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片《昂首挺胸》:华丽戛纳也有社会责任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开幕片《昂首挺胸》:华丽戛纳也有社会责任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8个回复

开幕片《昂首挺胸》:华丽戛纳也有社会责任感

楼层直达
鬼荒地狱变o

ZxID:3536086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5-15 0
开幕片《昂首挺胸》:华丽戛纳也有社会责任感
[paragraph][align=center][table=560,#FF95CA][tr][td][table=550,#ffaad5][tr][td][table=540,#FFC1E0][tr][td][table=530,#FFD9EC][tr][td][img]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1/28/1296537_1322487858mzyg.png[/img]


[img]http://img1.gtimg.com/ent/pics/hv1/246/237/1839/119641656.jpg[/img]
[align=center]讲述法国问题少年成长的《昂首挺胸》作为开幕片显示了戛纳电影节对现实的关注[/align]
[b]腾讯娱乐专稿 文/王婧[/b]
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片《昂首挺胸》为68届电影节开了一个好头。与往年好莱坞式大制作,阵容强大,众星璀璨却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开幕片不同,《昂首挺胸》带有鲜明的导演风格,关照现实,直面法国当代社会问题,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介入式作者电影。在《查理周刊》事件之后,选择这部电影作为戛纳开幕片意义非凡,正如电影节主席莱斯库尔所说“我们不应该将它藏在红毯下面,或者放到午夜场来展示”。在影片首映结束后,笔者采访了几位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和欧洲影评人,大家的反映惊人的一致,都认为本届开幕片不同凡响,演员表演精彩,有绝对的现实意义,看得到法国电影人的担当。
《昂首挺胸》讲述了法国社会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陪伴和干预问题少年马尼洛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聚焦形成他一系列暴力行为背后的种种因素,以点带面牵出家庭,社会和教育在对青少年人格形成中所扮演的不可忽视的角色。类似这种社会问题剧的题材的故事性往往是不缺的,但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就要看导演的功力了,拍不好就容易落入俗套。拥有舞蹈、戏剧和电影三重教育背景的法国女导演艾玛纽尔·贝克特可以说相对成功地完成了这部影片,除了结尾的处理方式有些落入窠臼,整部片子从开篇到整个情节的铺展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b]在故事性与纪录性中找到了平衡点[/b]
《昂首挺胸》故事的铺陈是一层接一层,冲突迭起。但影片同时也有着强烈的纪录式影片风格,在这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并非易事,但艾玛纽尔[backcolor=navy][color=white][/color][/backcolor]·贝克特似乎找到了那个平衡点。导演创作这部影片的原动力来自于自己儿时的亲身经历。贝克特的叔叔是法国青少年社教中心的教员,她至今仍清楚记得在一个暑假,自己在叔叔工作的城市第一次与“不良少年”接受时,心理所受到冲击,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她生活的国家,还存在着一似乎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同龄人。在那一刻,她便有了想要了解他们的冲动。
《昂首挺胸》是在贝克特做过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和采访的基础上完成的,她除了采访众多社教人员,还旁听过少年法院的听证会,在青少年教育中心与边缘少年在纯封闭式的环境朝夕相处,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记录这个被主流社会视为“特殊”的群体。因此,无论是社教中心,马尼洛位于底层街区的家还是少管所,导演的镜头语言都保持了生活场景的真实性,回归了人在生活中的常态。影片结尾部分,雨中问题少年群像的处理让人动容。
[b]人文关照与自我救赎[/b]
社会公共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被教育和被改造者之间似乎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贝克特没有将这两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划分开来,或是进行平面化的处理。她从细节刻画入手,让每一个角色都丰满而立体。电影开篇,伴随着问询、争执、叫喊,镜头在不同人物的手部,腿部之间转换,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处在社会边缘、有些神经质的年轻单身母亲,一个看上去有些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女法官,而后镜头对准了一个六岁的孩子,他睁着大眼睛懵懂的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便是马尼洛。
