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12年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追到了什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手机数码“追星”12年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追到了什么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科技资讯]“追星”12年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追到了什么

楼层直达
辰默。

ZxID:19407189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1 0

总部位于巴黎的欧洲航天局确认,“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已成功按计划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下称“67P”)表面,结束了12年“追星”之旅。这颗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发射升空,其任务是追上“67P”并投放“菲莱”着陆器,探求太阳系起源的奥秘。“罗塞塔”重约3吨,体积约12立方米。它共装备了10个科学探测仪器,这些仪器能分析彗星的物理和化学构成及其电磁、引力特性。

“67P”诞生于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与地球上地质变化频繁不同,彗星内部变化很少,好似一个飞行的“冰箱”,可能保存着太阳系诞生时最原始的物质。因此,对彗星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12年漫漫“追星”之旅终于成功画上句号,“罗塞塔”到底追到了什么?
给彗核拍照
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其中彗核通常被认为是彗星中心的固体部分。“罗塞塔”对“67P”的研究成果显示,其彗核整体形状呈现“双瓣”结构,包括较小的“头”、较大的“身”和连接两部分的“脖子”。在“罗塞塔”拍摄的高清图片上,可以见到“脖子”上横着一条约500米长的清晰的裂缝。
“罗塞塔”对约70%的彗核表面拍照,其余看不见的部分位于彗星南半球。已成像区域可划分为5种地质形态:尘埃覆盖区域、岩石样表面区域、带有小型坑状结构和环形结构的区域、大型洼地和平滑地带区域。多样的地质形态出人意料,因为一般认为彗星各个部分大体上由同种材料构成,表面地质形态应大致相同。
照片还显示“67P”表面存在着沙丘波纹状结构,有些石头后面还被“吹”出了风尾,可彗星并不像地球那样有风。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彗星在受热时冰挥发形成大气或彗发,尘埃也随着气体逃逸,但速度不够快又落回彗星表面,形成了这些特殊的地质特征。
否定磁场存在
“罗塞塔”观测结果显示“67P”上并没有磁场,这或许会让科学家重新认识太阳系构成。此前发现的月球岩石样本以及陨石上都探测到较强的磁场,而“667P”上竟然没有探测到一点磁场的迹象,这让人惊讶。
此前有观点认为,如果彗星上有磁场,或许能解释其构成物质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如何聚集到一起,这次在目标彗星上的新发现则显示上述观点可能并不成立。
发现多种有机化合物
2014年,“罗塞塔”携带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67P”,这也是首个在彗星上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
“菲莱”在“67P”表面的尘埃中发现了多种有机化合物,初步分析显示共有16种。其中,乙醛、甲胺等有机化合物在其他彗星上也曾发现过,但乙酰胺、异氰酸甲酯、丙醛和丙酮这4种有机化合物是首次发现。
此外,本次发现的16种化合物中有水、一氧化碳和甲烷,却不包括二氧化碳和氨。二氧化碳是彗星冰的主要成分之一,氨则是含氮化合物的原材料。研究人员本以为彗星表面尘埃中肯定会存在这两种分子,却没有发现,原因可能是在“菲莱”着陆的地区二氧化碳和氨早已蒸发。

际遇之神

奖励

版主上厕所忘带手纸,辰默。高价转让手纸,得5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2
DB+12 2016-10-02

≈ 科技改变生活 ✦  潮流数码欢迎您✦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0-02 0
撞击也就是相当于销毁了?

际遇之神

惩罚

下载爱情动作片,打开竟是有码葫芦娃,浪费电费DB6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