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些底子的,而这些底子长久
以来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我凭借自己的
实力考进中戏导演系,刚入学就做了职
业模特;大学期间,还学了表演、播音、
美术,获得了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资
格;我演过电视剧、话剧,做过话剧编
导;我拿过很多奖,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
奖,但这些奖项印证着我一步步的脚
印。
电影《se戒》在成就我的同时,也 轻易地将我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我的 过往无人提及,仿佛我是一个空降兵, 直接落到金马奖的颁奖台上。送给我的 形容词都是幸运、机遇……这些与自身 努力无关的字眼。
遭遇封杀,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 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 了盘。因为不想被人喋喋不休地追问未 来的计划,我去了英国,带着全部身 家。去之前,我不知道要在国外待多 久,也不知道这笔钱能用多久。但我觉 得,我一定能让自己过得很好。
我本打算找个学校读书,去了才发 现很不现实。首先,英国的艺术院校对 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我的英语水平远 达不到可以被录取的要求。其次,英国 学费很高,我掂量了一下钱袋,打消了 自费就读的念头。接下来我找了个语言 培训班,专攻英语,我的目标是以优异 成绩争取到全额奖学金。
我开始考虑自己的经济问题。在大 学学的两样东西派上了大用场——美 术、羽毛球。
在英国,街头艺人是一份很有“钱 途”的职业。在英国人眼里,任何与创 作有关的行为,都被视为艺术。我用油 彩在脸上画出京剧脸谱,有钱收;拎一桶 水,用海绵做的毛笔在人行道上写书 法,有钱收;搬一张椅子,替路过的人画 肖像,也有钱收……每天抽出两个小 时,琢磨个点子,总能有几十英镑收 入。这些钱足够我每日开销,这些钱也 让我在英国的日子渐渐不那么拮据。
除了“卖艺”,我还“卖身”——打羽 毛球给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在英国, 人工费非常昂贵。我找了一家俱乐部, 跟驻场教练打了一场球,又跟老板谈 谈,就成了俱乐部的兼职陪练。陪练的 收入正好承担了房租和上语言班的费 用。就这样,到伦敦一个月后,我就从 吃老本变成了自给自足。这不仅给了我 安定的生活,还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做街头艺人和羽毛球陪练终归是赚 小钱,我觉得我的才干不止于此,所 以,我将目光瞄准了我的老本行——专 业模特。通过Bey Logan的引荐,我认 识了英国本土影视界的资深人士,并通 过他们,最终联系上了服装设计师加 雷。我告诉加雷,我曾是专业模特,有 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我有着他麾下别 的模特不具备的东方神韵与气质。我把 自己的写真带给他看,我相信那种侧面 特写、嘴唇鲜红的老上海风韵足以打动 任何设计师。接下来的“伦敦时装设计 周”上,我成了加雷的“御用模特”。我穿 着他最新设计的歌特式面罩时装,走上 了时装发布会的T台。
正当我为前途做着乐观规划时,我 接到了来自香港的电话,邀请我前去发 展。迎接我的,是与张学友合作新片 《月满轩尼诗》的合约。准备出演新片 时,我不得不再次去补语言课。在一个 新环境,要想获得良好发展,与人沟通 必不可少。身边的人都讲粤语,我改变 不了这个环境,就只能去适应环境,因 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者生存,人 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
出演《月满轩尼诗》复出,凭借这 部电影,我获得了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女主角奖,这是我在国内的第 一个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凭借电影《晚 秋》分别在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等十余个 评选中荣获最佳女主角奖。后来又陆续 接拍了《北京遇上西雅图》和《黄金时 代》等影片。“平凡一点儿,踏实一点 儿,演员这份工作可以做得久一点儿。 ”我以鲍起静的话来自勉。
汤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