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
[table=72%,#33FF00,#000000,11][tr][td] [/td][td] [/td][td] [/td][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d]
[align=center][attachment=8827933][/align]
[align=center][size=2]《亲爱的》海报[/size][/align][size=2]
[/size][color=#333333] 近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表彰名单,去年上映后口碑极佳的《亲爱的》及其主演全数缺席,引发了导演协会前任会长黄建新的不满,并对导演协会的评选规则提出质疑。其实,包括奥斯卡在内的诸多知名电影奖项也都曾遇到这样的尴尬。电影专业杂志《Variety》的电影评论家Sam对于近几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几部片子都颇有微词,其主要原因是有一些他认为非常好的影片没有获得参赛资格。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好片层出不穷,但不少广受好评的影片因为规则而与电影奖项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扼腕。
[color=#333333][b] 规则遭遇质疑[/b]
[color=#333333] 在近日公布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入围名单上,曾获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的《亲爱的》以及去年国产片票房冠军《心花路放》榜上无名,这让导演协会前会长、著名导演黄建新十分不解。根据表彰大会的评选规则,港台导演执导的电影不参与除了“年度港台导演”之外的其他奖项的评选,且《亲爱的》也没有报名参加今年表彰大会的评选。但黄建新认为,这样的规则并不合理,导演协会十年前制订的评选规则已不适应如今中国电影的发展形势了。
[color=#333333] 奥斯卡的评选规则也曾遭人质疑。对于最佳外语片,每个国家或地区只能提选一部影片参赛,并且要按其规定来筛选。曾有一部广受观众喜爱的影片——朱利安·施纳贝尔拍摄的法国电影《潜水钟与蝴蝶》就因此没有获得参赛资格。该片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但因为法国提交了索尼公司的动画片《我在伊朗长大》参赛,因而,这部极有潜力的影片痛失良机。
[color=#333333][b] 专家呼吁修改[/b]
[color=#333333] 好影片被评选规则拒之门外,使电影奖项评选委员会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一些好莱坞的影评专家尖锐地指出,在这样的规定下,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就并非一定是当年最好的外语片,因此也一直有电影界人士呼吁修改针对外语片入围的报名规定。Roadside At tractions电影公司副总裁荷华·科恩说:“一个国家一部电影,这样的规则有其局限性,这使一个导演不能自如地选择各地有才能的人,也使奥斯卡奖不那么完美了。”
[color=#333333] 面对黄建新所质疑的今年导演协会2014年度的表彰名单,也有不少国内电影人提出修改入围规则,取消自愿原则,让当年上映的电影自动获得参与评选的资格。对此,现任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表示,10年前,两岸三地电影人之间的协作没有现在这么频繁,而如今,很多港台导演都来导演内地的题材。“导演协会正在考虑要不要与时俱进地对规则进行修改,估计明年表彰大会启动时就会对大家有一个交代。”
[color=#333333][b] 获奖并非全部[/b]
[color=#333333] 而在导演谢飞看来,并非所有电影都需要由奖项来肯定。“我们应该有多样的声音,不能只有一种唯票房、纯娱乐的声音。”
奥斯卡主办单位的执行总监布鲁斯·戴维斯面对媒体时曾承认,一个电影奖项并非总是能选出当年最好的影片,毕竟众口难调,但奖项并不是一部电影获得肯定的唯一途径。“要知道,这些评选规则并不是为电影作品量身订做的,”他说,“例如奥斯卡,我们按照奥林匹克的模式来制定规则,整体思想是要电影人组成一个团队,并且这个团队可以代表这个国家最高的制作水准。”
[/color][/color][/color][/color][/color][/color][/color][/color][/color][/td][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d] [/td][td] [/td][td] [/td][/tr][/table][align=center]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