”
“应该说,老师没做错什么,是按学校规定做的。”老陶始终这么认为。知道陶雨晴有点天分,老师甚至对她还有些照顾。“在小学,到后来,校长也挺无奈地说过:陶雨晴这孩子,只要她不影响别人,不要管她!”
学校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领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要么休学走人!
上了初中,闹腾得更厉害,女儿跟老师的矛盾更大,加上家离学校近,老陶被叫到学校的次数更多了。主要是作业问题,还有几次是打架。
“现在的老师有升学压力,没有办法管学生有没有特长,只管你守不守纪律。”老陶说。像初中,每天有几项指标:交没交作业、听不听课、迟不迟到、上课说不说话、打不打架等等,由班干部每天填,陶雨晴就属于经常被填上的主儿。
“我就怕开家长会。”老陶每次硬着头皮去,常常有对不住老师的感觉。有回开期末家长会,老师统计说,有一门课,全班除陶雨晴以外的其他人加起来一共少交8次作业,陶雨晴一人少交28次。
老师都这么跟老陶说:“也就是你家这孩子吧,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开除了。”
“嗨,其实也没太大的事,跟学校、老师的主要矛盾,还是她不能做她喜欢的事,人就烦躁、发脾气、对着干。但是反过来说,要是没一股子倔劲儿,她写东西,也坚持不下来。”
“越是临近中考,人越是烦躁,压力也大,小孩脾气都火暴火暴的,跟班里同学动不动就有矛盾,干架。”
听她爸说起打架的事,陶雨晴从客厅冲进屋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声说:“不对!是他把椅子朝我扔过来,可老师却让我向他道歉,凭什么啊?”跟她打架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大,说是全班没一人敢惹。
说完打架的事,陶雨晴又气呼呼地说:“我们学校也分好班和差班,老师让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来讲学习经验,给好班请的,都是考上北大、清华的人,给我们找的,都是上语言学院之类的。这就是把人分了等级,凭什么呀!”
“她老提这事,觉得不公道。”老陶坐在一旁讲。“咱们这个教育制度不公平,大家交的学费是一样的,但学校把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资源,都用在好学生身上了。”
提及最不喜欢学校的地方,陶雨晴一口气说道:只看分数,不尊重人,不尊重人的欲望,不尊重人的个性。让所有的人都一致化,用严厉的标准把你卡在一个小盒子里,还说是为你好。“在学校的网吧里,骂老师的帖子特多,上去一看,你就知道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跟学校教的那套,完全不一回事。”
老陶的观察是:学校的思想教育,是让小孩虚伪化的过程,好多道德标准要求很高,根本就做不到。教育者假装在教育别人,被教育者也假装在听,大家都心照不宣。心里想的跟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而陶雨晴呢,就属于虚伪化过程没完成,不太成功的,所以,她才处处碰壁,较劲儿。“她的痛苦在于,不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想什么就表现出什么。也许有的学生想得比她还严重,但人家不表现出来,表面上规规矩矩的。”
“别人都能顺从,你也就随大流呗?”我问陶雨晴。
“可我心里不舒服。”
私底下,她们同学也都讨厌虚伪的人,讨厌一本正经、装模作样的人。“你猜我们怎么说:莫装逼,装逼遭雷劈!”话音未落,我和老陶全乐了。
“这话虽不好听,但精辟!在我价值观形成时,我觉得许多学校里教我的东西是错的,我不能接受,但我又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也迎合学校教的那套,有时候又批判它。人很烦,很偏执。”
停了一会儿,陶雨晴面无表情地补充了一句:“我不喜欢过去的我。”
曾有老师让老陶保证,一定要孩子这样那样,否则就别来学校。“我可以保证我自己怎么样,不能保证别人,虽然她是我女儿,可也是别人啊。”
直到现在,老陶也觉得:老师的话要听,但也不能全听。因为老师对待学生全是一样,而家长知道自己孩子是啥个性。“像陶雨晴这种孩子,逼急了,弄崩了,出了事怎么办?我可不想冒那个险。强迫孩子老老实实听话,考个高分,结果把孩子心理弄扭曲了,精神不健康,划不来。”
折腾得最厉害的时候,学校把老陶叫去,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领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要么休学走人!被逼无奈,老陶只好领着小陶,四处找人咨询。爷俩跑了不少地方,可都说孩子没毛病,正常。
有一回,他们去北京的一家医院,特意找了一位有名的心理专家瞧病。忙活了半天,老专家也说孩子没事。“我说,学校说有病,他们还说了,要是医生说没病,就给开个证明。老专家一听就火了:这有病没病的,是我说了算,还是他们说了算?有病我开证明,没病我开哪门子证明?这是我的电话,叫他们直接打电话找我!”
