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球没打却能拿NBA最高薪水 天妒英才猝死赛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体育沙龙一场球没打却能拿NBA最高薪水 天妒英才猝死赛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体育新闻]一场球没打却能拿NBA最高薪水 天妒英才猝死赛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0

神奇、华丽、迷惘,这三个截然不同的词,却正好可以分别概括皮特·马拉维奇人生中的三个阶段。他是NCAA神奇的得分王,在NBA赛场上谱写华丽的乐章,退役后却陷入迷惘直至意外身亡。马拉维奇的一生,是神奇的一生,是华丽的一生,却也是迷惘的一生。
  
  神奇的NCAA得分王
  一切还是得从一位名叫Press 马拉维奇的篮球运动员说起,他是我们的故事主人公皮特·马拉维奇的父亲。Press曾经在美国的NBL和ABA短暂效力过,并不成功的职业生涯,让Press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就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望子成龙的老马拉维奇相信自己的儿子终有一天会成为篮坛上的一代巨星。
  老马拉维奇绝对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他很快就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从Pete 7岁开始,老马拉维奇就对他进行了一系列专业训练,项目竟然多达40项。他每天安排的训练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候是6个小时,而有的时候甚至长达10个小时。为了训练儿子在高速奔跑的前提下还能保持对球的完美掌控,他要Pete一边运著球,一边在一辆开动的汽车后面追着跑。
  看似魔鬼般的训练,并没有让Pete对篮球产生排斥,反倒是让他彻底爱上了篮球,离不开篮球,就连上床睡觉,他都得抱着一颗篮球。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皮特·马拉维奇回忆道:「有一天,我母亲为我盖上被子,然后说她爱我,我却只回答了三个词『压腕、回旋、球进!』我想我真的是彻底迷上篮球了。」
  父亲的专业训练,很快就在球场上见效了。马拉维奇碾压同龄的所有孩子,高中时期就已经是当地的一个明星球员,每一次高中联赛,总会有大批记者赶去学校观看,不为别人,只为马拉维奇。在一名记者的报导中,他把马拉维奇的投篮形容成像手木仓一样,可以随时随地拔出就射,这一绰号深得球迷们的喜爱,也就被大家沿用了下来。
  高中毕业后,马拉维奇加入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在他之前,从这所学校出来的最有名的NBA球星就是Bob Pettit,他同样入选了NBA 50大巨星。当然,马拉维奇之后的20多年,这所学校又出了一位震惊篮坛的超级巨星——Shaquille O’Neal。
  当时,Press就是路易斯安那州大男篮的其中一名教练,出于私心,他肯定会赋予自己的儿子无限发挥的空间,据了解,那时候球队几乎所有的战术都是围绕皮特·马拉维奇展开,他成为了球队毫无疑问的头号得分手。据一位当时防过马拉维奇的大学后卫回忆,「防守他就像是在一间堆满冰箱的黑屋子里捉一只飞虫那样困难。」他口中的「冰箱」,指的就是被Press安排来替儿子马拉维奇做各种战术掩护的其他球员。
  马拉维奇在校队里算是「有关系」的人,但不管前提如何,想要在NCAA刷出惊天数据,自身绝对也是要有足够实力的。按照当时的规定,大一新生不能参加正式的联赛,所以马拉维奇的大学篮球生涯只有三年。在这三年里,马拉维奇场均能砍下44.2分!Austin Carr(1971年NBA状元秀)是和他同一时代第二好的得分手,大学场均得分是34.6分,比起马拉维奇还是低了将近10分。
  大四的那一年,他打了31场比赛,其中10场得分超过50分。1970年,他被评为「全美大学最佳球员」。进入NBA前,马拉维奇已经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NCAA每一项得分方面的主要纪录上。生涯最高总得分(3667分)、生涯最高场均得分(44.2分)、最多命中数(1987次)、最多出手次数(3166次)、职业生涯28场比赛得分超过50分……这些神奇的纪录至今无人可破!必须得说当时NCAA并没有设三分线,所以马拉维奇能够刷下这样的分数才更显得可怕!执教过马拉维奇的大学教练表示,由于马拉维奇喜欢中远距离投射,他的一部分出手点现在来说就是三分线外。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有三分线,马拉维奇的大学场均得分甚至可以突破50分。
  神奇的得分表演,为马拉维奇带来的不只是掌声和欢呼,还有批评和指责。虽然他取得了极高的个人成就,但是球队的战绩却相当一般,他一共为路易斯安那州大打了84场比赛,却只取得49场胜利。
  
