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人要有胆有魂" 其作品回顾展北京开幕 张震意外到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王家卫:"电影人要有胆有魂" 其作品回顾展北京开幕 张震意外到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王家卫:"电影人要有胆有魂" 其作品回顾展北京开幕 张震意外到场

楼层直达
小飞仔、

ZxID:53404443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9 0








网讯 12月8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博纳影业、泽东电影特别策划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王家卫电影回顾展,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影院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在上午放映完《东邪西毒》之后,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一代宗师》3D出品人、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导演王家卫登场亮相,并揭幕了《一代宗师3D》手绘油画版海报。电影主演张震也作为神秘嘉宾“空降”现场,令全场观众惊喜不已。

  发布会后,王家卫导演利用与观众见面的难得机会,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室副主任左衡、研究员李迅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十问王家卫”的主题对谈。王家卫在对谈中透露了自己电影生涯作品背后的脉络,分享了自己的转变过程。在新时代、新电影技术的发展下,王家卫借用国画大家李可染先生的话——“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感慨地说:“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讲,你要有胆量面对新的世界,但是要保留自己的魂。”

王家卫:“我就是个新人”  “神秘嘉宾”引发全场沸腾

  王家卫导演亲自为本次影展挑选了《春光乍泄》《堕落天使》《重庆森林》等近十部影片片单。他说:“很多电影这一次才是在国内第一次放映。很多观众对我的了解,很多都是通过碟片,更多是从媒体上面,可能大家其实没看过我的电影。严格来说,这才是我的电影第一次见面,我也定位自己是一个新人。”

  对于其最新的作品《一代宗师3D》,王家卫说:“我在做资料搜集的时候,有一个老师跟我说‘打人如亲嘴’,意思就是说你要有胆量贴的非常近。‘打人如亲嘴’要怎么在电影里表达?3D就是能够表达这种境界的手段。”加上之前已经做好的准备,《一代宗师3D》动用了好莱坞200人的后期团队,制作了一年的时间。除了3D视觉效果、故事重新调整,这个版本亦加入了之前版本中没有的“珍藏内容”。“我们在拍这个电影的过程里面,很多时候会有一些片段、一些人物、一些最关键的东西会走出来,不断提醒你不要忘记它们,我希望把它们放到3D版里面。”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作为《一代宗师》3D版的出品人之一到场,已经看过《一代宗师3D》完成片的他表示:“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3D武侠电影”。他认为3D效果的加入更好地实现了导演的最初设想,极大的还原了影片风貌,“《一代宗师3D》赋予导演之前留白的内容更多的意义,一定会成为2015年华语电影送给观众们的开年‘厚礼’。”

  在发布会尾声,张震以“神秘嘉宾”的身份突临现场,给了王家卫导演以及全场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惊喜。张震现场回忆:“第一次碰到王家卫是在柏林的一个戏院里,我当时看到戏院门口站着有两个很高的人,很严肃,手抱在胸前。我就想:这两个人怎么这么高大啊?后来才知道他们就是导演和张叔平。”  

  张震还说:“我就是他的粉丝啦。虽然我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我觉得她的电影很棒,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人生,作为观众是非常享受的。”王家卫谈起张震的到场,非常欣慰。他说:“我没想到,他结婚之后,竟然是一个那么照顾家庭的人。 他很快要当爸爸了。我是看着他从17岁到今天,今年对他人生来说,是又一个阶段。我相信他会有另一份天地。 希望观众可以一路支持张震。”他还透露,张震每天在家都会煮饭。

  据悉,此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主题影展自12月中旬开始,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影展期间,王家卫执导的《重庆森林》(1994)、《堕落天使》(1995)、《东邪西毒》(1994)、《春光乍泄》(1997)、《花样年华》(2000)、《2046》(2004)、《东邪西毒:终极版》(2009)将于大银幕上重放异彩,还将特别放映又王家为导演监制的《东成西就》(1993)及纪录片《摄氏零度·春光再现》(1999),诸多影片均为首次在内地放映。2015年1月8日,代表王家卫3D武侠新门类开山之作的《一代宗师3D》将正式压轴影展,在全国范围内上映。

“十问王家卫”主题对谈内容精选

  问:现在的研究者一般都会认为,你的个人风格是在《阿飞正传》后开始形成的,这是为什么?

