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80%,#ffffff,#000000,12][tr][td]
[align=center][attachment=8976055]
[/align]
北京人徐皓峰现年42岁,在北京电影学院执教,闲时写小说、做编剧、导电影。如今“金像奖最佳编剧”成了徐皓峰的热门标签。大众对其名字耳熟能详,也源于其2013年与《一代宗师》导演王家卫的合作。2012年徐皓峰拍过《倭寇的踪迹》,这是他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十七年的首部作品。毕业后的十七年间,他把更多功夫花在了电影之外。修道、写作在他生活中占了很大比重。长篇小说《道士下山》就完成于这段时间。
按照徐皓峰提供的地址,澎湃新闻记者在大院内绕了半个小时才和他会合。因为他提供的地名是几十年前的旧称,出租车司机、保安、快递员、附近居民都没听说过。这个现在被称为医疗器械所的大院过去叫中国仪表厂。这就像徐皓峰面对的中国与传统的中国,地址还在,里面的内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道士下山》中的小道士需要面对的。十六岁的道士何安下下山后结识儒道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小说以他在杭州西湖边的电线杆下睡醒开场,以其在灵隐寺紧闭的屋门做结。
1992年,高中毕业的徐皓峰在北京三味书屋见到一本民国道家文化的书。彼时,徐皓峰看着该书编者的照片心中想将来一定会认识此人。五年以后,他果然结识了这位老人。此后,徐皓峰辞掉工作专心跟随老者修道,老者告诉他的那些江湖掌故成为小说《道士下山》的初始素材。小说《道士下山》完成于2006年。八年后,小说主人公已去世两年,徐皓峰重新逐字逐句修订了小说,删去了2万字,“我把原来用七个字说的一句话删减到五个字”,徐皓峰说道。
“我对陈凯歌把《道士下山》拍成什么样怀有巨大的好奇”
澎湃新闻:你自己为什么不拍这个本子?
徐皓峰:在我上高中(中央美院附中)时,看了陈凯歌的《黄土地》和《边走边唱》,这两部电影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他的电影在美院系统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上大学后,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公映前在北影放映,北影当时的院长还做了一个“动员”——大概意思是,“这一部电影非常了不得,你们要好好看。”
他是一个对我们青春有影响的人,他想拍《道士下山》,我和他一见面就没有二话,肯定给他拍。另外我对他把《道士下山》拍成什么样怀有巨大的好奇,我知道我自己能拍成什么样,但我不知道他会拍成什么样,那是值得我去想象的。
澎湃新闻:作为导演,你如何看待导演的起伏?
徐皓峰:一上电影学院首先要看大量电影导演传记。看完以后,我觉得天呀,这是一个什么行当。哪怕你牛到黑泽明、伯格曼那个程度,老天也会突然一下子给你观众缘、资金方面的打击。你看黑泽明就是因为观众缘到七十要割腕自杀,伯格曼一度放弃电影。
干导演,必须要接受世人的嘲弄和蹉跎岁月。大众非常喜欢看到人失败的,所以导演的失败会引来大众的狂欢,这是大众娱乐的一部分。但从专业人士来看,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小恐惧,他轮上的事情将来我们都会轮上,所以对一个导演,我们不会因为他某次拍出了不好的作品就不看好他。
[align=center]
[/align][/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