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动画分级制度业内多有讨论,但官方标准一直未成形。去年4月爆出一幼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做“绑架烤羊”游戏的恶俗事件,引发20多家动画机构的“联合上书”,终于催生了号称民间1.0版的《中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
最后一根救命草1.jpg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情节被儿童模仿
国产动画在野蛮生长之后,需要由粗犷式生长过渡到精细化制作。为了动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果断剔除“三俗”动画,而至于那些即将上线的低俗动画,最好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有人说所谓的分级制度其实是给动画制作公司戴了紧箍咒,时刻提醒着他们 no zuo no die,不要try,离暴力、色情、脏话连篇远点。也有人担忧,分级制度使动画片的创作陷入被动,创作难度大幅提升。未来分级制度正式形成后,不符合标准的动画片将受冷遇,恶俗情节严重者还会被驱逐下架。分级制度将要求影视动画制作公司按高标准来制作影视动画,从源头上规范动画市场。
[attachment=8615710]
《中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只是民间标准,受到权威性的制约,若不能引起相关方面重视,实质意义也将大打折扣。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将分级制度上升到国家标准,才会创作者和传播者形成约束,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一言以蔽之,分级标准只有从“民间”走向“官方”才具有真正意义。
分级之后,消费者就真的会按照级别选择动画了吗?影院说10岁儿童不能进,但9岁儿童来买票他就不卖吗?
有趣的是,在分级制度的发布会现场,按照分级标准对图片中10部动画进行赋值1-5,600名家长测试了“被坑指数”,数据显示,近三成家长“被坑指数”超过50分,这也就意味着儿童看了与自身年龄并不匹配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