  王家卫:《旺角卡门》和《阿飞正传》是我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作品。在我拍《旺角卡门》的时候,在香港很流行英雄片。当时吴宇森排了《英雄本色》之后,大家都喜欢拍英雄片。其实“旺角”在台湾公映的时候,叫“热血男儿”。我在电影中要表达的是,那个时代里哪有什么英雄,只有热血。电影就是讲刘德华对朋友的感情,是一腔热血。张曼玉对刘德华的爱情,也是一腔热血。因为如果按道理说,她们俩是不应该在一起的。

  到了《阿飞正传》,其实是讲了一个时代。我那个时候很喜欢南美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爱在瘟疫蔓延时》(大陆译名:《霍乱时代的爱情》)。影片原来的片名就叫《爱在1966年》。为什么他的作品影响那么深呢?因为中国人的故事,都是文以载道,作者要讲什么,就写什么。他的书却让我看到,如何去讲一个故事。他用的方式、背景是不一样的。我从他书里看到,在那个年代的人对爱情的观念。现在的人们,对待爱情可能就像打个喷嚏这么简单。但是在那个年代,爱情是延绵不绝的的。《阿飞正传》中我的野心很大,我想表现的4个年轻人的爱情,也是连绵不断的。就像得了一场病。

  问:时间一直是您作品中非常关注的事情。在时间选题上,有一种回溯的趋向,从当代都市人慢慢往前走,甚至到了《一代宗师》到了民国的时代,您是怎么考虑的?

  王家卫:我特别焦虑这个时间。写剧本的时候,老板会问你什么时候交本子;拍戏的时候,每天制片会问你,几时收工。很多东西是金钱可以换来的,但是时间不可以。我从《旺角卡门》,到《重庆森林》都是。《春光乍泄》也是,虽然不在香港,但是其实都是关于香港的故事。我对香港在那个当下的感觉,都在那些电影中呈现了。在《重庆森林》之后,我发现我那种讲故事的方法被很多人借用了。那么在大家都拍那类型电影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件事情 ——探讨香港是怎么来的。于是我就按照这个脉络去拍电影。包括《一代宗师》,就是在追问香港再上一代人是怎么来的。

  问:研究武侠电影、武侠文化的学者认为,《东邪西毒》里边的桃花、慕容这两个人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您是如何发明或者说如何构想这两个人物的?

  王家卫:在做《东邪西毒》的时候,有两个大前提。第一,为什么突然去拍金庸的作品呢?因为那个时候徐克拍了《东方不败风云再起》,林青霞的造型让她红遍亚洲。结果林青霞那一年拍了10部戏,全都是反串的。第二,当时武侠片已经不流行很久了。因为成本非常高。既然老板都投资武侠片,那对我来说,有机会拍武侠,很好。而我最感兴趣的人物,就是东邪和西毒。这两个人物大家都很收悉,的那是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我为什么设计慕容燕和慕容嫣呢?其实她们俩都是林青霞的精神分裂出来的嘛。我想我可以用另一个方法去讲这个故事。武侠嘛,肯定是天马行空的。因此,我在构思《东邪西毒》剧本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用现代的方法与处理,而不是考据。

  问:在你看来,编剧与导演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家卫:对我来说,第一,我就是当编剧开始的。我知道编剧就像战争中后方的参谋部,导演和剧组是前线。很多时候,前线会有变动,会有意外。比如《一代宗师》这部戏,一开始计划从南方拍到北方,结果梁朝伟手断了,就只能提前拍摄他的戏份。我觉得导演要像一头牛一样,能吃多少就要吃多少。为什么看那么多书、采访那么多老师?到每一个阶段,我都要去消化,根据一个情况,进行调整。到了最后的剪辑过程,有的人说是这是个1:1的过程,拍多少剪辑多少。而对我来说,这是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只有最好的才能留下来。

  问:你每一部电影都非常的出色,原声碟都非常受观众的追捧,你是如何决定用什么音乐的呢?

  王家卫:电影就是画面和音乐的配合。电影的音乐是三大方面——配乐、效果、对白。这三点都可以相互转换的, 有的场面音乐比对白更有力量。比如《重庆森林》,大部分时间里布满了音乐,只有最重要的时候才没有。音乐不是一个工具,它可以有很多功能,比如它能给你时代的背景,用一个歌可以让观众直接走到那个时代。 为什么我用美国往事的音乐在《一代宗师》里呢?因为故事讲的也是民国的往事,是一脉相承的。

  我在现场也是放音乐的。 我在现场镜头是跟着演员一起走的。音乐能让演员和剧组,把握影片的节奏。节奏对于电影来说是最重要的。我在香港算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导演吧。第一次弄的时候,演员都看着我:“你在干嘛?”

