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U18冰球世锦赛在台北小巨蛋举行,中国队在丙级A组的比赛中以4-0击败中华台北队,赛后双方却发生激烈冲突。
场上球员打成一团不说,现场观众也嘘声不断,有观众冲中国冰球队队员竖中指并大喊FUCK,甚至往场内扔椅子,矿泉水瓶……
哎!此时此刻,小编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关于冲突的原因,出去冰球比赛本身的激烈对抗不说。一是比赛现场出现了“教育部体育署”的标语,中国队向大会提起抗议:一个中国只有一个教育部并拒绝参赛,后经斡旋比赛如期举行,但双方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
二是中国队13号球员王梓乔第三节因犯规被罚出场时被现场观众不断挑衅导致情绪失控,随后与中华台北队选手发生推搡从而引发冲突。
不过冰球场上打架也不算太少见,冰球规则本身就是允许打架的,冰球赛场上的“适度打架”可以说是一种被默认的“潜规则”。
两周前的亚洲冰球联赛常规赛上,中国冰鹤龙之队迎战韩国大明队时,中国小将胖揍韩国队员就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当时双方战至3:3平,韩国队员在中场附近的一次恶意冲撞将张铖撞翻在地,理论过程中对方还不断推搡惹恼了张铖,于是,身高只有172cm的张铖逮住比自己高一头的韩国球员按在地上就是一顿暴打。
与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的是,冰球中的打架行为并不是野蛮的象征,而是冰球从野蛮纪元走向文明的代表,对于很多粉丝而言,一场没有打架的冰球比赛是不完整的。
在北美,打架一直是冰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职业联赛中,甚至有一种专门用来打架的球员,称之为“打手”,或者“执行者”。
中韩大战中国小将张铖的身份就是传说中的“打手”,所以去年的亚洲冰球联赛上与韩国队员单挑的也是他。
虽说有架打的“江湖”才是好“江湖”,但既然有了江湖,也得有江湖规矩,比如:
要想打架,首先前提是双方都想干一架,而且必须是一对一单挑,或者是多个一对一,绝对不能是多对一!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有伤在身的不打,体格明显劣势的不打。
一般在打架之前,双方首先得来个眼神上的交流:小子,来干一架呀!
然后扔掉球棍手套和护具,保证赤手空拳,再抖抖手啊抖抖脚活动活动筋骨热个身啥的。
裁判和队友们心领神会两人的意思,退到场边给他们腾出地方后,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打架就可以开始了。
一场精彩的斗殴就此打响,观众还会在一边疯狂叫好。

直到一方倒下或毫无还手之力,裁判才会站出来终止斗殴,并象征性的做出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打架大多数都是战术需要,对冰球这种高速运作的运动,士气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裁判总是袖手旁观看热闹。

其实裁判之所以不劝架,一是因为球迷十分热衷于这样的决斗场面,如果裁判不审时度势而及时去终止一场箭在弦上的精彩斗殴,会遭到全场观众的嘘声。
更重要的原因是,劝架太危险了。