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匆匆那年》:俗烂得像班主任拍的青春片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吐槽《匆匆那年》:俗烂得像班主任拍的青春片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6个回复

吐槽《匆匆那年》:俗烂得像班主任拍的青春片

楼层直达
拾壹 

ZxID:26303783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8 0







点击在新窗播放

票房那么好,但在内容上,国产青春片似乎还能做到更好。在祖国电影产业类型比内容更卖钱的尴尬之下,秉持着鞭策国产电影质量更上一层楼的中心思想,搜狐娱乐在这里啰嗦两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这样的青春片真的好吗?NO!至少我们的青春不长这样!

电影《匆匆那年》上映三天,一举突破两个亿,并朝着更高的数字进发。
搜狐娱乐讯(三三/文)好消息!电影《匆匆那年》上映三天,一举突破两个亿,并朝着更高的数字进发,为贺岁档带来第一发捷报。然而在豆瓣上,此片周六晚评分5.7,到了周日早上降到5.6,评分下降速度几乎与票房上涨速度成正比。这个评分,在这两年大热的青春片中垫底,甚至比年初的《同桌的你》还要低。

《匆匆》与《致青春》、《同桌的你》差不了多少,没有新意,不禁让人忧虑,我们的青春片到底怎么了。 [保存到相册]

  【类型比内容更卖钱,真的好吗?】
  青春片真的太容易赚钱了。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有过青春的人,都会去影院缅怀一下自己的,这就是所谓的类型比内容更卖座。
  只要你打足噱头,几乎没有赔本的买卖。比如找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小说(《致青春》、《匆匆那年》),或者找一首深入人心的时代之歌(《同桌的你》),再找一堆算是有噱头的明星(彭于晏、郑恺、倪妮、林更新),找个算是有噱头的导演(赵薇、张一白),找个有噱头的明星唱首主题歌(王菲、还是王菲),这项目基本就成了。
  遇到这种片子,很多观众在进入影厅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放弃用电影逻辑思考内容本身了,电影变成大型青春回忆录,基本只要拍到能引发共鸣的白衬衣,大操场,早恋,再放几首那个年代的歌曲,感伤的人就能触景生情,开始在脑海中脑补自己那个时候在干嘛,爱着哪个傻逼,做了哪些缺心眼的事情。
  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故事本身只要和大多数人的青春差不离就行,大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让人忧虑的是,长此以往,观众也会有厌倦的时候,已经有不少观众看完后在豆瓣时光留言说,《匆匆》与《致青春》、《同桌的你》差不了多少,没有新意,不禁让人忧虑,我们的青春片到底怎么了。
  【用班主任视角拍青春片,真的对吗?】
  什么是班主任视角?简而言之,这些青春片拍出来,全部是一些样板戏一样的规范行为:早恋、打群架、被同学欺负、暗恋隔壁男生……就像是写一篇毫无感情的规范作文。再不然,就是在各种青春小说、网络论坛上看到的俗套情节:堕胎、劈腿、死人。冰火两重天的程度让人怀疑导演和编剧是不是真的没有读过高中、大学,完全没有曾经经历者的那种主观感受,反倒像班主任偷偷观察着高中大学生活一样片面,电影里只有旁观者的隔岸观火和想当然,没有当事人的活灵活现和深入骨髓。
  结构:靠成人视角回忆过去,我们才不会那么苦大仇深好吗!
  《同桌》与《匆匆》在结构上拥有惊人的雷同感。同样都是因一场结婚而引发的集体回忆,同样也是从高中回忆到了大学,男女主角同样也是经历了感情的变故最后天各一方。不得不让人怀疑,《同桌》的编剧对九夜茴的《匆匆》原著“借鉴”了不少。
  除了大结构上玩不出新花样外,《匆匆》更糟糕的地方在于,即便青春期发生再深刻的爱情故事,当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回忆起来的时候,也不该是一副沉重不堪的表情。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在聚会,在情人面前回忆初恋的状态,哪个不是云淡风轻,带着一丝调侃地说了出来,更何况在电影里,他们对着的还是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只是负责给婚礼拍纪录片的小女孩。
  叙事:靠历史事件找时代感,我们没那么关心它们好吗!
  爱用历史事件也成为这些青春片惯常的手段。在《同桌》说起了大使馆被炸之后的游行、03年非典。《匆匆》说起了千年虫,说到了申奥成功,还有世界杯上的中国之战。创作者试图用这些历史上的具体截点作为时代坐标,渴望刻画出时代感,同时试图抓住观众的共鸣。这一招或许有效,但用多了,就麻木了。别人李芳芳在2010年就用过这一招,勉勉强强拼凑出了一个所谓的《80后》。
  更重要的是,时代坐标是全中国人的回忆,那作为我们大学生,我们在那些时代坐标之下都干了些什么呢?电影里似乎没有拍出太特别的东西,似乎也是和其他叔叔阿姨或者弟弟妹妹一样,在庆祝,在欢呼,没有突出学生的特性。
  作为那时候在读高中的大多数来说,要应付应试教育的双肩包已经快把我们的精神世界压垮了,除非是卷子上要考,不然我们哪里会那么关心国家大事。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大事件不重要,放假放几天更实际。或许只有班主任才会用这样笼统的方式将我们的青春组织起来。
  故事:早恋、分手、堕胎、死人,我们没那么狗血好吗!
  《匆匆那年》和《同桌的你》还有《致青春》都有一个剧情设定,那就是堕胎。《致青春》里面更惨,还有车祸,死人。《匆匆》里面倪妮与彭于晏性格的设定是,女主外表闷内心成熟,男主外表倔内心幼稚,配置还是《那些年》的配置,但在情节上,比《那些年》狗血一万倍。先是家人阻挠,然后是男主劈腿,接着是女主跟踪,为了报复跟别人发生关系,在接下来是堕胎,最后天各一方,留下一个信物让男主思念众生——把剧情大纲梳理出来之后恍然发现,这哪里是青春片?这完完全全可以套用在任何一部爱情电视剧里面啊,还是我们小时候常常看的那种。
  估计创作者的逻辑就是,在普遍性中找寻特殊性,毕竟是艺术作品,还是需要一些情节上的戏剧张力的。可是戏剧张力不等于狗血剧情,为什么《那些年》能打动人?因为我们的青春时期的爱情就是在操场上牵牵手,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情吵架分手的那种,真的没有这么狗血的!
  共鸣:情怀不够歌曲凑,不然就是道具凑
  翻看豆瓣时光上对于《匆匆》的短评、影评,很多都提到了歌曲对观众的共鸣感受。比如网友“根正苗红少年S”评价:“给三星完全是因为里面两首歌,一首《当》,一首灌篮高手里的插曲《好想大声说喜欢你》实在非常戳中我。”短评中给一星的网友“有意识的贱民”说:“除了《灌篮高手》的主题曲,没有任何的共鸣,而感到一丝悲伤的是大陆的怀旧青春片也变成了一样样的套路化,没有任何的惊喜感,甚至连‘情怀’都谈不上。”
  除了用音乐,用道具也是非常巧妙的找共鸣的方法。《致青春》的时候,赵薇也四处宣扬为了找那个年代的课本、教师、电视机花费了多少功夫,而《同桌的你》里面也出现了同桌,初恋、打架、小虎队、铁皮玩具、画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大白兔奶糖……共鸣不够就只能靠这些物品和歌曲凑了。
  那么问题来了,用这种方式找共鸣,跟朋友圈里分享的那些类似于《80后才看得懂的几种玩具》的文章、或者在朋友圈分享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有区别吗?




