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播完了,这真的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盗墓题材的剧。
说到这里,我真的要先夸一下自己。
半个月前,我就写了一篇非常透彻的《沙海》分析文章,看到那篇的朋友,你真的是赚了。
你们说,我咋就这么棒呢。
emmm,自恋结束,进入正题。
刚开始每次看《沙海》的时候,我都会把弹幕打开,因为我觉得会有好多和我一样的原著粉来一边讨论剧情一边看剧,这让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是慢慢的我不再开弹幕,因为我觉得脑残很烦。
没错,我用的就是“脑残”这个词。
我很理解看到自己喜欢的爱豆和其他人组成cp,那样的纠结感。
可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角色的问题上升到演员本身?
因为剧中的“梁山cp”,无论是弹幕还是微博,都会有人对梁湾的扮演者杨蓉进行辱骂。
有说她丑的,有说她老的,还有咒她赶紧去死的。
这让我觉得,女演员们真的很不容易。
杨蓉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她的年纪30+很尴尬,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也不老。
但她的戏路,却已经进退两难,是演少女,还是少女她妈?
面对脑残们质疑她在《沙海》中的少女扮相,杨蓉曾经发过一条微博:
我演了很多我都不相信的角色,玄幻的架空的,没来由也没理由的人物,我当然知道很多人说“看不懂杨蓉的戏路,同期出道的xx等都开始演孩子的妈,杨蓉还在演孩子”之类的。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当下的影视环境让女演员不敢老去,我们这一波30+的女演员努力维护着少女人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市场需要。我渴望转型,想演嫁不出去的大龄女子,或者生活里忧伤跟喜悦一起多的单亲妈妈,想拥抱这个社会和每一个观众。我更怕转型后,我被定义成中年女演员,跟那一波儿我崇拜的女演员一样成了“非常有名非常美但没有戏演”,更何况我没她们有名没有她们美。这就是中国的市场,充斥着少女修仙、少女暗恋、少女甜宠,却少见一个成熟女性的成长之路恋爱历程以及职场经历。
中国的相当一部分观众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存在,他们自相矛盾,一面厌恶整容脸,一面又在嘲讽女演员长得不好看。
张檬因为出演《神雕侠侣》遭到了大量的质疑,嫌她长得不好看不足以担当女主角。
说的人太多了,她选择去整容了。
整容后观众又在说她残了,搞得张檬发了条这样的微博:
这让这个市场变成了死循环。
说起潘虹老师,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有印象。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最火的女演员,金鸡、百花、华表拿到手软,是中国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艺人,更被日本评为“世界十大影星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红透半边天的老戏骨,如今也成了“婆婆专业户”。
这个暗讽现实的话,让人听了格外心酸。
我们总是对好莱坞的影视充满赞美之词,它们的《卡罗尔》,它们的《欲望都市》,我们只能反复观看。
而我们拍出的更多的是《三生三世》、《孤芳不自赏》。
虽说“流量为王”,但天天看一群人在戏里除了谈恋爱还是谈恋爱,谈还不能好好谈,这真是让人吃不消。
随着《如懿传》的开播,周迅经历了一波大起大落。
因为前两集她的少女造型,被不少观众开启群嘲模式。
没错,那几集的少女确实有些尴尬。
声音沙哑,扮相没有少女感。
以周公子的的年纪演一个15岁的女孩,太难。
但这就能成为她被攻击的理由么?
说到这里,我有个疑问。
好像大众都对“少女感”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执念。
47岁的俞飞鸿,经常因为美貌引起热议,720度无死角的脸,最有资格被封为“女神”。
41岁的陈数,不久前出演了火爆谍战剧《和平饭店》,剧中的陈佳影肤白貌美前凸后翘,看着优雅、性感。
没错
这样的演员还有很多,梅婷,小陶虹等等。
国内的观众似乎不给女人优雅老去的退路,“不敢老”似乎成为了常态。
当然,也有乐此不疲的饰演玛丽苏少女的林心如,杨幂之流。
一直以来,中国女演员更新换代之快,可以算世界的前列了。
在现在以流量为主的市场下,步入中年的女演员很难撑起收视率。
因为《我的前半生》再度翻红的吴越,已经开始在《天坑鹰猎》中,饰演王俊凯的妈妈了。
不公平。
岁月的风味,经过沉淀,气质反而更显的成熟,这在女演员身上本该是最好的经历,可在观众和灯光的反复提醒下,却变成她们被轻视的理由。
我敢说,她们比那些傻白甜小花们,更值得欣赏。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设,中年女演员们绝不会像小花们那样,拉低整部戏的智商。
如果荧屏上全都是少女脸,初恋脸,还怎么看?
庸俗的小花,真的够了。
演技、感悟、气质更胜一筹的中年女演员,分明各方面都更好,为什么市场和观众就是不认呢?
你们可以从第一段重新开始看,我说了很多疑问句,但是却不会给你们答案,欠打么。
但是,没办法,我也不知道答案。
只能希望那些演技真的好的女演员,不要被那些脑残观众给打倒。
王朔曾经说过一句话:
年轻有什么了不起,你老过么?
如果观众们真的能深刻理解这句话,那么我们的影视剧会越来越好看。
互动话题
说出你喜欢的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