十年之后,当镜头再次回到同一个场景中,被问讯的对象变成了即将满十六岁的马尼洛,十年弹指一挥间,而这个家庭面临的问题让人忧心忡忡。随着情节的推进,导演一层层地剥开了马洛尼脆弱而敏感的内心,让我们看到了导致问题少年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父亲的缺席,母亲的失职,家庭内部的冲突,这一切让他成为了一个暴躁易怒却脆弱无比的孩子。导演对马尼洛的性格塑造也是内在体察式的,男主人公独处时的泪水,无法自控时攥紧的双拳和颤动的臂膀。面对爱抚与温情时的抗拒与无所适从,让我们明白,原来暴力是他保护自我和与这个世界沟通的的一种极端方式。
假小子戴斯的出现成为改变马洛尼人生轨迹的契机,两人在小屋里的第一场情感戏非常感人。镜头下,一个如钢铁般倔强暴躁的男孩在温情到来的那一刻从玩世不恭、躲闪到抗拒再到一点一点被融化的整个过程,都带着浓浓的人文关照情怀。或许是女性导演的原因,在这部影片里,女性角色在主人公的情感世界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着他也改变着他。除了为马尼洛带来爱情的戴斯,他那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只会哭哭啼啼的神经质的母亲,和可以决定他命运的女法官都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人物。玛尼洛与女法官关系的转变也是在细腻的镜头语言中完成的,从一块硬梆梆的石头做礼物,到第一次握住女法官的手,再到印着小猫的卡片,温情滋长。
教员岩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男性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视为是对马尼洛缺席的父亲的一种补充。但导演在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上用了平等的视角,岩自己也有过做污点少年经历,这得以让他能够与马洛尼直接建立起一种不同寻找的关系,能够与他以另一种方式沟通。岩与马尼洛之间有一种互成镜像的关系,又似乎存在着一种救赎的轮回色彩,岩在与马尼洛的接触中看到了自己的困惑、无助、失控与彷徨。而马洛尼则在岩的陪伴与支持下迈出了最勇敢的一步。婚姻破裂的岩在马洛尼面前潸然泪下,17岁的马洛尼决定做一个父亲,承担一种责任,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或许就代表着一种救赎。
《昂首挺胸》唯一令人惋惜的便是在结尾的处理上,马洛尼抱着新出生的孩子找到了女法官,两个人有了一次如亲人般的交流,而后一个长镜头跟随马洛尼的身影,直至他走出法语走出画面的那一刻,影片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飘扬着法国国旗的庄严法院,削解了导演之前客观审慎的叙事基调。在影片后的记者发布会上,笔者曾向贝克特就影片结尾的处理方式提问,导演表示,她最初是考虑让画面在男主人公身上结束,但是最后一个跟拍镜头让她感到在实现上比较困难,她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正面的镜头给观众,于是就保留了马尼洛出境后法院的空镜,导演还同时补充到,所有的法国的公关权利机构都会有国旗,所以她并非刻意为之。
[b]互文式影调风格,张弛有度的表演[/b]
本片影调风格反差鲜明。导演有不少给自然风光的空境头,悠远的山谷,广袤的平原,透着阳光的树叶,都是明快的暖色基调。而在对室内环境的处理中却是粗糙的,灰暗的,压抑的。既是主人公极端情绪化的写照,也映射着社会主流愿景与现实个体之间的冲突。四位主要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到位,尤其是扮演问题少年的浩德,对问题少年马尼洛的塑造惟妙惟肖,有血有肉,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他的电影处女作。这亦张亦驰互文式的影调处理,与演员张弛有度的表演相得益彰。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table][/align]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4
DB+14 2015-05-15

ˆˆ钱进包包,娱乐圈欢迎您!﹤﹤﹤﹤

夢想ζ

ZxID:29226345

等级: 元老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5-15 0
还没看
鬼荒地狱变o

ZxID:3536086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5-15 0
不看啊。
久笙

ZxID:42741559

等级: 元老
 人生如戲   戲出人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5-15 0
塑造惟妙惟肖
等级: 大将
传说  骗子的爹妈死的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5-15 0
我也没看呢
 言

ZxID:24488174

等级: 元老
配偶: 丨2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5-15 0
没看
古浪山海

ZxID:99997

等级: 大元帅
  ◕。嘿嘿嘿嘿◕。    ◕。呵呵呵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5-15 0
没看过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猴岛,纪念我们曾经轻狂的年少。
゛自編自導自演

ZxID:19404371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5-15 0
不清楚
瑪麗蓮·夢露

ZxID:19729855

等级: 大元帅
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5-15 0
有度的表演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