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会胖?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原神
跑跑卡丁车
综合游戏交流
纪念馆
校园青春
虚拟交易发布
签到统计
QQ微信技术
动漫剧场
社区服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娱乐时尚星座
我们为何会胖?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星语心愿]
我们为何会胖?
楼层直达
半城风雨半城情
ZxID:28347807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8-06
最后登录
2019-05-29
发帖
10187
在线
1775小时
精华
0
DB
5954
威望
5554
保证金
0
桃子
5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帅
配偶:
626754312
半城风雨半城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02
0
近年来,“肥胖”一词出现频率颇高,反映了现代人对外形及健康的重视。什么是“肥胖”?其定义因使用的语境不同而略有不同。一般而言,肥胖就是身体脂肪过度积聚与扩增的一种状态。过度肥胖则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使体脂比例增加,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也称为肥胖症,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今天,经过各种渠道的不断科普,大多数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肥胖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肥胖是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冠心病、中风、Ⅱ型糖尿病等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然而,对于“我们为何而胖?”这一基本问题,许多人除了“吃得多、动得少”等笼统印象外,并没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防止肥胖或者成功减肥,我们有必要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又称单纯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它的确切原因和发生机制至今还不完全清楚,应该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继发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5%左右,由某些内分泌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是某种疾病的结果。
本文主要讨论原发性肥胖。
【先天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有家族遗传倾向,父母肥胖者,子女也大多肥胖。例如有研究发现,双亲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率约为50%;双亲均肥胖,子女肥胖率约为80%;肥胖双亲收养的子女则没有如此高的肥胖发生率。研究显示肥胖发生有遗传因素,不能仅仅归咎于同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1994年Zhang等从遗传性肥胖小鼠中首次克隆出肥胖基因(Ob gene),并确认该基因表达产物为瘦素(Leptin),以后的研究也在人类染色体上发现类似的肥胖基因。
瘦素是身体脂肪存储量的负反馈信号,通过下丘脑来调节个体的摄食行为和新陈代谢。当肥胖基因缺失或突变,瘦素制造、分泌不足,则个体容易发生肥胖。不过也有研究发现,有些肥胖者并没有肥胖基因缺失或突变,而且他们体内瘦素水平普遍较高,呈现“瘦素抵抗”(即瘦素的生物学功能失效状态),提示肥胖发生机制复杂,可能牵涉其他基因,如瘦素受体基因等。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神经肽Y基因、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解偶联蛋白基因等也与肥胖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肥胖与许多基因的效应有关。
【后天因素】
涉及营养、运动、心理行为以及文化与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其中营养、运动是肥胖发生的基础。
一、营养因素
1、能量摄入过多
众所周知,当能量摄入超过身体的能量消耗,多余能量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根据推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正常成年人一天多摄入500千卡的能量,一周后体重(脂肪)可增加0.5公斤,一月后增加2公斤,一年后增加24公斤。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获取食物更加容易,能量摄入也呈上升趋势。根据全美健康与营养普查数据,1971~2000年间,成年男性平均能量摄入从2450千卡/天增长至2618千卡/天,女性从1542千卡/天增长至1877千卡/天,而且增加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与之相伴的则是肥胖发生率逐年增加,呈流行态势。
2、饮食结构不合理
脂肪摄入过多
膳食中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摄入增加,是肥胖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脂肪的能量密度(即一定重量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非常高,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能释放9千卡能量,而1克葡萄糖或1克蛋白质则只释放4千卡能量。也就是说,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脂肪提供的能量是葡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以上。因此,高脂肪的膳食结构会使能量摄取成倍增加,也就是说“吃的不多”不等于“热量摄入不多”。另外,陆生动物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摄入过多,除了导致肥胖外,还会增加罹患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碳水化合物选择不当
在营养学中,通常用“血糖指数”来评判碳水化合物的“好”与“坏”。所谓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上升的速率和程度。精制白米、白面、白糖等属于“坏”碳水化合物,即高血糖指数食物。它们能使个体血糖水平急剧升高,会刺激身体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快速降低血糖。而血糖急剧降低则又引发个体强烈的饥饿感,导致进食过多。高水平的胰岛素又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所以经常摄入这些“坏”碳水化合物能明显增加肥胖发生率。
膳食纤维摄入过少
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酶水解而被人体消化的成分。它们被摄入体内后,不仅不会被消化吸收,提供能量,而且极易吸收水分膨胀,占居胃肠空间,增加饱腹感,从而阻止能量摄入过多。大量研究证实,蔬菜、粗加工谷类、薯类、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过少,与肥胖发生呈正相关。
二、运动因素
体力活动是身体消耗能量的重要途径。个体在能量摄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因停止体育锻炼、趋于静态的生活方式,或疾病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以致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则容易发生肥胖。
三、心理行为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可以改变个体的饮食、行为模式,进而引起肥胖。例如,一些人在精神受刺激、情绪不稳定,或者感觉身心疲惫,或者面对现实生活中难题时,由于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有时会错误地采用代偿性进食方式来对抗。本想通过进食的乐趣(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来消除这些心理不适,结果却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再如,不吃早餐的行为常常会促使人在午餐、晚餐时补偿性摄入更多食物,结果一天总能量摄入反而增加了。还有人进食速度太快,在大脑饱足中枢对传入信号作出反应而产生饱足感前,过量的食物已被吃进体内。长期如此,必然肥胖。
四、其他因素
文化与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也与肥胖发生密切相关。例如,大多数学者认为,美国“可口可乐式”或“麦当劳式”快餐文化是当今高肥胖率的推手之一。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状况与肥胖发生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在较低社会经济环境中成长是肥胖发生的强有力因素。还有,人群中教育水平高者,更懂得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更注重自己的外表和体型,所以大多人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肥胖发生率则相对较低。
至于继发性肥胖,涉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内分泌疾病,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避孕药、抗癫痫药、抗忧郁药等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前者如年轻女性中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肥胖以及闭经、多毛和(或)痤疮、不孕;后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不当导致的库兴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表现为满月脸、向心肥胖以及皮肤紫纹、高血压等。由于这些只占肥胖人群的5%左右,且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来处理应对,所以不在此细述。
总之,就单纯性肥胖来说,应该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从进化生物学角度分析,遗传变异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群体遗传特征在较长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所以,近几十年来肥胖在全球迅速蔓延的态势,主要还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0
尕丶鑫
DB
+10
2014-05-02
︶ε︶鑫 ❤鑫小礼包☆【时尚美食】【QQ农牧】版块欢迎您☆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点钞不洗手为何会得性病
吃六种零、饮食会胖多少
谁知道吃什么会胖.!?
晒 两个人相处久了,难免会抱怨一句你变了,也许我们并没有改变,我们只是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对方。
晒-我们会慢慢长大๓
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很可能会要你命
引用
半城风雨半城情[/url]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尕丶鑫
ZxID:266670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6-01
最后登录
2025-01-05
发帖
411703
在线
36317小时
精华
3
DB
1211
威望
6758
保证金
0
桃子
4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5-02
0
说的不错啊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