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形特征编辑本段 中等体型(13厘米)的凤鹛。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枕灰色,头顶有一短的不甚明显的羽冠,系由头顶羽毛向后延长形成、灰色具细的白色羽干纹,眼先灰色,眉纹白色不甚明显,其上有时杂有褐斑,眼后、耳羽、后颈和颈侧淡栗色或棕栗色、形成一宽的半领环,有的后颈栗色不明显或没有,各羽亦具白色羽干纹。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灰褐色或橄榄褐色,各羽亦具白色羽轴纹。尾呈凸状,灰褐色或暗褐色,外侧尾羽具明显的白色端斑,白端向外侧逐渐扩大。两翅暗褐色或灰褐色,外侧飞羽外翈和内侧飞羽与背同色。下体从颏至尾下覆羽浅灰色或污灰白色,胸侧和两胁沾橄榄褐色或浅褐色。虹膜红色或红褐色,嘴褐色,脚角黄色或黄褐色。 栖息环境编辑本段 主要栖息于海拔拔15OOm以下的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
生活习性编辑本段 主要以甲虫、金龟子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多成群,通常成10多只至20多只的小群,有时甚至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在小乔木上或高的灌木顶枝上。群中个体常常保持很近的距离,或是在树枝叶间跳跃或是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很少下到林下地上和灌木低层。只有在危急时才降落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逃走,一般较少飞翔。活动时常发出低沉的‘欺儿、欺,欺儿,欺’,的叫声。 分布范围编辑本段 中国分布于四川中部峨眉、东南部秀山、南川,南部屏山,贵州北部赤水、习水、东部江口、雷山、南部罗甸,云南西部泸水、耿马、盈江、潞西、怒江、西盟、南部西双版纳、河口以及广西,广东,香港,湖南,湖北,浙江和福建等省。
分布于锡金、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繁殖方式编辑本段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700-1500m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巢多置于其他鸟类废弃的巢洞或天然洞中,主要由植物纤维、草茎、草叶、苔藓等材料构成。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而富有光泽、被有红褐色或褐色细小斑点,尤以钝端较密,有时在钝端形成一圈或成帽状。卵为卵圆形,大小为 15-18mm×12.3-14.2mm。 亚种分化编辑本段 栗耳凤鹛滇西亚种(拉丁学名:Yuhina castaniceps plumbeiceps)
栗耳凤鹛华南亚种 (拉丁学名:Yuhina castaniceps torqueola) 种群现状编辑本段 栗耳凤鹛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种群数量较为丰富,3月间在贵州罗甸曾见到百余只的大群。 宠物在线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宠物在线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 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