免责声明:
① 本帖内容源自互联网,只做参考学習用途,请勿在未经本帖内容版权所有者书面授权的凊况下用于商业用途。
② 如果您喜欢本帖内容并准备长期使用,请购买正版。
③ 本信息来源于搜狐娱乐。
④ 如果您是本帖内容的版权所有者,反感本作品被分享或修改,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论坛站内信联系ID倾觞不记韶华 (或两旁世人o煙民丶大湿胸午夜狂凊)通知本人以便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给您反馈请联系管理员QQ:1194152199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4-12-08

ˆˆ钱进包包,影视天地欢迎您!﹤﹤﹤﹤

夢想ζ

ZxID:29226345

等级: 元老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2-08 0
很烂吗?

际遇之神

惩罚

看到了凤姐,当场吓晕,花去治疗费DB4

小飞仔、

ZxID:53404443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12-08 0
没发觉很烂呢
你忘了回忆E

ZxID:51581977

等级: 大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12-08 0
10月5号那天我去看了下,感觉人挺少的啊。就10来个人在看.
夢想ζ

ZxID:29226345

等级: 元老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12-08 0
回 3楼(你忘了回忆E) 的帖子
看来这个片子要赔钱了
BananaMilk 

ZxID:1742368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12-08 0
电视剧我就没看
尕丶鑫

ZxID:2666709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12-08 0
是不错的啊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