“到底是谁疯了?”那段日子,老陶心灵饱受煎熬,小陶心情也坏到了极点,她读了大量的李贺的诗。
李贺是一位中唐诗人,因为不能参加科举,他也就断了仕途,做官顶多做到九品。前程黯淡、贫病交困的李贺只活到27岁,被后人称为“诗中鬼”。陶雨晴说李贺的好多诗,写得够惨,够吓人。“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她对李贺的评价是:文字是癫狂的,是大气到恐怖的,甚至是一种病态的梦幻。他很擅长描写这种心理,悲凉、无奈、空虚,还有几分愤慨。
“那个时候,我的心情很坏,处处碰壁。”到底情绪糟到啥程度,会让一个花季少女,跟那个一千多年前失意落魄、抑郁而终的短命诗人,心境相通,惺惺相惜呢?
“唉,总算都结束了!自打上学后,她就没高兴过,我也是受尽折磨。陪她上一回学,赶上我读8回了!”老陶感叹道。
“我就是个投降派!”
“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写作的冲动。”陶雨晴说。
女儿写的东西,有些给老陶看,有些不给,偷偷发在网上。她在一些科普类的网上论坛里小有名气,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对此,老陶表示理解和支持。“这多少让她心里平衡些,因为在学校,很少能跟同学交流、讨论这些东西。”
中考完的暑假里,陶雨晴写了一篇文章,叫《永州之野》。老陶看了,觉得奇怪:“这是我孩子写的吗?”拿给当记者的朋友们看,大家也都挺惊讶:这哪像个初中生写的,文字这么老道。大家都鼓励她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结果,得了个一等奖。
获奖后,小陶挺高兴的,把荣誉证书拿到了学校。班上有个体育生,看了后怪稀奇。“唉呀!这是全国的奖啊!”他带着小陶和一大帮同学,浩浩荡荡开到老师办公室,问老师:这个高考能加分不?老师瞅了一眼说:不能!这个东西不行。一群人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陶雨晴出过一本书——《窃蛋龙的千古奇冤》,里边收集了42篇她写的科普文章。看她书里的小标题,挺有趣:《北京害虫排行榜》、《小孩子为什么喜欢恐龙》、《无毒不世界》、《写金丝猴的作家还吃野生动物吗》。书的扉页上有一段介绍文字:“与许多作文写得好的孩子不同的是,陶雨晴是一个有着博物学家潜质的写作者,她对大自然特别是生物有痴迷般的兴趣和十分丰富的知识。”书印了1万册,老陶刚刚问过,现在还剩下1300本。
“出书了,没送给你们语文老师?”我问。
“送了,但她没时间看。每回上课,老师都说整天多忙呵!多累呵!光那些作业本,够15个人看半个月的啦。”
说起上语文课,小陶来劲儿了。她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一些好文章,老师却没有讲好。“像《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多好呵,文字多么光彩夺目,如果讲得很悲惨,那文章的美感,全给糟践了。”
老陶的解释是:“现在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不是教会学生欣赏,而是把文章剁碎了,从里边找分。”
还有一回,课上讲郦道元的《水经注》,文中有一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课堂上的解释是,因为发大水,航道断了,船行受阻。但陶雨晴认为不是,水越大,船越好走,江里头所有阻碍行船的东西都没有了,这样船才能“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课上,她就跟老师辩。
