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蜂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故乡的野蜂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转载美文]故乡的野蜂

楼层直达
尕丶鑫

ZxID:2666709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0
故乡的野蜂





  我永远怀念故乡的野蜂,它们使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添上瑰丽的色彩。久离故乡,居于城市的石屎森林,每每与月白风清的漫漫长夜,我常常于梦香中,梦游回到熟悉而亲切的故乡,以饱满的精神,熏起了野蜂。
  
  故乡粤西,属丘陵地带,屋前屋后屋左屋右,放眼望去,尽是岭的世界,莽莽苍苍,漫无边际。山不高,海拔高度一百几十米左右;岭不大,绵延两三里。岭上泥土肥沃,没有高大挺拔的原始森林,只是长满密密麻麻千姿百态的灌木,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绿意盎然。那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野蜂,就在山上低矮的灌木丛中筑巢,生儿育女,过着它们忙碌而浪漫的生活。哪里有灌木丛,哪里就有他们的巢穴。
  
  常见的野蜂有五种:黄蜂、鸡妈峰、鸭蜂、地八蜂和竹筒蜂,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蜂。黄蜂是野蜂中的大家族。黄蜂的巢筑得像心形,多吊于灌木的根部,隐蔽性相当好。其次是鸡妈蜂,体形比黄蜂小一倍,呈褐黑色,它的巢筑成圆筒形,长长的像条丝瓜,多吊于竹林或较高大的灌木的主杆,晃晃荡荡,不太注意隐蔽性。鸭蜂有小孩手指那么大,黑中点缀着黄色的斑点,采花时,营营嗡嗡,像一架微型直升飞机,怪吓人的,它的巢筑得像个大瓦罐,有的甚至比水桶还大,巢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有牛屎和泥巴混合垒成的外壳,巢里面又分许多层,是野蜂中的大哥大,一窝蜂少者几百只,多者上千只。地八蜂的大小、形状、颜色和鸭蜂差不多,很难用肉眼分辨,它的巢筑在地洞里,像白蚁窝一样,入口小,里面特大,深者一米,也分许多层。血腥和惨剧不仅仅发生于人类,于野蜂中也较常见,鸭蜂和地八蜂体大力壮,不可一世,经常侵犯黄蜂的巢穴,霸道而又可恶。竹筒蜂的巢筑在枯死的树木或枯死的竹筒里,一般一窝只有两三只蜂,有小指那么大,颜色灰黑,脚上长着许多毛,那是用来采花蜜的,和普通蜜蜂一样,蜂巢缀满蜜糖。
  
  野蜂的特性是凶悍,但它们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准则。你不惹它们,它们也不睬你,你若侵犯它们的巢穴,它们就像发疯一样,疯狂在群起向你攻击,直把你蜇得哭爹喊娘,死去活来。尽管蜇了人野蜂不久将亡,但保卫家园,是每只蜂责无旁贷的天职与使命,因此,面队死亡,无所畏惧。
  
  每年夏季,和风拂煦,阳光充沛,百花齐放,是野蜂生儿育女的活跃期。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野蜂蜇人蜇畜牲的惨剧发生,牛在山上吃草,无意误踩野蜂巢,一群野蜂群起而攻,牛给蜇得发疯似地漫山狂奔;农妇在山中割柴,割着野蜂巢,给野蜂追蜇得抱头狂跑,但怎么也甩不掉,唯有跳进山塘或溪涧,潜入水中躲避。记得有一年,我的一个婶母,开荒造地时,挖中一窝地八蜂,被上百只地八蜂如影随形地穷追不舍,直追到四、五百米远,才渐渐收队。地八蜂有毒,可怜的婶母,给地八蜂蜇了几十枚刺,浑身肿得像头肥猪,发冷又发烧,送到医院抢救,才保住生命。婶母身上的蜂毒消退后,悲愤异常,于一个漆黑的夜晚,提了满满一箩筐谷壳,倒在地八蜂的地洞口,点着谷壳,将地八蜂熏了一夜,将满窝地八蜂尽数熏死,以泄心头之恨。婶母第二天掏蜂巢时,足足掏半箩筐死蜂。现在,我每每忆及此事,心头仍有余悸。
  
  黄蜂和鸡妈蜂的蜂巢是野蜂采撷百花的花瓣嚼啐,渗和上自己的唾液,一点一点慢慢垒成的,柔韧似纸,不怕雨淋,是一种很难得的中药药材,公社的中草药收购站大量收购,每斤收购价六元左右。因此,每年夏季,是野蜂筑巢繁衍后代的日子,也是熏野蜂的最佳季节。
  
  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是熏野蜂的理想日子。熏野蜂要做充足的准备,出发前,用干稻草编织一条长一米半左右,大腿那么粗,结结实实的稻草绳,脚穿胶鞋,头戴草帽,身穿长衫长裤,避免野蜂袭击。来到山麓,烧着稻草绳,让稻草绳在无明火状态下慢慢燃烧,散发出缕缕白烟。野蜂最怕烟,嗅到烟味,便慌忙逃遁。找野蜂巢需要敏锐的目光,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漫无目的寻找,收获甚微。通常站在山脚下的水溪旁或稻田边,死死盯住那些前来含水解渴的野蜂。含了水的野蜂从溪旁或田边像直升飞机一样,徐徐而平稳地上下飞舞,野蜂口中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闪亮,含了水的野蜂落在哪里,哪里准有野蜂巢。找到野蜂巢,对着蜂巢喷烟,待野蜂逃完后,便伸手摘巢。失去家园的野蜂,暴怒而惶恐地在附近上空盘旋,发出嗡嗡的振翼之声。我们小孩找到凶猛的鸭蜂和地八蜂,是不敢惹的,就是大人,白天也不敢惹,择月隐星藏之黑夜,几个人合力喷烟,才能制服它们。
  
  蜂蛹是难得的佳肴,在我童年时代,那也是一段生活相当艰难困苦的岁月,难得食肉,菜也少油水,蜂蛹成了饭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难得的享受。我的二爹,是贪杯之人,每到夏季,将熏到的蜂蛹,炒得香喷喷,端坐于门前的鱼塘边,边饮酒乘凉,边吃蜂蛹,饮辛辣的蔗渣酒,自得其乐,飘飘然,赛似神仙。二爹是熏鸣蜂和地八蜂的行家里手,地八蜂和鸭蜂巢大,蜂蛹多而肥大,一窝蜂巢的蛹,少者三、四斤,多者七、八斤,甚至十多斤。我们小孩总喜欢把发现到鸭蜂、地八蜂的消息告诉二爹,二爹白天去侦察,做好标记,晚上便独个儿行动,每次总是满载而归。二爹也是慷慨豪爽之人,将炒得香喷喷的蜂蛹置于门前的小桌上,乘凉的人,不论小孩或大人,谁都可以伸手抓一把蜂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种情景,在生活单调而贫困的六、七十年代,是令我十分怀念的生活插曲,空虚的心灵也得滋润与满足。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4-11-12

゛ ✿ 旖ル 包包  ﻬ 校园青春欢迎你 ﻬ

pray丶

ZxID:10941790

等级: 元老
配偶: o煙民丶
   跑   心            跑   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2 0
我故乡没有蜂
素心若兰

ZxID:27274083

等级: 元老
配偶: 素心无尘
            │后会无期│              │ 2016 / 6 / 30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2 0
故乡的情结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