  NBA的华丽乐章
  1970年选秀大会上,马拉维奇在首轮第三顺位被亚特兰大老鹰队选中。老鹰为他开出了一份价值190万美金的新秀合约,别小看这190万美金,这可是在46年前的NBA合约。马拉维奇一场比赛还没打,就成为了当时全联盟薪水最高的球员之一。人都是有嫉妒心的,他的高薪合约打破了老鹰的薪资平衡,也破坏了更衣室原本和谐的气氛。
  老鹰这支球队原来的老大是Lou Hudson,「他(马拉维奇)是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但是不管他做了什么,他总是不可能成为一个胜利者,这就是他的风格,」若干年后,Hudson的这番评价,还是可以感受到他对马拉维奇的几分敌意。当时,老鹰队友们对马拉维奇充满秀味的打球方式纷纷表示不满,甚至抱怨和他无法配合。
  队友的抵制,并不能影响马拉维奇的状态。新秀赛季,他的场均得分就高达23.2分,排名联盟得分榜的第9位。不过,老鹰的战绩不升反降,而且整整退步了12场。一年前,老鹰48胜34负,打进分区决赛,可是马拉维奇到来后,老鹰的战绩变成了36胜46负,最终止步分区准决赛。
  马拉维奇和Hudson成为了一个让人惧怕的进攻组合,但球风却有着天壤之别。Hudson是一个低调实用的得分机器,球风朴实无华;马拉维奇则是把每一次进攻都看成是自己的个人表演,或投或攻,他总能让场边的观众尖叫连连。用魔术强森的话来说:「他才是最初的表演时刻(Showtime)。」
  如此华丽的球风,进入全明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和大学时期一样,马拉维奇无法带领球队获得更多的胜利。自从马拉维奇加盟老鹰以来,老鹰的战绩始终比较一般,再也没能突破分区准决赛。1973-74赛季,马拉维奇效力老鹰的最后一年,他的场均得分升至27.7分,排名联盟得分榜的第二位,但老鹰却打出了35胜47负的糟糕战绩,无缘季后赛。
  1974-75赛季,位于路易斯安那的纽奥良爵士队(犹他爵士队前身)加入联盟。作为一支新军,他们渴望拥有一名招牌球员,还有谁比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史上最传奇的马拉维奇更合适呢?于是,爵士下了血本,他们送出了Dean Meminger、Bob Kauffman,两个首轮选秀权,两个次轮选秀权以及一个三轮选秀权,换来了马拉维奇。Kauffman是三届全明星球员,用那几个选秀权后来挑中的球员包括Alex English和David Thompson,这两人后来都入选了篮球名人堂。
  在爵士的前两年,马拉维奇的表现并不算出色,一些伤病开始困扰着他,不过经过休息和调整,1976-77赛季,马拉维奇迎来了职业生涯最巅峰的一年。在这个赛季,他打了73场比赛,场均贡献31.1分,成为NBA的得分王。
  1977年2月26日,马拉维奇在当时联盟的防守大师Walt Frazier的盯防下,狂砍68分,这也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单场最高分。需要再次强调的一点是,当时NBA同样没有三分线。那场比赛,爵士全队投进50个球,马拉维奇一人就进了26个,罚球线上19罚16中,他的进攻欲望特别强烈,是什么动力让他格外看重这场比赛?这得追溯到7年前,当时是马拉维奇的最后一个大学赛季。路易斯安那州大受邀参加纽约举行的大学篮球杯赛,比赛被安排在麦迪逊广场花园进行。83-82险胜乔治城大学、97-94击败奥克拉荷马大学后,路易斯安那州大杀入杯赛前四,但是在准决赛的赛场上,他们以79-101不敌马奎特,马拉维奇在那场比赛中只得到20分。更衣室里,输了球的马拉维奇有些垂头丧气,当时尼克的后卫Walt Frazier正好经过看到这一幕,他走到马拉维奇面前打了个招呼:「嗨,手木仓!当你进入NBA后,我会为你准备一份礼物!」
  「是什么?」马拉维奇一脸困惑。
  「防守!」Frazier的语气并不友好,显然,他并不是马拉维奇的粉丝,也反感这种华丽的球风,他想给马拉维奇一点颜色瞧瞧。
  7年后,面对入选年度防守阵容的Frazier,马拉维奇轰下了68分,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如果不是被裁判有些牵强地吹了6次犯规,提前被罚出场,马拉维奇的飙分表演仍会继续下去。上场43分钟,他得到68分6篮板6助攻,第一节17分,第二节14分,第三节17分,第四节20分。
  随后的几个赛季,在伤病的困扰下,他的状态每况愈下,出场时间也大幅下降。另一个超级得分手Adrian Dantley接管了爵士队,在球队中,马拉维奇的角色已经逐渐边缘化。
  1980年1月18日,马拉维奇被爵士裁掉,5天后,他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加盟塞尔提克,成为了绿军的一份子。他为塞尔提克打了26场比赛,以替补的身份登场,场均11.5分。1979-80赛季,成为了马拉维奇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NBA终于引进三分线,而「手木仓」也终于在职业生涯的末期尝到飙三分的快感。由于出场时间受限,马拉维奇在那个赛季只获得了15次投三分的机会,但他命中了其中10个,职业生涯三分命中率定格在了66.7%。也难怪后来有人曾经把勇士的Curry比作当代的马拉维奇。虽然马拉维奇的绿军生涯只有26场,但绿军的名将McHale说:「很荣幸和他当过队友,我从他那学到了不少东西。」
  
