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align=center][table=560,#FF95CA][tr][td][table=550,#ffaad5][tr][td][table=540,#FFC1E0][tr][td][table=530,#FFD9EC][tr][td][img]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1/28/1296537_1322487858mzyg.png[/img]
外形特征[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img]http://ci.nestpet.com///uploads/46e13fdbbf54495e029b914b2d69afa0.jpg[/img]雄性成鸟:上体辉黄色,腰羽微染橄榄色;眼先有黑斑纹达于嘴基;肩羽与背羽同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色,微具黄端;其余各外侧尾羽黑色具大块黄斑,愈向外侧者黄斑愈大,可达尾羽长度之半,内翈黄色区较外翈大;翅覆羽黑色具黄色羽缘;初级覆羽的端部1/3为淡黄色,形成显著黄斑;飞羽黑色,各羽外翈具近白色淡缘,第5 枚以后的各飞羽均具细白色端缘;翅下的初级覆羽具有黑羽;翅式为3>4>2>5。下体鲜黄色。
雌性成鸟:上体橄榄绿色,尾上覆羽沾黄,肩羽与背羽同色;眼先有灰褐色三角形斑;中央尾羽橄榄绿色,具细小的黄色端斑,羽干以及近端部的羽干周围羽片为黑褐色;其余外侧尾羽的羽端黄斑愈来愈大,黑褐色次端斑也增大,橄榄绿色相对减少;最外侧尾羽的外翈黑褐色,内翈近端部1/2为鲜黄色,羽基绿黄;翅覆羽黑褐色具黄绿色缘,初级覆羽先端淡黄色,大覆羽及中覆羽染橄榄绿色并具绿黄端缘;飞羽黑褐,内侧飞羽的外翈染橄榄绿色。下体辉白,自颏以下有细的黑褐色纵纹,在胸、胁及腹较明显;胸侧及胁羽均染黄。幼鸟:头顶至上背橄榄绿色;下背及尾上覆羽鲜黄,背羽具黑纵纹;尾羽橄榄绿色;颏、胸、腹羽白色具黑纵纹。
虹膜紫红色;嘴紫红色(幼鸟黑褐);脚爪黑色.大小量度:体重53-85g;体长229-260mm;嘴峰23-27mm;翅♂135-161mm,♀133-158mm;尾♂86-97mm,♀81-92mm;跗蹠♂21-26mm。
栖息环境[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也出入于农田、原野、村寨附近和城市公园的树上,尤其喜欢天然栋树林和杨木林。在山区可沿河谷向上分布到海拔1650米。
生活习性[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img]http://ci.nestpet.com///uploads/ffd4dbbca07cbc3cae1847f73fb046f2.jpg[/img]金黄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活动,很少下到地面。繁殖期间喜欢隐藏在树冠层枝叶丛中鸣叫,鸣声清脆婉转,富有弹音,并且能变换腔调和模仿其他鸟的鸣叫,清晨鸣叫最为频繁,有时边飞边鸣,飞行呈波浪式。每年5月迁至繁殖区,多为雄鸟先出现,不久即配对,鸣声宏亮而多变。以昆虫为主食,亦嗜食浆果,以桑椹、沙枣等为主,其余为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的成虫及幼虫、螳螂等。在桑椹成熟季节,几终日在桑林内活动觅食。
分布范围[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img]http://ci.nestpet.com///uploads/e0ff8361b13a745c0bf5b384dcb09d28.jpg[/img]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科特迪瓦,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尔代夫,马耳他,毛里塔尼亚,马约特岛,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苏丹南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刚果,法罗群岛,加蓬,冰岛,爱尔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马里,尼日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
繁殖方式[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其一般繁殖习性似黑枕黄鹂,在高大树的水平枝杈间编织悬巢,由雌雄合力完成但以雌为主,雄鸟主要收集巢材由雌鸟编织。巢以植物纤维及长的草茎编成,外径12~14cm,内径 8.5~11.5cm,巢高6~9cm,巢深4~5cm。每窝产卵3~5枚,以4枚为常见。卵淡粉或象牙白色,具稀疏的近黑或红褐色斑,卵壳具光泽。卵径 21.7~22.5mm×28.0~32.5mm。孵卵主要由雌鸟负担,雄鸟衔虫喂雌或短期换孵。孵化期13~15天。刚孵出的雏鸟具有长而发黄的雏绒羽,再经亲鸟饲喂多日后离巢。
亚种分化[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金黄鹂(2亚种)中文名称拉丁学名
1.金黄鹂中亚亚种Oriolus oriolus kundoo2.金黄鹂指名亚种Oriolus oriolus oriolus[table][tr][td]
[/td][td]
[/td][td]
[/td][/tr][tr][td=1,1,0]
[/td][td=1,1,0]
[/td][td=1,1,0]
[/td][/tr][tr][td=1,1,0]
[/td][td=1,1,0]
[/td][td=1,1,0]
[/td][/tr][/table]
种群现状[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人工饲养[backcolor=#eaf5ef][color=#339966]编辑本段[/color][/backcolor]
[img]http://ci.nestpet.com///uploads/c96dc80c4d327bb0929eac5d2da7effb.jpg[/img]1、黄鹂鸟的饲料:主要是玉米面、豆饼面、熟鸡蛋、瘦猪肉或牛肉,以及面粉虫、水果和维生素。由于新捉来的鸟很难适应人工饲料,需要先填食,再诱食,最后达到鸟儿能自食。
2、填食的方法:是用左手握住鸟体,右手食指和母指拿肉条逗引鸟张嘴,待嘴张开时,随即将肉条填入,使其吞咽下去。若鸟不张嘴,可用右手拇指将嘴拨开填入肉条即可。每天填食4次,填写食后让鸟喝水。3、诱食的方法:是将玉米面100克、豆饼面50克、搓碎的热鸡蛋一个,制成稀粥状,倒入食缸中,粥表面放几条粉虫。与此同时取去笼里的水缸,并减少填喂食品的次数。待鸟饥饿或干渴时,可能自己去啄食。若发现鸟能自己去吃食,并且也能吃饱,这时便可停止填食。
4、在饲养初期,为了预防鸟儿撞笼损伤羽毛,可使25×20×15厘米大小的板笼。要求笼正面用能透光的竹栅,其他四面用木板,亮底。这种笼能使鸟保持安静,身体又可活动,但不能飞撞。待鸟适应环境“认食”后,可再自制中型方笼或用八哥的铁丝笼饲养。5、日常要注意清洁卫生,每天应更换一次食,水,每周洗刷笼底和托粪板1~2次,以防污染鸟的羽毛和足趾,夏季里防止饲料发霉变质,特别是水果等决不能留在笼中过夜。换羽期要增加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冬季在北方饲养需在室内过冬室温应在10℃以上为宜。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table][/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