  不过,这也是有坏处的。你会慢慢爱上这个音乐,因为都是现成的音乐,所以如果你要在电影里用,你要么去买,要么就跟作曲说:“我想这个音乐和这个这个差不多。”那对这个作曲者来说,他会受不了的。

  问:《一代宗师》是一部传记电影,人物真正的历史时间和经历,以及虚构艺术上加工的东西,你怎么看这两者的关系?

  王家卫:传记片最难的一点,你要花多少时间研究才算是真实呢?我对一般的资料都是不相信的。拿叶问这个故事来说,最难的就是,武林里,对每个人的说法,都找不到最真实的一面。比如你问他徒弟,肯定是好话。尤其是成名的人,你听不到真实的故事。

  所以你更要从多方面考究,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分寸要创作者把握。他50岁到香港之后,通过他很多的徒弟,他的生活可以考据的。但是他在佛山的时候,故事就无法考据了。我看过他最好的朋友,写的叶问,和找到的资料,也是南辕北辙。你只能知道,他不是一个完全的武夫,是个世家子。

  最后我怎么去构想这个叶问呢? 我从李小龙的传记里说,他受到了很多叶问的影响。既然不知道叶问年轻的时候具体怎么样,为什么不把李小龙放在民国的时候呢?影片里的叶问其实就像年轻时候的李小龙。

  问:未来你要迎接一个新的挑战:用数字摄影机、数字工作站等等。从您个人的风格来说,你的风格怎么融合在数字电影数字技术中呢?

  王家卫:胶片技术不会消失的。只是不是主流而已。我最近看了胶片IMAX版本的《星际穿越》。数字技术有好处,尤其是当一个画面反差很大的时候,比如科幻片中的镜头,数字技术就是很好的。比如《 一代宗师》 ,胶片的细腻感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说胶片版像一幅油画的话,那么数字版就是油画的高仿品。往后肯定是数码是主流,但是我不认为胶片会消失的。我不会抗拒的,我需要知道我自己的电影是什么样的效果,数字技术只是多了一个新的方法。  

  问:你的作品有典型的东方美学,又能被世界观众所接受,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王家卫:其实没什么奥秘的。一个成熟的电影及时应该可以走很远的,可以让很多人理解的。中国的文学,在40-50年代之前,都是乡土文学,中国的城市文学是到海派文学出来之后才有的。香港电影在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是关于都市当下的,我相信这会有一个在沟通上的好处。其实我们今天看上海跟纽约、巴黎,很多地方,人们遭遇的问题有很多地方是共通的。

  问:在合拍片势不可挡的情况下,香港电影人如何坚守自己的身份,同时表达自己的个性,这几个方面怎么可以达到一个统一,您的建议是什么?

  王家卫:我很不喜欢一个词“固守”。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变化,不应该这样。我92年来内地拍《东邪西毒》就是一部合拍片。这么些年来,我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同行,有很大的进步。他们越来越靠近观众。李可染先生讲过,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画家,最可贵的是胆,最重要的是魂。拿这句话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讲,就是你要有胆量面对新世界,但是要保留自己的魂。

  问: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带哪一个角色上船。船开去哪里?

  王家卫:(笑)能不能多几张啊。这个有点难了。(问:那给你两张呢?)算了,还是都在一条船上吧。








免责声明:
① 本帖内容源自互联网,只做参考学習用途,请勿在未经本帖内容版权所有者书面授权的情况下用于商业用途。
② 如果您喜欢本帖内容并准备长期使用,请购买正版。
③ 转载本帖内容,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④ 如果您是本帖内容的版权所有者,反感本作品被分享或修改,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论坛站内信联系ID倾觞不记韶华 (或  两旁世人o煙民丶大湿胸午夜狂情)通知本人以便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给您反馈请联系管理员QQ:1194152199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4
DB+14 2014-12-09

ˆˆ钱进包包,影视天地欢迎您!﹤﹤﹤﹤

BananaMilk 

ZxID:1742368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2-09 0
王家卫的电影还不错
夢想ζ

ZxID:29226345

等级: 元老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12-09 0
这对白

际遇之神

奖励

追寻春哥的脚步,可无限复活,能力值3DB

尕丶鑫

ZxID:2666709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12-10 0
大导演啊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