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table=88%,#ccc1d9,#e36c09,3][tr][td]
古德寺综合了多种文化的精华,自然有它说不完道不尽的魅力。即便是信手拈来的几个细节,也会让人感受到这百年古刹深厚的底蕴。古德寺,原名“古德茅蓬”。“古德寺”的寺匾,和归元寺一样,不是横挂,而是竖悬于山门之上。这份荣耀,和辛亥革命有关。武昌起义爆发后,汉口丹水池到古德茅蓬一带,成了阳夏保卫战的最初战场。古德茅蓬的僧众在昌宏住持的率领下,冒着木仓林弹雨,自发救护起义军伤员,还在寺后的菜地里集中掩埋烈士遗体。1912年4月13日,孙中山先生带随员专程到古德茅蓬,凭吊无名烈士公墓。1914年,国民政府副总统黎元洪亲自为其改名为“古德寺”并竖题寺名。
[attachment=8885689]
这是一座异域风情浓郁的寺庙,糅合了多种异域风格的建筑特点,在国内也非常少见。古德寺的核心建筑,是仿照缅甸阿难陀寺而建的圆通宝殿,文革后曾为武汉照相机厂的冲压车间,至1996年方才归还。
[attachment=8885690]
殿顶的九座佛塔,暗含了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站在地面任何角度,最多只能看到七座。如此海纳百川独具个性的圆通宝殿,它的设计师究竟为何人?多年来,不断有人对此求证,因无史料记载,至今仍无结果。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罗汉,圆通宝殿内供奉的却是25座圆通菩萨。据法师介绍,圆通在佛教中的地位比罗汉要高一等。这是古德寺又一与众不同之处。
[attachment=8885691]
殿顶佛塔与雕像,不管远观还是近看,都非常精致。寺庙墙壁上的雕刻,狮子代表智慧,白象代表力量,带着浓郁的印度和东南亚风格。大殿内、外墙间的回形步廊和立柱,似有希腊神庙的建筑风格。
[attachment=8885692]
在天王殿与圆通宝殿之间的院落中,露天供奉着一尊四面佛。1997年,香港张紫珊女士出巨资,由泰国将这尊四面佛请到古德寺。四面佛是小乘佛教供奉的诸佛之一,亦称四面神,神的四面分别代表慈悲、仁爱、博爱和公正。传说四面佛法力无边,所以殿堂内是不能供奉的,只有苍穹才能作其大殿。殿前四面佛,也很有东南亚风格。
[attachment=8885693]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