老陶对老师深表同情。“一个班上,假如有几个像她这种孩子,就乱套了,课就没法上了。为了高考,只能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叫你背哪儿,你就背哪儿。辩什么辩,谁有工夫跟你扯这些?高考一完,学生走人,老师了事。”
“真没见过像你家这种孩子的,她提的一些问题,都不是她这个年龄段该问的。”老师对陶雨晴感到头痛时这么说。
高二时换班主任,新换的老师对陶雨晴挺重视,特意到老陶家做工作。
“想招安她,答应让她当班干部,但人家就是不干,我觉得也不靠谱儿。”老陶笑着说。
“与其招她当班干部,不如多夸她几句呗。”我说。
“作业都不交,夸啥?”“总有长处,比如她作文好。”
“作文好,但她不按要求写,跟高考没关系,就是没用。”平常还行,到了高考,老师得考虑分数,不再给她“创作自由”,因此产生了冲突。
老陶一度挺矛盾:凭这孩子的智力,如果把她的特长、兴趣拼命给压下去,写作放下来,让她一门心思奔高考,死抠教科书,肯定也能考出高分来。“但是她不干,我也不忍心。”
“我就是个投降派!”老陶这么说自己。肯不肯跟现在的教育制度妥协?虽然痛苦挣扎过,但他说自己还是投降了。“应该说,好多小孩都不适应这种教育制度,但最后都服了,怎么办呢?你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呗!”
老陶的政策是,大学还是要上的,上了大学就行了,哪怕二本也行。但陶雨晴不想上大学,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只考了346分。
老师劝她:你的潜力大,只要听我的,好好学,我保证你考上二本。但陶雨晴的倔劲儿又上来了,很愤怒:二本坚决不上!结果只考出500分,就是个二本,她要求复读。
“我俩达成默契,就是一起应付高考”
也许觉得吃饭时的聊天,算不上是采访,所以一块吃晚饭时,陶雨晴变得放松而健谈,尤其是聊到她喜欢的话题,更是眉飞色舞,完全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小姑娘。
饭桌上,我俩面对面地坐着,随意聊。“从小学到现在,哪段时间比较快活?”她想了一下,很快地答道:“复读。”“为啥?”
“在家读呗!”老陶抢先说,自己又忍不住乐了。
陶雨晴复读了一年,上半年在学校,下半年在家学,老陶给请了俩家教。时间安排得比较宽松,每天最多学6个小时,其余时间可以干别的。陶雨晴说比较喜欢家教老师,因为不老跟她提考试的事。
“我把从动画片里得到的思想和感悟,跟文综家教老师说,他也喜欢动画片,是首师大学生,正读大三。他有高考经验,我俩达成默契,就是一起应付高考。”
“今年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你咋写的?”
“早忘了。”考试前,陶雨晴准备了一套东西,不管什么作文题,都可以套进去,能引申上去。
“这也是她应付高考练出的本事,哈哈哈……”说起这,老陶得意地大笑,“这次她又用了这个,得分还不低呢。语文一共考了123分,作文分肯定不少。”
一考完,爷俩就把有关高考的书全卖了,差不多有100公斤。陶雨晴说自己还举行了一个仪式,拿出其中一本,烧掉。
“哪本?”
“讲高考状元的那本。”
“你不跟高分同学玩?”
“他们无趣,没意思。”“如果让你选,最想干啥?”
“当个专栏作家。”
“你读过郭敬明的小说吗?”
