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狗儿情绪激动,或是专注于互动时,对于主人的言语时常是呈现「耳朵关起来」的状态。这是因为一般主人在狗儿的玩耍中时常扮演「破坏」或「打扰」的角色,又不如狗儿般理解肢体语言,所以除非经过训练(无论是训练人或训练狗),不然这是很正常的。
狗儿在社交时,主人的注意事项包括:
1.狗儿必须经过主人的许可,才可以去玩。如果狗儿想玩,请先抱住狗儿或抓稳狗儿牵绳,当狗儿不冲不扯,稳定下来后,才下口令「去玩!」,然后放开狗儿。
2. 时常招回狗儿,并且给予奖励,而非要把狗儿带走了才叫它回来。事先练习好高成功率的招回是很重要的,当狗儿在进行社交时,主人可以藉由招回来缓解冲动的情绪,请在狗跟狗呈现短暂分开时叫它们,而非专注的时刻叫,否则招回指令容易失效。当狗儿来到身边后,称赞它们,给予一点零食,再让它们去玩。如果狗儿知道回到主人身边不代表就要失去自由,它们就会乐意多了。时常看到很多狗儿,几次后会留在主人身边不走,倒不一定是因为想吃零食,也可能是它们想要休息,这时主人就该帮忙喊停,别让其他狗儿再过来打扰。
3. 站在随时可以介入协助狗儿的地方。许多主人让狗儿去玩之后,就站在遥远的距离聊天,这等于是放牛吃草,往往等到冲突发生了才知道。站在离狗儿两到三步的距离,当狗儿表现良好时(如:有礼貌的玩耍、自动回到主人身边)可以适时称赞狗儿;当狗儿表现粗鲁而对方无力招架时,带开自家狗儿;当别的狗死缠烂打,自家狗快生气之前,就帮它挡驾。这些都能够让狗狗的社交经验更加良好。
4. 所谓「不介入狗儿、让狗狗自行处理」,只建立于互动的狗儿都拥有良好社交技巧的前提下。适当的介入,能让狗儿获得更多的喘息及思考空间,也能调整狗儿的情绪,甚至提升对主人的信任感。然而,若主人的介入时机错误、方式不当,也会造成负面效果。如前面所述,狗儿在专注的时候是难以听从指令的,而若狗儿已经打起来了,主人的介入常使得场面更失控,如果是好朋友玩到翻脸,或是狗儿的纪录良好,就算起了争执,通常主人都不需介入。
5. 避免在狗儿社交互动当中给予它们会争夺眼红的东西,如:食物、玩具、水、或是跟它们很喜欢的人互动。如果要给予,请将狗儿带到跟其他狗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或者确保所有的狗儿都听得懂「这是要给谁的」而不会彼此抢夺。食物、玩具、人类的抚摸或怀抱,时常是引起狗狗纷争的源头,这些狗儿喜欢的东西就是「资源」,如果主人无法妥善管理,洞察狗儿的心理,那么避免给予是较安全的做法。
6. 学习静静地在旁边看别的狗玩。「别人行,我不行」是很多幼犬难以忍耐的事情。如果老是任凭幼犬予取予求,将会养出任性且容易暴躁激动的狗儿。所以,应该寻找适当的机会教导它们忍耐。幼犬玩累时是最好的时机,把它们带得稍远一些,让其他狗儿无法打扰,安抚幼犬,轻声的奖励与温柔抚摸,有些狗儿适合吃些食物转移注意力,让它们知道有其他狗仍在互动,但自己得要休息。高EQ要从小教起,别让幼犬玩到累垮了为止,而是管理情绪。
幼犬对狗社会化的练习,基本原则请参照「幼犬社会化─概念篇」,慎选对象、给予狗儿良好的经验是很重要的。如果狗儿开始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比如说:骑乘、吠叫、粗鲁的拉扯或冲撞,那么请停止跟常出现这些行为的狗儿(不管是对方或自家的狗)互动,并寻求专业的建议,以免养成坏习惯。祝各位家长养成社交达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