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不愧是媲美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好片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三块广告牌」不愧是媲美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好片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三块广告牌」不愧是媲美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好片

楼层直达
TiKo.

ZxID:13021344

等级: 大元帅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31 0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一结束,网上就出现了一片唏嘘。

很多人都认为,斩获最佳影片大奖的,不该是讲着奇幻爱情故事的《水形物语》,

而是一路领跑颁奖季的大热电影,《三块广告牌》。

[attachment=10089893]

就连“最佳原创剧本奖”,也被《逃出绝命镇》这匹黑马斩获。

可怜的广告牌,只在表演奖项上略有成绩——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两项。

其实客观评价来说,这届奥斯卡本质上没那么“不尽人意”。

[attachment=10089894]

《水形物语》并不烂,在各项制作技术合格的基础上,还包含了哑女、同志、黑人、家庭暴力等等边缘或敏感元素,

还有其“不被善待的生命互相帮助走向光明”的正能量主题,都是它在这特定时期参赛的加分项。

[attachment=10089896]

这样的电影,在今天被众人关注和喜爱,不违背常理。

况且奥斯卡也不是什么“非主流”电影奖项,它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attachment=10089895]

但话说回来,《三块广告牌》的好看,也是事实。

它所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一个人,ta没有绝对的恶,也没有绝对的善。

[attachment=10089897]

女主米尔德雷德的女儿独自外时遭人奸杀,七个月都没抓到凶手,尔德雷德和丈夫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爱女惨死,丈夫背弃出轨,已成了女主深入骨髓的痛。

都知道愤怒只会招来更深的悲痛,但在米尔德雷德心里,这些愤怒已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attachment=10089911]

影片塑造的,就是一个集愤怒与坚强于一身的女人。为了给女儿报仇,她做了一件让镇上的警察抓狂的事:

租下三块20英尺高的广告牌(在女儿被奸杀的那条小路上),用红底黑字,写下三句话——

RAPED WHILE DYING

奸杀致死

AND STILL NO ARRESTS?

还没捉到凶手?

HOW COME,CHIEF WILLOUGHBY?

威洛比警长,为何?

[attachment=10089898]

广告牌一完成,米尔德雷德便成功的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而作为广告牌上的主人公,威洛比警长,也成为了被众人谈论的焦点。

威洛比警长虽对此不露声色,但他的二把手狄克森,曾逼迫广告商撤销广告牌,言词不雅,还带着很浓重的种族歧视意味。

“本地警局似乎忙于虐待黑人,而不愿为缉拿真凶出一点力。”

[attachment=10089899]

到这里,影片给了我们这样的人物印象:

一个顽强的、为女儿打抱不平的母亲,惹人怜悯。

一个权大势大的警长,半年都没有抓到一个强/奸犯,玩忽职守。

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警察的对立面。

[attachment=10089900]

而这位警长,真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吗。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起案件对于威洛比警长来说,宛如大海捞针。

镇上也有一些居民选择支持和拥护他,用自己的办法在米尔德雷德处“帮着”做一些警告。

[attachment=10089903]

比如神父苦口婆心的劝说她放弃;比如牙医在帮她拔牙时说一些威洛比的好话……(足以证明他在部分人心中还是个好警察)

威洛比警长私下也和米尔德雷德做过简单的谈判:

“我愿尽我所能抓捕那个罪犯,可是案件线索断了,难以进展。而且,我得了癌症,活不久了。”

[attachment=10089901]

可米尔德雷德依然不做任何妥协,除非警长抓到杀害她女儿的凶手,否则一切免谈。

而她的坚持,最终只得到了一个令人悲痛的结果:

威洛比警长自杀了。

[attachment=10089902]

“今晚我在马厩里自杀,我不能对我的行为道歉。我不是独自来到这世上,我妈妈在那。我也不是独自离开,因为在你那。”

这是威洛比留给妻子的信。

无论威洛比究竟为何自杀,此后,站在威洛比一边的人,越来越多。

[attachment=10089904]

所有人都忘了米尔德里德是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都觉得她是一个胡搅蛮缠的疯子。

他成了受害者,米尔德里德反而成了加害者。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死前还给米尔德里德多买了一个月的广告牌费用,顺便也给她留了封信:

“即使我入了土,你还得让它们在那里挂一个月,算计到你了,米尔德里德,哈哈。我希望他们不会杀了你,祝你好运。”

[attachment=10089906]

再看看女儿死前和米尔德雷德的对话:

(女儿想借母亲车出去聚会,而母亲态度强硬,坚持不让)

女儿:“我能借车吗?”

母亲:“不能”

女儿:“Bitch!”

母亲:“为什么你就不能走路去。”

女儿:“好,我走路,我会走过去的,你知道吗,我希望我在半路被强奸!”

母亲:“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

[attachment=10089905]

一语成谶,老妈成了杀死女儿的半个凶手。

现在看来,女主米尔德雷德还是那个纯粹的、坚强的、被人怜悯的而母亲了吗?

矛盾不止这些,还有警长的二把手,狄克森这个人物。

[attachment=10089907]

影片前半段塑造的狄克森,是个在警局游手好闲,歧视黑人,满口粗话,不明事理的警员。

甚至在威洛比警长自杀后,和米尔德雷德一样愤怒的他,还把广告商打成了重伤。

这样的他,却因为威洛比留给他的信,而得到转变:

“有时候思考才能破案,狄克森,这就是你需要的。仇恨解决不了问题,但冷静可以,思考可以,试着改变一下。没人觉得你gay。祝你好运,狄克森,你是个正直的人,只是运气不太好,但事情会有转机的,我能感觉得到。”

[attachment=10089909]

他与米尔德雷德发生过许多冲突,也在影片的后半段做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醒悟也好,毁灭也好,因生活所遇,他的行为不断的在跳跃。

和屏幕外的所有人一样。

[attachment=10089908]

三个人,三封信,三块广告牌。

这里没有简单的爱与救赎,也不存在救赎的可能。

它所揭露的是美国南部乡镇当时的状况,也意在呈现人性矛盾的一面。

[attachment=10089910]

院长前面也说了,人没有绝恶没有绝善,现实中的人性不能用简单的善恶好坏来概括。

站在光里的人,背后就会有阴影,生于黑暗中的人,又或许最期盼阳光。

何况什么是恶?什么是善?

[attachment=10089912]

女主米尔德里德最终有没有找到杀害女儿的凶手,我们不得而知。

而我们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得到的、失去的,都会是我们最终能够细细回味的人生记忆。

目前《三块广告牌》还在国内影院放映,但也临近尾声了,想看的小伙伴快趁热去影院看看吧。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4-03

么哒哒丶 包包๓   影音天地 版块欢迎你 .o0

么哒哒丶

ZxID:2151220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03 0
确实不错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