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详解。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QQ微信技术微信小程序详解。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微信小程序详解。

楼层直达
栀夢.

ZxID:16237425

等级: 实习版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1-12 0
— 本帖被 朋友圈 执行压帖操作(2017-01-18) —






小程序正式发布,用户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的小程序,从 8 月中旬写了《别开发 app 了》后,我对小程序和微信的观察没有停止过,通过外部的观察以及和一些业内朋友交流,我逐渐清晰地推导出,微信到底想用小程序干什么,以及从小程序当中,我们能看到哪些可用创业的场景。

1   小程序的定位在变化?

1 年前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提出要做应用号,经过 8 个月的研发,小程序(应用号)开始内测。如果你有观察从内测至今微信小程序提供的 API、后台功能等的变化,你会发现,似乎过去 2 个月微信团队做的事比之前 8 个月还要多。

微信团队有 1000 多人,参与小程序项目的人也至少有二三十人,如果这是一个创业公司的项目,显然一年的开发周期太长了。况且,微信团队已经有数年做公众平台的经验,这样一个平台,如果纯开发,可能一两个月就能完成。

是什么原因导致 1 年后才发布当初被外界期待万分的应用号?

我的理解是,微信团队也在推演小程序的定位,在过去一年,尤其是内测前的 8 个月,他们可能推翻了多个版本。

1.1给服务号接棒的小程序


虽然服务号上诞生了招商银行、朝夕日历、助理来也、Yoli 口语等优秀的服务号,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号生态远远没有订阅号的繁荣。

我们能轻松查到,像一条、二更、新世相等公司,通过运营订阅号,获得了丰厚的融资,订阅号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周边服务,比如 WeMedia,这家为订阅号提供服务的公司已经在新三板上市;比如新榜,这家公司汇聚了非常多的订阅号数据。

前面提到的 3 个订阅号,他们初期只做了订阅号,获得了投资,但你几乎没有听到多少公司是「只」做了服务号,然后做得不错而获得投资。

虽然我们不能只从一小部分产品获得融资的情况去判断某个平台是否足够繁华,但毋庸置疑的是,整个订阅号生态被曝光、被投资的总量相对服务号多了几个数量级。

如果订阅号是微信无心插柳缔造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那么服务号显然是微信想仿照订阅号的路线,把内容之外的东西,也连接到微信,这些内容之外的东西,就是服务。

可惜的是,服务号发展得远远没有订阅号好,但微信从战略层面上,是希望连接一切的,如果服务号没有很好地解决「微信连接一切」的目的,是否应该有新的产品来完成这个使命?

我相信,这是小程序(应用号)诞生的背景之一,它要接棒服务号,连接更多服务和场景。

1.2连接新场景的小程序

利用小程序提供的框架和 API,开发出来的程序体验是优于 HTML5 的,于是在 9 月底刚开始内测时,业界就出现了很多争论,包括小程序会不会替代 HTML5,会不会替代 app。这些讨论都是脱离场景的。

如果说 App 会被替代,它肯定不是被小程序替代,而是被微信替代,因为我们在微信里已经能找到 90% 以上的常用服务,完全不需要去下载一个 app。

不久前,张小龙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你能看到,在安卓系统里,小程序能直接「钉在」桌面,就像一个 app 那样。仔细观察这张图,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中大型公司的产品,比如去哪儿、猫眼、携程、海航等。

如果我们认同,张小龙分享的照片,代表了当时微信对小程序的期待,那么,当时小程序的定位就是要替代原生 app,让用户在微信里就能瞬间获得服务。

然而,在微信公开课上,他却举了这样两个小程序的例子:

在公交车站,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

如果我们认同,张小龙的演讲,代表了当时微信对小程序的期待,那么,这个时候,小程序的定位其实是连接更多线下场景。

我相信,过去一年,张小龙本人也好,小程序团队也好,都在不断思考和推演,小程序到底要解决哪些需求,满足哪些场景的需要。从最新在外界看到的信息来看,似乎,小程序希望更多地连接线下。

1.3

  

既替代服务号又连接新场景的小程序

实际上,从功能角度,小程序替代一些低频的 app 和体验不佳的服务号是合情合理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对开发者有好处,对微信也有好处。

另一方面,线下仍有很多未被连接的场景,微信期待用小程序去连接这些场景,战略上,也是符合逻辑的。

外界对小程序的期待
不断在变化,微信对小程序的定位,也一直在推演。从外部看到的信息来看,微信似乎更偏向于连接线下。

为什么?

2小程序想要连接一切

2014 年 11 月,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腾讯要「连接一切」,要成为互联网连接器。

毫无疑问,连接一切的重任落在了微信身上。

何为连接一切?

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服务连接人与商业连接人与物品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第一个版本的微信已经实现,目前,微信已经有超过 8 亿的日活用户,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中国人,已经被微信连接。

人与服务的连接,也基本上通过服务号和微信内置的服务连接起来。这里所说的服务包括了内容。我们可以在微信里完成阅读、购物、娱乐等。

人与商业的连接,一个层面是建立在服务上,另一个层面是建立支付手段上,从这个角度,微信也已经连接了商业。

然而,物品仍然没被连接。

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台空调、一辆公交车、一只狗……都没有通过微信与人产生连接。

微信以及腾讯的野心是要连接一切,但世界上仍然有很多物品没有被电子化,没有被电子化意味着无法被连接起来。

怎么办?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智能设备」出现,很多创业公司强行把芯片塞进手表、空调、自行车、水杯、台灯等现实世界的物品里,然后通过手机的 app 与这些物品产生连接。

似乎这是解决人与物品连接的好方法,然而,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现实世界的物品里都塞上一块芯片,那么,这些物品该如何被连接起来?

