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table=80%,#66ff00,#330000,4][tr][td] [/td][td] [/td][td] [/td][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d]
[color=#333333][img]http://n.sinaimg.cn/transform/20150505/cK17-avxeafs6894754.jpg[/img]
[/color]
[color=#333333]电影《异种》今天在全国院线正式公映。[/color]
[color=#333333] 乍看片名,与1995年米高梅版电影同名。而貌似好莱坞系列产品的该片,实际上是一部全新的中国版怪兽片。[/color]
[color=#333333] 无独有偶,近期上映的影片中似曾相识的片名还真不少,动画片《超能兔战队》和此前上映的《超能陆战队》大有孪生兄弟之势,《我是谁2015》似乎是成龙老片《我是谁》的续集,《新天生一对》又有借鉴好莱坞影片《天生一对》的迹象。[/color]
[color=#333333] 对于电影市场频繁出现克隆大片片名的现象,业内人士对《法制晚报》记者表示,电影工业不健全,小片走营销捷径,违规克隆低成本,因此让这种“骗局”层出不穷。[/color]
[color=#333333][b] 现象[/b][/color]
[color=#333333][b] 小片跟风大片 片名似曾相识[/b][/color]
[color=#333333] 喜欢惊悚片的观众对好莱坞系列电影《异形》、《异种》并不陌生。这两个科幻恐怖系列电影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强烈轰动,在录像带和光盘时代占去了中国观众的不少时间。[/color]
[color=#333333] 今日,由导演过华执导,刘青、周浩东主演的国产新片《异种》登陆全国院线,相似的片名让很多观众乍以为是这批好莱坞系列大片的延伸。实际上,这部国产影片除了跟同名好莱坞影片一样也是怪兽恐怖片之外,没有任何关系。[/color]
[color=#333333] 近年来,各种片名“撞车”层出不穷。从1995年由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合作推出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开始,“总动员”有关的电影就没有间断过,《动物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有太多国外动画片引进内地都被翻译成《××总动员》。[/color]
[color=#333333] 连国产动画片也没有放过这个成名的机会,今年2月6日上映的《蜡笔总动员》和刚刚于5月29日上映的《潜艇总动员》也在借鉴“总动员”。[/color]
[color=#333333] 而在片名相似方面较为著名的事件还有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笔仙》之争”。2012年,韩国导演安兵基进军中国市场,重拍了自己在韩国的成名作《笔仙》,宣布定档7月份暑期档。而一部名为《笔仙惊魂》的电影突然冒出来,对外声称定档6月,比《笔仙》提前一个月公映。在这种情况下,《笔仙》取得了6200万的票房,而《笔仙惊魂》也揽获2300万,位列当年恐怖类型片第三名。此后《笔仙3》推出的时候,《笔仙惊魂》连2都没拍,直接上第三部,并再次占得便宜揽下3200万票房。两部“笔仙”不仅让观众们傻傻分不清,连业内人士和媒体也常常搞混。[/color]
[color=#333333][b] 分析[/b][/color]
[color=#333333][b] 山寨吸引眼球[/b][/color]
[color=#333333][b] 走营销捷径[/b][/color]
[color=#333333] 之所以选择和大片或者经典影片相似的片名,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是出于营销捷径的考虑。[/color]
[color=#333333] “就像大家买大白兔奶糖,买成了太白兔一样,其他行业也存在这种广泛的模仿,更直接的说法就是‘山寨’。”曾为很多影片做过营销策划的资深影评人云飞扬表示,似曾相识的片名让观众有很明确的代入感和亲切感,让观众尽快熟悉影片。[/color]
[color=#333333] 电影产业分析家蒋勇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片名在有些时候甚至比预告片的作用还大,因为很多人没时间去看预告片,却能通过一部影片的片名和海报直接被带入影院,小片营销费用本来就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片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影响力传播出去,不失为一个既省钱又省力的方法。借用一个《异种》这样早已成为品牌的片名,没有任何营销费用,既模糊了大家的概念,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又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color]
[color=#333333][b] 追根[/b][/color]
[color=#333333][b] 亦步亦趋 模仿痕迹很重[/b][/color]
[color=#333333] 更多业内人士分析,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电影工业刚起步,模仿痕迹很重。星皓影业副总裁竹聿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好莱坞的很多片名是看不出题材类型的,更多的是用物料和制作来告诉观众题材类型是什么。还因为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非常发达,他们完全把电影项目看成是一个产品,后期宣发费和前期制作费的投入是对半开的。“试想一个一亿美金的大片,投入宣发的投资量级足以把影片塑造成品牌,而不通过片名来塑造。”竹隶名说,“我们的宣发投入是跟不上的,投资的比例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片名的品牌化。”[/color]
[color=#333333][b] 影片门脸 片名可成大品牌[/b][/color]
[color=#333333] 而对于片名本身,竹聿名认为,片名是影片的第一信息,透露什么信息给观众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能否透露题材和类型,但这仅是一个及格的标准。比如《一生一世》、《爱情麻辣烫》,通过片名观众就知道是个爱情片,但如果粗略的用百分制来衡量的话,这种片名只有60分。[/color]
[color=#333333] 如果达到70分的标准的话,必须加上一条就是要有良好的受众基础。比如《北京爱情故事》这类都有较高的识别度。[/color]
[color=#333333] 80分的片名除了能透露题材类型,有一定观众基础,还要有格局和气势,比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color]
[color=#333333] 能达到90分的,一定是一个超级品牌,比如《钢铁侠3》、《变形金刚4》这种,已经脱离片名,代表了一个品牌。[/color]
[color=#333333][b] 走势 违规成本低 借用片名不会间断[/b][/color]
[color=#333333] 与内地不太一样的是,香港电影此前也有和好莱坞大片相似的片名,但大多数不是模仿,而是拿来调侃。例如周星驰就曾创作过《国产零零漆》、《大内密探零零发》等喜剧,导演王晶也有《大内密探零零狗》这样的作品,从娱乐的角度解构好莱坞系列大片007的片名。[/color]
[color=#333333] 而另一部分非喜剧解构的香港影片则更多是翻拍同一题材而选择和经典影片相似的片名,例如徐克想翻拍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为了避开版权,所以起名为《新龙门客栈》,若干年后,徐克又想再拍这个题材,但是《新龙门客栈》的版权在香港影人吴思远那里,没办法,只能根据其中的元素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龙门飞甲》。[/color]
[color=#333333] 而实际上,很多业内人士都告诉记者,目前电影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很多灰色地带,只要你没有完全的把柄,不是绝对的过分的话,大家是拿你没辙的,整个工业都拿违法或者是盗取别人知识成果的人没办法,这是环境问题。而且违规的处罚成本也没那么大,就像《笔仙3》胜诉,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笔仙惊魂3》被判赔偿《笔仙3》片方50万元,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50万元和《笔仙惊魂》系列一共取得的五千多万票房相比,是一个太小的基数了。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违规操作,这种模仿跟风片名的现象依然不会就此禁止。[/color]
[/color][/color][/color][/color][/color][/td][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d] [/td][td] [/td][td] [/td][/tr][/table]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