“不喜欢,超自恋,小家子气。我挺喜欢王小波的杂文,也读过韩寒的。”
“你追过星吗?有没有特崇拜的人?”“没有。”“利奥波德啊。”她爸提醒了一句。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个美国人,写过的最有名的书叫《沙乡年鉴》,也有翻译成《沙乡日记》的。这书被认为是“自然史文献中的经典”、“环保主义者的圣经”。谈起利奥波德,老陶也说,小陶也说。
“这个人很有学问。”女儿讲。
“这本书很好看,比《瓦尔登湖》好看。”当爹的补充道。
“不光是文笔好,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土地伦理观,说环保不仅是财富问题,也是道德问题。”小陶如此概括。
跟陶雨晴聊天儿,话题是天马行空。一会儿谈到拳王阿里的基因,一会儿扯到郭德纲的相声,再一会儿又蹦到网络新词上,什么“绿坝娘”、“草泥马”啦。
聊起动画片时,陶雨晴的兴致更大了,几乎都她一人在说,老陶插不上话。她把胳膊支在饭桌上,脸跟我凑得更近了。我问她看不看国产动画片?陶雨晴头一甩,说道:“基本上不看。”
“为啥?”“虚假、说教、不好玩。”
中国的童话,陶雨晴评价最高的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她还说自己的好多价值观,是从动画片里得来的。咦,我有了兴趣,赶紧问她都有啥价值观。
“就是人性的解放,人与人要平等,我们都是一样的,而且人要有理性。”
“什么是理性?”“就是要讲道理,也要听别人说话。”
“我还是给你说动画片吧,我最喜欢的是《海贼王》。它是日本最好的动漫之一,都连载11年了,很好玩的。一般人都知道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但这部片子,除了回忆外,里边没死一个人,完全是人性化的。它说,人要活得快活,人要好好地活下去;不要被谁束缚,不要被什么东西束缚;人性不能被信仰禁锢,不能被制度禁锢,我觉得这就是人性的解放。”
她还为《海贼王》填过一首词,其中有这么几句:青锋在手欲称王,少年心,自轻狂。海阔万里任我航,砺风雨,浴雪霜,水天一色唯见鸟飞翔。
不知怎么扯到了《中国少儿英雄传》,这是陶雨晴上小学时,学校推荐读的一本书。“那里头有一大堆小孩,受伤最轻的是被轧掉一只手、一只脚,其他差不多都死了。有救火的时候被烧死的,有不让别人偷辣椒给打死的,反正死的死,残的残,我看了心里不好受。”
接着,她又说道:“生命是最宝贵的,应该尊重生命,不能一味地鼓励和歌颂牺牲,这是不人道的。”
陶雨晴出的那本书的序,是她自己写的,叫《生命的韧度》,通篇讲的都是各种伤残动物顽强求生的故事。她在文中强调的是:“生命永远是神奇的,生命永远是顽强的,生命永远想活下去,生命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原来以为打不开的门,开了”
“高考是不是疯了?”