一种很容易想到的思路是,利用图像识别和 AR 技术,通过摄像头,把现实世界的物品一一识别,就像以下这张「科幻」图片一样:


然而,如果你玩过最近支付宝推出的 AR 红包,你会发现,计算机还远远不能精准识别物理世界的物品,换个角度、变换一下光线,就会出现识别误差,我们也不可能花时间让机器 360 ° 扫描所有物品。

那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人与物品连接的「折中」解决方案有可能是什么?

二维码

设想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台空调、一辆公交车、一只狗……上面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我们能进入相应的服务,比如桌子的二维码告诉你桌子的产地,公交车的二维码告诉你下一辆车什么时候到你不用着急挤上去,狗身上的二维码记录了你与它之间的回忆……

似乎,通过一张简单的黑白二维码,我们就能轻易把现实世界的物品「拉到」电子世界中去。二维码成为了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的超链接。

你可能会问,难道 AR 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么?二维码那么丑。可是,刚才说了,图像识别技术并不成熟;难道用 NFC 芯片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么?每个物品都贴一个 NFC 芯片不更方便么?况且 NFC 成本那么低。可是,二维码的成本更低,而且,不是每一台手机都能识别 NFC,但可能中国每台手机,都有能识别二维码的程序 — 微信也好,支付宝也好。

所以二维码成为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最有可能实现人与物品连接的「技术」手段。二维码的背后,可以是信息,也可以是服务,微信希望用小程序来承载这些信息和服务。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小程序就是微信尝试通过二维码连接物理世界的实验田。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张小龙举的两个例子,都是线下的场景。

其实,从小程序的功能限制上,也能看出这个偏向性。

3人为的线上导流限制

微信小程序无法分享到朋友圈,甚至无法通过长按二维码进入,也就是说,即使你在一个网页或一篇订阅号的文章里放上小程序的二维码,用户还是无法长按打开小程序。

用户只能通过:

线下扫码搜索朋友分享

来打开小程序。

微信人为地限制了小程序的线上导流,通过主动搜索进入,量显然不会特别大,朋友之间的分享,扩散的速度也有限,可以说,微信在逼迫开发者尝试线下的导流渠道。

这与微信想通过二维码连接现实世界的战略是具有一致性的。

4为什么是线下?

如果前面的论述是正确的,那么,小程序的出现,要解决的就不是 HTML5 的体验问题,没错,它是提高了网页应用的体验,但更多地,它是要解决商业问题。

过去 1 年,我不少创业圈的朋友都感叹,五六年前,做一个纯线上的产品,可能能养活一家公司甚至上市,但如今,开发一个纯在线的产品,比如社区、比如工具、比如内容,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

App 的世界已经趋于饱和,我们几乎可以在 App Store 找到各种各样满足不同需求的 app,每个 app 都在互相竞争用户的时间,线上的竞争如此激烈,一个新网站或新 app,可能一年只能获得一个用户 10 秒的使用时间。

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一个创业者,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时间?

设想这样一个图景,你的创业项目是一本书,你最大的期望是希望用户把书读完。然而,用户在阅读时,可能一边还在看微信,一边在看综艺节目,一边还在吃着薯片,可能一个微信通知,就让用户离开了阅读状态,「专注」地去回复微信,你的用户时间被微信「抢走」了。那么,如果你有权力,可以把用户都关在一个密闭的小房间里,并且能取走他们身边所有电子设备和零食,只给他们一本书,他们可能一两天就能把一本书看完。在这个小房间里,用户的时间都是你的。又或者,你的书有足够大的吸引力,能持续占有用户的关注度,用户也可能很快地把书读完。再或者,你能证明,读完你的书,用户能马上走上通往财务自由之路,用户也可能很快把书看完。

在这个图景里,书是你的产品,小房间是场景,吸引力就是你提供的精细服务。





问答详解:
Q:小程序是什么?它有着什么样的功能?
A: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Q:我是一个开发者,没有收到小程序的测试邀请,有什么渠道可以申请注册小程序?
A:小程序仍然处于内测阶段。全面开放申请后,主体类型为个人、企业、政府、媒体或其他组织的开发者,均可申请注册小程序。
Q:现在已经有部分帐号收到小程序的内测邀请了,接下来是否会继续开放内测邀请?
A:关于小程序的上线节奏:本次内测采用邀请制,其内容客户端暂时对用户不可见。之后小程序会全面开放申请,所有小程序将在统一时间向用户开放。
Q:小程序可以和现有的App 打通吗?
A:小程序可以借助微信联合登录,和开发者已有的App 后台的用户数据进行打通,但不会支持小程序和App 直接的跳转。
Q:微信已经有了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小程序和这三者有什么不同?
A:小程序、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是并行的体系。
Q:外界有说法称,小程序的推出意味着微信要做一个应用分发市场,是这样吗?
A:微信推出小程序,并非想要做应用分发市场,而是给一些优质服务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 此帖被栀夢.在2017-01-12 22:46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5
DB+25 2017-01-12

精品文章!

朋友圈

ZxID:61555765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鸢暖半夏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1-12 0
喜欢微信的可以看看了解下。
不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小飞仔、

ZxID:53404443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1-12 0
对于一些新的功能,需要第一时间去了解与分享

际遇之神

奖励

被富婆包养,轻易就获得钱财无数,获得6DB

wz391562381

ZxID:21474836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1-13 0
最近微信封业务号严重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