  退役后的迷惘生活
  那个赛季之后,膝伤严重的马拉维奇选择了退役,也和总冠军擦肩而过。因为仅仅过了一个赛季,塞尔提克就在总冠军赛里战胜了休士顿火箭,夺得1980-81赛季的总冠军。离开球场的马拉维奇,并没有彻底离开篮球,他甚至主动邀请当时还没进入联盟的Dominique Wilkins一起训练,帮他提前适应NBA的比赛。
  「皮特·马拉维奇帮助我准备好了一切,」Wilkins说, 「在加入老鹰前的那个夏天,他帮了我很多,我是他的超级粉丝,所以当他打电话给我说,『让我们一起练球吧』,我简直欣喜若狂,那可是皮特·马拉维奇欸!」
  不过,马拉维奇退役后的大部分生活,依然充满了迷惘。他相信外星文明的存在,并渴望被外星人带走,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甚至在自己的屋顶上写下大大的字「带走我吧」(Take Me)。他成为了一个基督徒,戒掉了多年酗酒的习惯,甚至开始吃素,过起了隐士的生活。「我希望自己被当成一名基督徒被记住,而不是一个篮球运动员,」退役后的马拉维奇曾经这样说。
  话是这么说,可只要看到篮球,马拉维奇还是会忍不住上去玩两下。他开始参加一些街头篮球的比赛,在那里他的华丽球风得到了尽情的释放。1988年1月6日,加州帕萨迪那的一所教堂前,马拉维奇和几个人在一起打三对三,其中就包括他的朋友James Dobson。休息时,马拉维奇和Dobson聊天,谈到这种形式的篮球赛,他说:「我感觉棒极了!」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马拉维奇的遗言,几分钟后,球场上的马拉维奇突然倒地,当场身亡,年仅40岁。而就在八个月前,他的父亲Press才刚刚离世。
  
  皮特·马拉维奇死因揭秘
  经过检查,医生将他的死亡原因诊断为心脏缺陷。马拉维奇的心脏竟然只有一根冠状动脉,而正常人有两根。这样的患者一般来说寿命很难超过20岁,马拉维奇居然在保持极大运动量的前提下,坚持了整整两倍的岁月。
  「现在,我仍在做火箭比赛的直播讲评,」前火箭巨星Calvin Murphy说道,「每当他们谈论当今联赛里某个球员是多么多么伟大时,我总会对他们说『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最伟大的』。」
  在Murphy看来,马拉维奇的伟大甚至可以媲美迈克乔丹,只是他们两人属于不同的范畴。「人们谈论乔丹的伟大,会提到他的六枚总冠军戒指,」Murphy说,「但马拉维奇没有这些戒指,他的伟大,在于他是篮球这项运动的先行者、创新者,代表着这项运动的新趋势。很多人真的不知道马拉维奇有多么强大,在我们这些球员看来,他就是一个类似乔丹那样的球星,你需要花一整个星期研究怎么防住他,当然,最终你的努力很可能只是白费。」
  这就是皮特·马拉维奇,传奇却短暂的一生,他就像是联盟沉闷的70年代划过的一道彩虹,华丽、炫目却又很快地消逝在漫漫夜空中。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7 0
真的可惜
辰默。

ZxID:19407189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1-28 0
太可惜了~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