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物通过群居取得优势,但也付上群体成员冲突这一代价。因此,一个能在不同处境中避免冲突演变成伤害性攻击互动的机制是维持一个稳定群体的不二法门。狗的社交游戏往往容易引发冲突,因为构成游戏的行为元素包括交配、捕猎、打斗等互动动作,有可能令玩伴误解而产生冲突。因此,游戏讯号是个重要的游戏特定行为,旨在让同伴分辨现时互动是否游戏性的。狗的这些讯号行为也是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先前的研究观察到人类在人犬游戏时也有游戏讯号的行为,而这些人类讯号也是狗所能观察并了解其意义的。在狗的驯化历史中,人犬在组成稳定的生活群体时,狗需要解读人类在人犬互动时的各种行为,选择繁殖赋与了它们这种能力。以前的研究确认了这个事实:对着同一陌生人的友善和威胁行为,狗能迅速切换反应。在本文介绍的研究中,研究者进行了更深入的实验,去调查狗如何在游戏及非游戏处境中,面对来自主人和陌生人的友善及威胁行为时如何调整行为。
共有37只家庭犬参与了实验。实验安排了游戏和非游戏处境,在游戏处境中,人类参与者(主人或陌生人)会先和狗玩一分钟拔河游戏,然后进行友善接近(用友善的声线说着话,目光柔和地看着狗的眼睛,挺直身躯以正常速度接近狗)或威胁性接近(不作声,狠狠瞪着狗,双手放背后弯身慢慢接近狗)。完成第一次接近,则再玩半分钟,再作第二次接近(使用和第一次相反的行为),最后以玩一分钟作结。在两次接近时,研究员纪录了狗的邀玩行为(后脚站直前脚向前趴)、眼神回避行为(撇头)、发出声音(吠叫或低吼)、走开、护物行为,并作出评分。
在非游戏处境中,狗被一条1.5米长的绳栓在树,人类参与者站在起点,然后进行友善接近或威胁性接近。完成第一次接近,则人犬再回到各自起点,再进行第二次接近(使用和第一次相反的行为),最后人类参与者回到起点并呼唤得到解放的狗过来。在两次接近时,研究员纪录了狗的邀玩行为、眼神回避行为、发出声音、走开(甚至扯绳)、寻求接触行为(容许人摸头甚至摇尾并主动舔人),并作出评分。
为了不至于给狗过量压力,接近会在狗展现恐惧或攻击征状时中断:试了三次仍无法让眼神回避的狗望向人类参与者、狗离开人类1.5米、狗吠叫或低吼过4秒、狗意图攻击人类(边吠叫或低吼边走向人类)、狗作出邀玩行为。
在游戏处境中,狗对主人和陌生人的反应并无显著差异。在面对威胁时,跟面对友善接近相比,狗较多进行邀玩行为和发出声音,并较少出现眼神回避;走开及护物行为则无显著差异。
在非游戏处境中,跟面对主人威胁相比,狗对陌生人威胁作出较多眼神回避和较少寻求接触行为;但走开和发出声音无显著差异。在面对人类威胁时,邀玩行为极之罕见;跟面对友善接近相比,狗较多发出声音和作出眼神回避,并较少寻求接触;走开则无显著差异。
比较游戏处境和非游戏处境,面对主人威胁时,狗没有因处境不同而有反应上的显著差异,它们都倾向容忍或寻求接触(容许人类在游戏处境最后取得玩具和在非游戏处境摸头) 。但面对阿生人威胁时,狗虽然倾向在游戏处境中容忍,却在非游戏处境中倾向攻击或回避(人类无法摸到狗因为狗不断作眼神回避或发出声音或走开)。在游戏处境面对威胁时,比起在非游戏处境面对威胁时,狗作出更多邀玩行为。
研究结果确认了狗灵活切换行为以对应不同对象、不同行为及不同处境的能力,这帮助狗在驯化历史中适应和人类的共同生活。威胁下的邀玩行为和眼神回避都是冲突回避行为的一种,但在不同处境下使用却有不同效果。一般认为瞪着对方对狗来说是种展示支配地位的仪式,因此意味着敌意。避开眼神接触是一种回避这类危险冲突的方法。然而,在游戏处境下突然出现威胁,这对狗来说是个暧昧不清的社会状态——到底行为者是否真的有敌意呢?因此狗倾向不作出眼神回避,而是增加邀玩行为的展示,以确定现在的处境——我们不是正在玩吗——并意图引导人类行为变回游戏行为。
对对象的熟悉程度也影响冲突回避行为的选择,保证自己的安抚意图被认为在紧密有感情的关系中也是种有利的冲突回避行为,因此研究结果可见到狗比较容忍主人的威胁,容许主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