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table=100%,#ffffff,#00b050,11][tr][td] 不知秋远,不晓冬至。工作后,每日晨起出门,日落归家,恍然四季之景都成了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形色匆忙间总会被忽略。偶尔停伫时才发觉,昨日的草木葱茏已然换作现今的一地枯黄。当这种感觉还未淡去,却又在转瞬的两月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一夜之间,冬雪已将屋舍楼宇铺满,入目一片白。偶有北风拂面,凉寒中卷携着暗香,却不知娇俏红梅何在?不禁想起家乡的老院前种下的几树寒梅和那一锅热气腾腾的如意果。
一年四季,最渴盼的便是寒冬腊月,那时老院门前的梅花都已次第绽放,尚未消融的冬雪包裹着点点俏红,院门前的临街餐饮处,师傅们总会煮上一锅飘香四溢的如意果,而我总会趁着归乡之际与亲友们齐聚在那里,吃上一顿香甜的如意果,谈笑赏梅。
我想,如意果定是古时哪位面点妙手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中觅得的灵感吧?若非如此,在制作面皮时,那洋洋洒洒的细白糯米粉为何纷扬似雪?又为何在加入清水搅拌、待粉白落定后要搅拌成落地粘黏的雪花状?
若非如此,在制作馅团时,为何要选用绵软细腻似红梅的红糖或是枣泥?又为何要将点点红泥嵌入片片均匀的面皮里,犹如雪中藏梅?
雪白与梅红应是寒冬腊月最符合时令的绝色搭配了吧?如此,如意果也就有了令人观之心动的绮丽形貌了。不过要做好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尚缺少了一味香。
而在制作如意果中,最令人生津的之处莫过于将薄薄的生姜片和着黄砂糖与红糖等熬煮秘制汤汁的过程了,那时白里透红的圆润果子已经开始下锅了,丝丝醇香乘着腾腾的热气袅袅散开,温润着人的四肢百骸。
渐渐地,愈发的香气四溢散开,绕过鼻尖刺激着神经、挑逗着味蕾,再加上清炒芝麻、花生、椰蓉的酥香,直教人沉醉其间不能自已,仿若自己便是那个因着暗香寻真芳的踏雪寻梅人了。
终于圆润的果子出锅了,轻薄而富有弹性的白色外皮包裹着跃跃欲出的红馅儿,多像闺阁小姐那吹弹可破的细腻肌肤,再配上周围氤氲的热气,又似刚出浴的美人般旖旎生香。
但见师傅们娴熟地将秘制汤汁均匀浇下,再撒上刚炒香的椰蓉芝麻,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如意果便可以享用了。待热气稍稍退去,果子现出了旖旎真容,却又似见到了一朵朵被白雪包裹的红梅,娇俏中更多了一份缱绻之意。
食之,不仅令人口齿生香,亦有一份诗意与柔情萦怀。而我,总会待到热气稍稍散去才去动筷,毕竟等了这许久,不好好欣赏一番如意果的秀色岂不可惜?
听说如意果还是个善于牵线的红娘呢,旧时,因传统保守观念深入人心,男婚女嫁时彼此都较为含蓄矜持,故而,若是女方邀男方到家中做客,并亲自下厨为其熬煮如意果,便意味着女子心慕于他,愿为他洗手作羹汤。而若男方吃完一碗要求再添一碗,则表明自己也心慕女方,愿好事成双,与她恩爱到白头。
心下不由生出些许想学做如意果的冲动,也想效仿一回旧时女子,勇于追寻自己的真爱,只是不知,何时才有机会熬煮此道美味呢?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尝。越发地对如意果好奇起来,不知这道人间美味究竟来自何处,最终,却从长辈们口中得知,这是清朝年间鸦片的流入内地时,上天赐予的。那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不忍看到百姓们日渐消瘦,精神萎靡,故而将仙丹藏入糖粉内,化作沿路小摊贩,把它一一施与百姓,以佑他们一生安康,顺遂如意。
每个美的事物背后总会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或美好传说。人们将希冀藏于其中,以求它们能实现自己美好的祈愿。如意果亦然,也许,它真正的起源的确是在大清朝,那时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想他们最渴盼的,便是一份安稳如意吧。
一阵寒风吹来,带回了游弋的思绪,偶有零星的雪花落下濡湿了衣袖,愈发想念老家的红梅和那热气腾腾的美味。不知今年归家,是否还能赶上那刚出锅的如意果呢?
[/td][/tr][/table]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