老陶从网上下载了个帖子《“决战高考百日誓师”班级誓词大全》,看罢,他这么问。
老陶的朋友给他支招儿:你闺女不适合咱国内的教育,让她出去。可是,陶雨晴喜欢的是中文写作,总不能跑美国学中文吧。“去香港啊!”朋友说,“人家的大学比咱的活泛,没准她的写作特长能管用,说不定还能破格录取呢。”
去年,老陶父女也试着参加了北京一所大学的自主招生。“那也得考,参加学校自己组织的面试、笔试,也是按分录,分低还是进不去。本来招的是特长生,你又要求考高分,这不是扯吗?”那所学校只招60多人,陶雨晴的考试成绩排到了100多名,没戏。
高考要填志愿,老陶上网查了半天,最后选中了香港浸会大学。据说这所大学,在香港排名第五,而且重视文学创作。但去年,人家在北京的文科平均录取线是628分。
在网上报名时,老陶把陶雨晴出版过的书、得过的奖全填上了。陶雨晴今年考了560分,只超过一本线28分。像北京的学校,她只敢报中央民族大学。
没料到,香港浸会大学来了面试通知。去面试时,爷俩也没敢抱多大希望,因为内地有3000多号人报名,录取名额只有140个。
面试地点是在北大。老陶说纯粹是去撞大运的,反正碰壁都碰习惯了,面试前也没做什么准备,挺放松的。别的孩子面试一会儿就出来了,陶雨晴一人在里头待了半个多钟头。出来后,老陶问都面试些啥?小陶说是随便聊,比如,她谈了自己的观点:人的欲望不能被压抑。问她为什么想上浸大,说是想换个环境。问读过《论语》吗?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没看过。问是哪篇文章获奖了,她就把书送给了面试官。聊得多的,还是文学方面的话题。
面试一完,爷俩就去逛万圣书园。又没想到,才隔了一天,浸大就来电话,说陶雨晴被录取了,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问是否愿意。
“能不愿意吗?从小学到现在,她一直受压抑,从没高兴过。这次拿到浸大通知书,是她自上学以来最高兴的事了。尤其是她的写作,能够被人承认,这点,最让她感到愉快。”
毕竟,陶雨晴分数挺低,真上了浸大,学习上会不会有压力?小陶讲不会。“再枯燥的知识,只要它是知识,我就不怕,逻辑学也是很美的。但问题是,高考学的知识,好多是假知识。真的知识,有道理之美,简洁之美。”
“嘿,总算熬出头了!”老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爷俩,从来没这么开心过,心里不再别扭了,痛快!”
几天后,我收到老陶发来的一封邮件,谈了他的“一点想法”。虽然只有几百字,但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越读心里越酸: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利用教育绑架人的思想,劫持我们的孩子也就是(劫持)未来。高考使几乎所有人都很难受甚至是痛苦,只有那些卖辅导材料和在这方面有权力的人例外。
“在这种制度下,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受益者。他们没有培养出信徒,只是把有良知的孩子培养成反对者,把没有良知的孩子培养成伪君子。
“我们不能指望真正的教育改革,只能自己去适应和应付环境……事实告诉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跟着高考走,否则你的孩子不能进人大学的门,我们不能说朝另一个方向走,但是可以不那么使劲地往前冲,而且照顾一下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个制度,我们把腰弯下90度,但是没有五体投地地膜拜。说白了,就是豁出去不上名牌大学,给孩子留一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欢乐和个性。
“陶雨晴的经历,实际上就是在这么一条路上挣扎的过程。
“这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是有点倔,有点自己的爱好,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下来了……这就是陶雨晴的大学。不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更不是一个天分很高的精英的故事,而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高考轧路机下面的小草的经历。在她的经历中,没有人有什么错,学校、老师都没有,甚至对她比一般学生还要宽容一些。而值得重视的是,为什么在学校、老师都没有什么错误的情况下,学生这样地不快乐。
“至于浸大的录取……可以作为一个相声中的包袱,原来以为打不开的门,开了。”
本帖de评分:
共
2
条评分
DB +16
-墨-
DB
+15
2014-04-20
゛✿ 旖ル 包包 ๓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墨-
DB
+1
2014-04-20
゛✿ 旖ル 包包 ๓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拒绝当一个标准产品
当梦想徘徊在一个幻想世界๓
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
当亲情与爱情相碰撞时
母亲都是一个奇迹
学会拒绝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素心若兰
ZxID:2727408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6-30
最后登录
2019-09-11
发帖
24193
在线
2193小时
精华
0
DB
7172
威望
2017
保证金
0
桃子
1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配偶:
素心无尘
│后会无期│ │ 2016 / 6 / 30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4-20
0
做自己就好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冯·克雷
ZxID:2939290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9-13
最后登录
2020-11-09
发帖
96690
在线
12995小时
精华
0
DB
24
威望
184
保证金
0
桃子
17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配偶:
七斤饭团
Dream: 绝世帝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4-20
0
拒绝的好啊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