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0月10日文章,原题:“全球定位系统”攻势,中日竞争在天上轨道展开 日本和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是对手,但它们最近的竞争处于一个显然更高的层面:外太空。两国均决心提高各自的“全球定位系统”的精度,希望在国防和商业领域能取得更大收获。
全球定位系统已成为当代生活的必备工具。它如今在全球用于智能手机地图和汽车导航。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若要避免拥堵和事故,那么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就不可或缺。这种迅速扩大的需求是亚洲大国欲提高各自系统竞争力的一大原因。日中两国目标一样,但路径不同。日本试图与美国合作实现高效,而中国则自强自立。
中国计划启动其导航卫星系统的升级版——“北斗”3号。该系统的精度将比目前的“北斗”2号高出两三倍。北京希望达到2.5米以内的定位精度,从而匹敌GPS或“伽利略”的先进程度。中国计划11月首次发射“北斗”3号卫星,目标是年底前发射四颗此类卫星。中国计划到2020年时组建成35颗卫星的系统,届时将能够覆盖全球。中国瞄准拿下全球导航卫星市场20%份额的目标。目前,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渔船已装上了“北斗”导航系统。其他的卫星将能覆盖连接中国与欧洲的地区,那里是中国重要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舞台。
与此同时,日本也忙于发射卫星。周二,日本航天局发射了一枚搭载“指路”号导航卫星4准天顶卫星的H-2A火箭。此次成功发射使日本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增至4颗。有分析指出,日本的“指路”号在精度方面优于“北斗”。但数量众多的“北斗”卫星赋予中国产能优势——使中国成为向亚洲其他地方提供导航服务的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