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二战②|那些完美的斯大林形象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电影中的二战②|那些完美的斯大林形象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电影中的二战②|那些完美的斯大林形象

楼层直达
鬼荒地狱变o

ZxID:3536086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09 0

【导语】二战中苏联虽然是战胜国,但却是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青壮年男性死伤殆尽,成为苏联民族记忆中难以被抚平的创伤。因此胜利之后,待家业有所复兴,电影人就开始寄望用影像的能量,重塑整个国家的民族情绪,从而诞生了相当多与二战题材有关的电影,数量大而且类型繁复,经典之作颇多。40-50年代中后期:红色激情弥漫

战争结束,百废待兴,苏联面对的不仅是在战争后的废墟上重建人们的家园,更关键的还是国民生存信念和民族信心的重建。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强力需求笼罩之下,此时苏联的二战电影以具备纪实性的战争经验描写为主,通常以史诗般的气魄描绘苏联的战争胜利,同时打造真实或者虚构的民族英雄,试图通过大量的正能量书写来抵消战争遗留下来的心理问题。《青年近卫军》:反法西斯开山之作

[backcolor=rgba(0, 0, 0, 0.6)]《青年近卫军》塑造出相当有感染力的爱国青年群像

C·格拉西莫夫于1948年创作的《青年近卫军》,被认为是苏联电影描绘反法西斯的开山之作。影片根据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1943年解放克拉斯诺顿市期间,由共青团员所组成的“青年近卫军”与德国纳粹奋勇作战,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影片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气质,结尾描绘近卫军因叛徒出卖而英勇就义,将英雄群像的爱国热情塑造得非常突出。

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德军侵占克拉斯若顿市时的长镜头,这个场景本身就如影片一样,试图用长镜头的客观形式向观众呈现冷静、旁观的事件过程,用真实感凸显历史和战争的悲惨,这也对应了《青年近卫军》旗帜鲜明的主题,即苏联的光明、正义相对纳粹的黑暗,残暴。《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难忘的1919》:完美的斯大林

这三部作品都是4、50年代苏联二战电影的典型代表,其规模宏大,战争场面追求真实和震撼,全面描绘苏联士兵、尤其是将领的英雄形象,意识形态的影响极为突出,鲜明体现当时苏联二战电影浓厚的政治色彩。

[backcolor=rgba(0, 0, 0, 0.6)]《攻克柏林》凭借塑造出战功赫赫的斯大林,获得斯大林奖金

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攻克柏林》都巧妙忽略了“朱可夫”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尽管在卫国战争中战功赫赫,但却由于功名显赫,朱可夫在和平时期被斯大林怀疑、降职,而在斯大林亲自授意拍摄的这两部影片中,朱可夫的战功就被转移到了斯大林身上。

凭借着《攻克柏林》,导演米克海尔获得了1950年获斯大林奖金,同时继续为领袖服务,拍摄了另外一部为斯大林歌功颂德的《难忘的1919》,电影中的列宁优柔寡断,而正是斯大林在关键时刻的抉择挽救了局面。50-60年代:诗意来到电影中

伴随着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曾经围绕斯大林为核心的集权制度开始有所松动,尽管这个过程缓慢而又漫长,但只要有一点点裂隙,电影人就有了能够撬动的可能性。因此,这一时期苏联二战题材电影主题开始进行尝试和突破,不再单纯呈现战争的红色激情,而是从局部观看历史,深入到战争中的人,通过描写苏联人在战争中所面临的生存体验和心灵创伤,来侧面揭露战争的残酷。这一时期苏联电影的转型,得以跨越意识形态的界限,以“没有战争的战争影片”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赞誉。《雁南飞》:苏联女性在战争中的遭遇

[backcolor=rgba(0, 0, 0, 0.6)]《雁南飞》在表现磨难的同时也拍出了诗意

《雁南飞》被认为是“俄国人发射的一颗电影卫星”,上映之后获得了广泛的回响,原因就在于影片突破了苏联二战影片的刻板框架,走上了一条诗意电影的道路。表面上看影片的故事并无特别的新意,但胜在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用那些优美的长镜头、旋转镜头,将画面的意境与故事的内涵完美重合在了一起,用一个从未到过战场的女性的生活,呈现出苏联青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遭受到的磨难。

这种独特的视角让电影中的维罗妮卡成为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形象,而其复杂的、多元的个人经历也凸显了苏联女性这个群体在战争中的特殊经历。《士兵之歌》:当士兵离开战场以后

[backcolor=rgba(0, 0, 0, 0.6)]《士兵之歌》采用了公路片的形式

《士兵之歌》虽然描绘19岁的通讯兵阿辽沙,但却同样是逃离开了对战争场面的书写,借助他返回家乡探亲的过程,用公路片的形式将他在路途上遇到的一系列有关家庭、爱情、友谊的故事呈现出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为我们描绘出战争让这一切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

导演丘赫莱依延续他新浪潮的创作流变,将视角放置在阿辽沙的内心和战争中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上,让他们在战争面前的脆弱一览无遗,却反倒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源自人类自身最伟大的一种力量,那种自我牺牲、对生活的希望等等,才是人们坚强前进的基石。《一个人的遭遇》:聚焦战场之外的普通人

[backcolor=rgba(0, 0, 0, 0.6)]《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50年代末“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一个人的遭遇》同样关注二战中的普通人,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和平时期是一个卡车司机,但平静的生活却因战争而彻底打乱,他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但求生的意志却一直存在,这种坚强让他还能够去收养一个弱小的生命。电影中的索科洛夫虽然极具爱国主义精神,影片也表现他为苏军的战斗做出贡献,但更让人沉思的是索科洛夫在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面对死亡之后,还能保有的那种生命的悲怆之感,配合上邦达尔丘克移动摄影、光影镜头等技法的运用,让《一个人的遭遇》得以成为苏联50年代末“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伊万的童年》:孩子眼中的战争

[backcolor=rgba(0, 0, 0, 0.6)]《伊万的童年》开始对战争和人性进行理性思考

《伊万的童年》已经是苏联反法西斯电影在60年代再度转型的作品,导演塔尔柯夫斯基一场大胆地用一个小男孩伊万做为主角,突破既往苏联儿童影片中儿童的天使式、政治概念式形象,而是描绘伊万这个孩子在战争中所承受的巨大的压力,用其早熟而又不失纯真的眼睛目睹战争的残酷。

导演将自己对战争和人性的理解都投身到伊万身上,用伊万的梦境和现实交叉呈现了一个既现实又具有象征色彩的战争体验,让影片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哲理探讨。70-80年代:形式多元,哲思超越意识形态

进入70年代后,社会观念愈发多元,苏联的二战题材电影也更加全面的盛放,从对战争历史的全景展现,再到对人道主义的客观书写,题材非常多样化。但这个时期,苏联二战题材影片最为引人注目的创作流变,是其开始对战争、人性深入的进行带有哲理色彩的思考,用更为理性的电影结构成就了苏联电影的一股潮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全新的电影表现形式

[backcolor=rgba(0, 0, 0, 0.6)]《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黑白画面用来表现战争的恐惧

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三种色调来对应了影片的三个情境,用高饱和的彩色、黑白、淡雅的色彩分别寓意了现实的和平、战争的恐怖、战前的回忆,三个情境的交叉切换以影片中主人公心理情绪的变化为依托,用声画比对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呈现一个极具思考价值的影像空间。《悔悟》:荒诞剧影射独裁者希特勒

[backcolor=rgba(0, 0, 0, 0.6)]《悔悟》

《悔悟》在苏联反法西斯影片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影片的故事荒诞不经,一个所谓的伟人死后被人不停的掘墓、陈尸,而这个人却是格鲁吉亚一个做蛋糕的普通妇女,实际上是在影射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大量梦境场景的运用让影片充满了桀骜的想象力,而歌剧等细节的运用,又让影片拥有一种夸张的氛围。

导演用视觉奇观加上故事本身的影射与批判,让我们得以对反独裁、反法西斯、反极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影片的结尾充满让人思考的意境,一个老迈的妇女蹒跚前行,似乎导演阿布拉泽又在影射了一些什么。《解放》《莫斯科保卫战》:纪录片式呈现战争全貌

[backcolor=rgba(0, 0, 0, 0.6)]长达8小时的《解放》纪录了苏联红军库尔斯克战役开始一直到攻克柏林

《解放》是一部长达8小时的战争全景史诗,从1943年苏联红军库尔斯克战役开始一直到攻克柏林,全面的呈现反法西斯战争的面貌,电影大量的使用了纪实性镜头穿插其间,试图营造“真实”的氛围。表面上看,把《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放到一起,“解放三部曲”似乎又回到五十年代的战争美学时期,但是考虑到80年代苏联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试图通过革命、战争的影像询唤出爱国主义热情,似乎又成了宣传工作者的一种选择。

leave all your love and your loving behind you can't??carry it with you if you want to surviv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5-07-09

ˆˆ钱进包包,娱乐圈欢迎您!﹤﹤﹤﹤

夢想ζ

ZxID:29226345

等级: 元老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7-09 0
照片那么古老了

际遇之神

奖励

版主上厕所忘带手纸,夢想ζ高价转让手纸,得5DB

古浪山海

ZxID:99997

等级: 大元帅
  ◕。嘿嘿嘿嘿◕。    ◕。呵呵呵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7-11 0
这些都没看过

际遇之神

奖励

世界和平 在学习遇见猴友,获赠2DB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猴岛,纪念我们曾经轻狂的年少。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